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7968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十单元 第36讲 细胞工程课时作业(含解析)(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工程1.(2018广东深圳高中模拟)利用相关工程技术可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黑芥花椰菜植株,已知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而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技术人员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流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过程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有_和_。(2)过程所需的酶是_,过程PEG的作用是_,经过操作后,需筛选出融合的杂种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3)原生质体培养液中需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甘露醇以保持一定的渗透压,

2、其作用是_。原生质体经过细胞壁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双亲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_;将杂种植株栽培在含有_的环境中,可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杂种植株。答案(1)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促进原生质体的融合(3)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愈伤组织(4)形态和数目黑腐病菌解析(1)图中先去掉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然后诱导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该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2)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聚

3、乙二醇(PEG)的作用是促进原生质体融合。(3)去掉细胞壁后获得的原生质体需要放在适宜浓度的甘露醇溶液中,保持原生质体完整性,避免失水或吸水造成细胞损伤;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4)由于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因此可以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以确定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对杂种植物进行鉴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即接种黑腐病菌,观察植物是否抗病。2(2018河南濮阳二模)如图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的名称为_,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2)在图示流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两次筛选,其中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_

4、;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3)制备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乙肝的免疫治疗,其所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_。(4)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某同学联想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提出用效应T细胞代替细胞,从而获得单克隆干扰素的设想,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答案(1)B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获得杂交瘤细胞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或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强)(4)胞吐可行。效应T细胞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解析(1)用抗原刺激小鼠使之产生特异性免

5、疫反应,从小鼠体内提取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两次筛选中第一次筛选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从杂交瘤细胞中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单克隆抗体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可用于乙肝的免疫治疗。(4)干扰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效应T细胞以胞吐的方式将之分泌到细胞外。效应T细胞是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具有释放淋巴因子的功能,因此可依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用效应T细胞代替细胞,从而获得单克隆干扰素。3(2019江西赣州崇义中学月考)早早孕试纸是人们设计出来的一种方便女性检测自己是否怀孕的

6、产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在孕妇的尿液中大量存在,而非妊娠孕妇尿液中几乎不含有该激素。胶体金法早早孕检测试纸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胶体金为指示标记制作而成。其测定和判断方法如图:注:MAX线处含有鼠源性HCG单抗和胶体金,T线处含羊抗HCG的抗体,C线处含有羊抗鼠多克隆抗体。(1)HCG在胎盘细胞的_合成,然后在_上进一步合成加工,最后经_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2)MAX线处包埋的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是由_细胞产生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_、_的特点,所以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制

7、备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了_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其中后者需要置于95%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作用是_。答案(1)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2)杂交瘤灵敏度高特异性强(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维持培养液的pH值解析(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由受孕妇女体内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类激素,是在胎盘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然后在内质网上进一步合成加工,最后经高尔基体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分泌到细胞外。(2)MAX线处包埋的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所以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

8、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制备鼠源性HCG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可能运用到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其中后者需要置于95%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值。4(2019太原模拟)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B、C过程是通过细胞的_、_实现的。(2)胚状体根据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用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花粉胚”,同种植物的花粉胚与体细胞胚在染色体数目上的主要区别是_。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离体细胞可以形成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其根本原因是每个细胞都含有_,这一过程体现了_。(3)植物组织培养得

9、到的胚状体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可以获得“人工种子”,由“人工种子”萌发出的植株是否可育?_。(4)微型繁殖培育无病毒草莓时,一般选取茎尖或根尖作为外植体,其依据是_。(5)在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形成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答案(1)分裂(或增殖)分化(2)花粉胚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胚的一半本物种的全套基因(或全套遗传信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由花粉培养发育的植株一般不可育,由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的植株则是可育的(4)茎尖或根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5)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比例不合理(或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

10、(合理即可)解析(1)离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植株。(2)由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花粉胚”,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胚的一半。离体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根本原因是每个细胞中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3)花粉胚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胚的一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一般是不可育的;而体细胞胚的细胞中含本物种正常的染色体数,可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4)茎尖或根尖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病毒来不及侵染,所含病毒极少,或无病毒,所以在培养无病毒植株时常选用茎尖或根尖作外植体。(5)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

11、需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若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高,容易诱导根的生成;若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则易诱导芽的生成。5(2019福建漳州月考)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2)图中、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_、_。(3)过程通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含有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_。(4)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5)过程的完成需要用到的非酶基因操作工具为_。(

12、6)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答案(1)细胞核内细胞团(2)(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或重组DNA技术)(3)含有促进(或激活)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4)显微注射技术(5)载体(6)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解析(1)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其中导入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可以形成能正常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群。(2)图中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和去核卵母细胞重组为一个细胞,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图中是将健康胰岛B细胞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为基因工程技术。(3)过程通常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除了因为它体积大,易操作,含

13、有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其含有能够激活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4)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通常用显微注射法。(5)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为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载体为非酶基因操作工具,通常为质粒。(6)图示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可避免免疫排斥。6选取A、B植株的细胞进行如图所示操作,请回答问题:(1)实现图中的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2)过程的发生,必须进行_,其方法有_法和_法。(3)若细胞A内含a条染色体,细胞B内含b条染色体,则“杂种细胞”内含_条染色体;若A、B植株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培育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含_条染色体,必须用_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杂种植株,其中含有_条染色体。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