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56842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意境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诗歌与绘画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人们常说“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足见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美的诗篇,从最老的诗经,到两晋的山水田园诗,再至唐诗宋词,数不胜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第一句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既可以为诗又可以为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花鸟,这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据。但从接受

2、的艺术感官和心理功能来说,绘画是视觉艺术,通过眼睛就可以直接掌握,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而诗歌则是听觉艺术,不是仅凭感官就能一下子掌握的,它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诗有诗的语言,画有画的语言。诗歌有音韵美,而绘画有笔墨美。诗用文字来表达社会和人类的活动,画用笔墨来再现或者升华物象给予艺术家的感受。诗人与读者的交流是在一个意象的空间里完成的。诗人描绘的是一个设计的世界,但是读者感受到的分明是一次似曾相识的心灵律动。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意境,是我国诗词与绘画中重要美学范畴之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与物境、情境并提:“

3、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对意境的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将“境界”(即意境)分为“有境界”与“无境界”,“造境界 ”与“写境界”,“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表现为“情景相生”,而无我之境则是“ 物我相冥”。情景相生主要表现为情以我在,以情着物;物我相冥主要表现为物因我宜,异体相通。在绘画与

4、诗歌中,王维并臻同一高度,是为情景相生的有我之境;王国维论 “无我之境”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证。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但是画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也是诗人和画家的理想人生境界。意境打通了诗歌与绘画的关节,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就像宋代画院的考试题一样,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难倒了多少考生,而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香 ”的意境便跃然纸上1. 下列对“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与绘画有着亲密的关系,是因为它们都有意境,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最早的实据。B. “意境”这个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是与物境、情境并提的诗词必有

5、的“三境”之一。C. 近代著名者王国维认为“有我之境”表现为“情境相生”,即“有境界”;“无我之境”则“物我相冥”,即“无境界”。D.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而王维的情境相生的诗歌与绘画属于“有我之境”。2. 关于“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常说的“诗画同源”“诗画一家”“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表明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而这种关系的连接点就是意境。B. 诗歌有音韵美,绘画有笔墨美。尽管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并诉诸不同的感觉器官,但意境的营造却将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C. 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同时存在于我国诗词与绘

6、画这两种艺术形式之中,成为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D. 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作画,在马蹄周围画出几只飞舞的彩蝶,就能表现出“香”的意境,这充分证明了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绘画是视觉艺术,给予的想象空间较少,因而境界狭窄;诗歌是听觉艺术,需要由记忆和想象来共同完成,因而境界开阔。B. 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无论是“有境界”还是“无境界”,“造境界”还是“写境界”,“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都属于意境。C. “情景相生”和“物我相冥”是两种不同的意境,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在绘画与诗歌中均能得以体现。D. 诗是文字

7、的艺术,画是笔墨的艺术。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的两岸,诗歌和绘画都需要意境的营造。【答案】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A项,诗经的第一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诗中有画”的最早的实

8、据;B项,诗词必有的“三境”之一无中生有;C项,“有我之境”即“有境界”,“无我之境”即“无境界”错误,从文中看不出其对应关系。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题详解】试题分析: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按照考题设定的阅读目的对文章进行分析,凭借整体感知,经过辨别,快速准确地捕捉到命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所谓“整合信息” 就是根据答题的要求,对筛选所得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认知,把握各信息材料之间的关系,并能归纳综合,或者按照命题要求进行信息重组,形成准确的答案。分析可知,C“成为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错误,原文中说“作为诗歌与绘画的连接点、意境的营造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但并没有说

9、意境是诗歌与绘画的“唯一”连接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题详解】试题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即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概括”是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以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分析”是指能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评价。 该题中A绘画境界狭窄,诗歌意境开阔,无中生有。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各题。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

10、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思念是无形的,诗人却说它是圆的,这样写既形象又意蕴丰厚,容易让人联想到中秋的月亮。B. 诗人说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圆的”,两个“最”字隐含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意。C.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有一定的共同之处。D. 诗文的最后“谁能把月饼咽下”运用了设问的句式,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以及内心的酸楚。5. 诗人说“在这样的夜晚会想

11、起什么?”请结合全诗说说你认为作者会想起什么?6. 诗题和诗文中反复提到“我的思念是圆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有什么作用?【答案】4. D 5. 想到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想到与他们的团聚的快乐,以及骨肉分离的痛苦。 6. 圆形寓意团圆,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的期盼,对亲人团聚的希冀。诗人将抽象、无形的思念寄托在有形的中秋之月、西瓜、苹果上,化虚为实,寄情于景,生动感人。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富有音韵的美感。【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写作手法,体味表达技巧。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

12、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感悟诗歌文字表达的技巧,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抒情小诗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鉴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诗意的跳跃与哲理性,象征、比喻、铺排的运用,结构与用语的独特等,要靠我们不断地去进行赏读训练。本题中,D项从修辞的角度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设问是有问有答,原诗是以“谁能把月饼咽下?”结尾,并没有答案,同时此句的意思为“谁

13、也不能把月饼咽下”,是无疑而问,是反问。故选D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与诗人情感的能力。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由诗句“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可知,能团聚的人有亲人、挚友,同时团聚的场面也是欢乐的;由“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可知诗人想到骨肉分离的痛苦。【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先寻找意象,体味意境;再分析写作手法,体味表达技巧。如本诗中诗人提到中秋之月、西瓜、苹果等意象,思念本是无形的,诗人将无形的感情寄托在有形的意象上,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融情于

14、景;从写作手法上,在诗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增强了音韵美,也强化了诗人的思念之情。【点睛】现代诗歌欣赏 首先:应该先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其次:斟酌其用词及句法构成。 再次:考虑“平仄”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顺口或是通顺。最后:以自己的观点及认知,综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领会及具体章法;逐一点评。 针对第三及第四点个人意见讲解如下:如何考虑“平仄”,先总体考虑其整首诗歌是否蹩脚,是否读起来不顺畅,那么肯定是其用词或是句子构成间存在矛盾之处。然后再逐句进行斟酌,推敲具体是哪里存在问题。 注: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给人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更是读起来都让身心愉悦,与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及态

15、度(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艾青评传(节选)杨匡汉年过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