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44462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四 传统发酵技术与 植物的组织培养,内容索引,考点一 传统发酵技术,考点二 植物的组织培养,探高考 练模拟,考点一 传统发酵技术,答案,一、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1.用葡萄制作葡萄酒 (1)实验原理:葡萄酒是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 的产物。酵母菌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即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而且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 时,酵母菌就会死亡。葡萄糖氧化成乙醇的反应式: 。 (2)实验步骤:冲洗(用鲜红紫色的 溶液浸泡葡萄,用清水冲洗)榨汁制作酵母悬液(干酵母水少许 )装入发酵瓶(装量不要超过 )酒精发酵(在2530 条件下放置23天,当发酵瓶中停止_ ,即表示发酵完毕)过滤、分装、保存(

2、用两层纱布过滤发酵液)。,酒精发酵(乙醇发酵),16%,高锰酸钾,蔗糖,出现气,2/3,泡,无氧,答案,2.用果汁制作果酒 (1)实验原理:用葡萄制作的葡萄酒 糖,酒精含量也低(平均的体积分数为 ),而用果汁制作的果酒,其酒精含量较高(体积分数约为 ),含糖量也较高。 (2)实验步骤:选择材料(最好选择 )制取果汁配料(200 g蔗糖1 L果汁酵母悬液)发酵静置用 取出。 3.用果酒制作果醋 (1)实验原理:醋化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反应式 为 。,8%,不含,苹果,虹吸法,15%,(2)实验步骤:连接发酵装置加入 发酵并检测 调节 测定pH,监控发酵情况。 二、泡菜的腌制和亚硝

3、酸盐的测定 1.泡菜的制作 (1)原理:在 条件下,微生物(主要是 和 )将蔬菜中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发酵成 和醇类物质等。,答案,醋化醋杆菌,pH,活塞,控制流量,无氧,假丝酵母,乳酸菌,有机酸,(2)制作流程,答案,盐水冷却,调料装坛,发酵,答案,2.亚硝酸盐的测定 (1)测定原理 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 产物,可用 法定量测定。 (2)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流程 样品处理:泡菜25 g制匀浆过滤后调pH到8.0加 溶液25 mL加 溶液至产生白色沉淀水浴加热至60 C过滤取滤液定容至500 mL。 测定:10 mL样品溶液4.5 mL氯化铵

4、缓冲液2.5 mL60%乙酸溶液5 mL显色液定容至25 mL暗处静置25 min550 nm处测定光密度值(以10 mL水为空白对照)。,紫红色,光电比色,氢氧化钠,硫酸锌,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亚硝酸钠质量为横坐标,以光密度值(OD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答案,X1: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mg/kg; m1:样品质量,单位 g; m2:通过标准曲线得到的 ,单位 g; V1: 总体积; V2: 体积。,亚硝酸盐质量,样品处理液,测定用样品液,3.泡菜制作的关键点 (1)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 (2)氧气需求 泡菜坛要选择气密性好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

5、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泡菜坛内要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要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 (3)温度: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最好在2636 。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1.醋化醋杆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 ) 提示 醋化醋杆菌是好氧菌。 2.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 ) 3.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 ) 4.泡菜腌制主要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 ) 5.常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 ) 6.泡菜腌制时,间隔一段时间应将坛盖打开,放出CO2 ( )

6、提示 坛盖始终密闭。,答案,思考诊断,提示,1.传统发酵技术中主要菌种的比较,2.常用发酵技术的比较,3.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变化,题型一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对果酒和醋酸发酵装置的解读,解题必备,(1)设计思路 因酵母菌的繁殖需要O2,且醋化醋杆菌是好氧菌,所以在果酒制作的前期和果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通氧。因酵母菌产生酒精时需无氧环境 ,应控制充入氧的量,故应在充气口设置开关。,1,2,3,4,由于在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CO2,因此又需设排气口; 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因要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应设置出料口便于取料。 (2)各部位的

7、作用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2。与排气管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加水后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出料口:用来取料。 (3)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该装置制果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果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O2。,1,2,3,4,1,2,3,4,1.下图装置既可用于生产果酒,又可用于生产果醋。下列对于果酒和果醋生产时的控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果酒时,开关1、2、3始终要关上 B.生产果醋时,开关1、2、3都要打开 C.生产果醋时,开关1要打开,开关2、3 要关上 D.生产果酒时,开关1、3始终要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解析,1

8、,2,3,4,解析 果酒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会产生大量的CO2,因此生产果酒时,开关1、3始终要关上,开关2要间断打开,参与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化醋杆菌,是一种需氧菌,其进行醋酸发酵时也会产生CO2,因此开关1、2要打开,开关3要关上。,2.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1,2,3,4,解析 制酒常用酵母菌做菌种,其进行厌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酵母菌酒精发酵进行的是厌氧呼吸,所以甲同学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有氧气进入,导致葡萄糖被氧化,且需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使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

9、变酸;而丙同学的错误是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一般来说,发酵液不超过容器的 ;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葡萄醋、葡萄酒、葡萄酒。,酵母菌,(2)该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可分解_,产生的终产物是_和_。,葡萄糖,CO2,乙醇,解析答案,(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 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 丙同学的错误是_ 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 常现象是_。上述 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

10、同学实际得到的 发酵产品依次是_、_、_。,1,2,3,4,答案,葡萄酒,未夹住发酵瓶的充气管,发酵液从充气管流出,发酵液变酸,气管在瓶内的管口,排气时发酵液从排气管流出,葡萄醋,葡萄酒,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1,2,3,4,答案,未及时排气,3.(2015嘉兴模拟)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

11、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 发酵过程,1,2,3,4,题型二 泡菜的腌制和亚硝酸的测定,解析,解析 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A项正确; 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B项正确;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进行厌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减少,种类增多,C项错误; 如果制作泡菜时盐水浓度过高,乳酸菌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抑制乳酸菌生长,导致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D项正确。,1,2,3,4,4.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

12、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面图示。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 目的是_。 乳酸菌发酵第一阶段的产物有_ _。,1,2,3,4,解析 用水密封是为了隔绝空气, 因为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乳酸菌厌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和H。,丙酮酸和H(少量ATP),隔绝空气,制造无氧环境,解析答案,(2)据下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 _;pH呈下降趋势,原因是_。,1,2,3,4,乳酸菌厌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亚硝酸,盐含量低,解析 8天后亚硝酸盐含量更低,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且泡菜的口感更好。pH呈

13、下降趋势,是因为乳酸菌厌氧呼吸积累了大量乳酸。,解析答案,(3)该小组得到一株“优选”乳酸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比普通乳酸菌高5倍),拟参照资料的实验方案和食盐浓度(4%10%),探究与普通乳酸菌相比,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其最适条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结果记录表,并推测实验结论。,1,2,3,4,解析答案,返回,解析 设计的记录表中要包含乳酸菌类型、食盐浓度 和发酵时间等自变量,因变量为亚硝酸盐的含量。通过相互对照确定用“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并确定最适发酵条件。,答案 实验结果记录表如下,1,2,3,4,解析答案,返回,1,2,3,4

14、,推测实验结论:与普通乳酸菌相比,“优选”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相同条件下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低。,考点二 植物的组织培养,1.组织培养的概念 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在 的条件下接种在三角瓶中的琼脂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 和 ,使之产生 ,或进而生根发芽。 2.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 。 3.培养基中加入的激素 (1)激素种类: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两者的 比决定组织是生根,还是生芽。,答案,无菌,温度,光照,愈伤组织,全能性,摩尔浓度,(2)激素的使用比例,答案,会趋于长根,大致相等,高,4.实验中使用的激素 代替生长素, 代替细胞分裂素。 5.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实验内容 (1)发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比较 发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摩尔浓度 生长素摩尔浓度的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生长素摩尔浓度 细胞分裂素摩尔浓度的培养基。,答案,人工合成的萘乙酸(NAA),人工合成的苄基腺嘌呤(BA),大于,大于,(2)实验内容 以菊花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首先,用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和生长素相对较少的培养基( 培养基)进行培养,使其长出较多的丛状苗;然后,将丛状苗分株培养。分株后,再移入含有较多生长素的培养基( 培养基)中,使其生根;将生根的苗从三角瓶中移至 中继续生长,待苗健壮后再移至土中。 6.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实验步骤 (1)配制 培养基:由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机成分组成。 (2)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