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

上传人:Alo****18 文档编号:11148551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第卷 (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翘首(qio) 氛围(fn) 生意盎然(ng) B恣睢(z) 褴褛(ln) 探骊得珠(l) C俨然(yn) 隽永(jun) 纷至沓来(t) D裸露(lu) 纤细(xin) 明眸善睐(l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彩地低垂着。 D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

2、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诗词大会触动丁无数观众的文化情结,成为家喻户晓的精品节目。 B调查显示,人类对微信的依赖与日俱增,刷朋友圈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C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委婉动人,如泣如诉,其艺术成就真可谓登峰造极。 D秋日的柳江风景如画,不少游人掏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照留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B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C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

3、新思想、新概念、新战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D能不能有效地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5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2分)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水浸着月光,听起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 ; ; ; 。 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A. B. C. D. 6下列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4、B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大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谁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C.作者用反语讽刺了飞岛国语言学校的教授计划简化言辞和取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的改革,批评了英国的殖民政策。 D斯威夫特通过“慧驷”和“耶胡”的对比,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含蓄深刻地批判了英国的统治集团的罪恶和社会恶习。二、议论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学问争智慧(节选)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

5、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

6、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应用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7以上文段的中心论点是(2分) A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B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

7、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C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D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段中作者认为“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其中学问更为重要。 B第段中作者认为智慧的形成离不开学问,只有在做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能持久。 C第段中以“肥皂泡”和“探照灯”为喻,告诉我们“无学问的智慧”是肤浅的,不能长久的;而“有学问的智慧”是有根底而牢靠的。 D第段作者在指出学问和智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同时,强调了智慧更加重要,强调智慧对于学问的把握、辨析和实践,只有这样,两者才能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

8、,相得益彰。9下列对文段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段中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有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B第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学问与智慧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C第段中加点词“必须”不能删掉,因为“必须”一词表明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语畜的严密。 D.第段中“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中“笼罩”“透视”“运用”三个词语的顺序不能交换,因为三个词语的排列顺序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 【甲】捕蛇者说(节选)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

9、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0、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坨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zhi)之,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扶着车轼。子路孔子的学生。壹似重有忧者好像有很悲伤的事情。吾舅我的公公。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而乡邻之生日蹙(窘

11、迫) B以尽吾齿(牙齿) C又安敢毒耶(怨恨) D何为不去也(离开)1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其它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今以蒋氏观之 C谨食之 D使子路问之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蒋氏的乡邻“号呼而转徙”的原因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B【乙】文“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直接原因是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于虎”的苛政。 C【甲】文引用孔子“苛政猛于虎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蒋氏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从来如此。 D【乙】文中妇人一家有三口人

12、被老虎吃掉却不搬家的原因在于“苛政猛于虎也”。第卷 (非选择题,共76分)13向子翻译(6分)(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2)小子识之,苛政猛子虎也四、古诗文默写(10分) 14.按原文默写(第小题2分,含1分书写分;其余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2)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 (李煜相见欢)(5) ,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6)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8)士不可不弘毅, 。(论语)五、古诗鉴赏(4

13、分)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5(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亭台、 、 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分)(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综合实践(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16 - 18题。 充电桩稀缺、充电耗时长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记者获悉,柳州市政企联动构建新能源汽车“新生态”,探索出一条不依赖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路,有望率先破解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 “我们已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特点是

14、民用220V电压即可充电,充满电可以行驶160公里。市民晚上把车开回家,插上电,第二天又可以行驶160公里。”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练朝春说,这不仅节省了大量安装充电桩的高昂投入,还解决了消费者最担心的行驶里程不足问题。 练朝春说的这款车,就是宝骏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汽车每百公里成本在50元以上,而这款电动汽车百公里成本只要5元左右,回家插上排插就可以充电,很方便!”通过“秒抢”活动,柳州市委党校教师潘大庆得到体验机会,他表示非常喜爱这款车。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但由于技术限制,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先天不是”:一是充电时间长,而快速充电损耗电池寿命;二是快速充电桩造价高昂,每个投入在15万元左右。 宝骏新能源电动汽车解决了上述问题。柳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款新能源汽车充电方式与现有的两轮电动车一样。柳州现有100多万辆两轮电动车,没有找政府要一根充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