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51399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掌握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使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2.学习作者凝重轻灵、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利用本文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2.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学习议论文,对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理解把握得不够,因此基础知识的渗透和例析非常重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痛苦和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痛苦和最快乐的事。老师认为,最痛苦的是失去

2、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而最快乐的就是旅游看风景。同学们也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肯定)刚才,我们谈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首先看一下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如果改成苦与乐好吗?为什么? 提示:题目是一个并列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意思相反。改成苦与乐不好,因为改后题目太宽泛了,作者谈的不是一般的“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并不是泛泛而谈。(明确:文章论题不是论点)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 1.师生讨论课文内

3、容: 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提示:“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提示:“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了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4、5段中找答案) 提示: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2.根据以上问题

4、的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第二部分(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全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提示:分总 3.合作探究。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提示: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作者通过与贫穷、失意、老去、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是无法排解的。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

5、的? 提示: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提示: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则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谢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 ( 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提示:负责任乃人生最大痛苦,尽责任为人生最大快乐。(或“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二、研读课文 (一)讨论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

6、(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点拨: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 (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 (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 从而推论出最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无处逃躲。第2自然段: (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举例:个人对他人的

7、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 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 (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 (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点拨:关键词句“良心”的监督、时时刻刻,至死不已、这种“苦”,无法排解,也不能逃躲。 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

8、 (二)讨论第二部分: (1)什么事最快乐呢? 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 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孔子无入而不自得 (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 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三)讨论第三部分: (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名言: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 曾子任重而道远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

9、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 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 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 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 (4)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 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 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

10、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 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 小结:学生讨论填写句子,从而明确苦乐与责任的关系。三、分析语言特色 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 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 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

11、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 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 第三步:品味精彩语段,体会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 “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感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 (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 “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

12、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引导学生阅读开头的5个设问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另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除以上的举例外,还可让学生自己找精彩的语句加以分析。如“曾子还说哩”叙述语气,带上了语气助词“哩”。使原本凝重的语气变得轻灵。)小结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无人喜欢忧伤,但“痛苦与快乐”本是一对孪生姐妹,永远

13、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心痛的作文而费劲心思。这些表面上看来确实辛苦,然而在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对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责任,当责任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应该勇于尽责,就让我们在尽责任的同时感受人生的最乐吧!板书设计最 苦 与 最 乐 梁启超 最苦 最乐 贫?失意?老、死? 知足、安分、达观(不苦) 现象 欠钱没还 如释重负负 恩惠未报 尽 心安理得 责 得罪人没赔礼 责 吃苦真乐 任 该做没做 任 (苦乐循环)本质: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