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42518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中生物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第1节一、选择题1最能代表细胞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B)AC、H、O、NBC、H、O、N、PCC、H、O、S、PDC、H、O、Mg、Fe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C、H、O、N,有的还有S和P,组成磷脂的元素有C、H、O、P和N。可见,组成细胞膜的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有C、H、O、N、P。2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也要排出细胞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BCD解析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有害

2、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如某些病菌和病毒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3下列可以作为制备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的是(D)A神经细胞B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人的成熟红细胞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将植物细胞放在清水里,细胞不易破裂,很难得到细胞膜,所以不能用植物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神经细胞里有细胞核和许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它们的膜与细胞膜混在一起,不易分开,因此也不能用神经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材料;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利用它可得到较纯净的细胞膜。4下列生物或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是(A)A花粉B红细胞C胰岛A细胞D流感病毒解析花粉是植物细胞,具

3、有细胞壁;红细胞、胰岛A细胞是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流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也无细胞壁。5(2018河南省洛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 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C)A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生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生命活动C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D在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的含量一般最高解析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细胞膜,A正确;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保证了生物体作为完整的生命系统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C错误;在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的含量一般最高。D正确。6下列关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C)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4、和蛋白质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关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糖类解析A项错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应是纤维素和果胶;B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C项正确,细胞膜的功能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密切相关; D项错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7(2018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不同生物折细胞组成细胞膜的各种分子含量不是一成不变的B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不是所有的小分子物质都可以任意进出细胞膜D细胞生命历程不同阶段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不变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

5、组成,不同细胞膜的成分含量会有变化,A、B正确;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丝小分子也不能自由进出细胞,C正确;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因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存在差异,所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D错误。8(2018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质膜是区分细胞内与周围环境的动态屏障,是细胞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通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A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膜的结构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质膜的重要成分C信号分子可以和质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D蛙的成熟红细胞可作为提取质膜的实验材料解析质膜即细胞膜,细胞膜厚度为7.510纳米,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出来,因此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细

6、胞膜只是细胞的边界,A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动物细胞膜上还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B正确;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化学本质多是糖蛋白)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正确;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可作为提取质膜的实验材料,而蛙属于两栖动物,其细胞内有细胞核与各种细胞器,不可以作为提取质膜的实验材料,D错误。9(2018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 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D)A涨破、皱缩B皱缩、皱缩C膨胀、膨胀D皱缩、涨破解析由于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且蔗糖

7、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所以当红细胞被分别浸入高渗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依次是因失水而皱缩和因吸水而涨破,故选D。10(2018北京市东城区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血管紧张素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体现的细胞膜的功能是(B)A分隔细胞与环境B信息交流C控制物质的进出D具有流动性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

8、流的功能,所以选B。11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C)A制成红细胞临时装片B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C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生理盐水D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解析在制备细胞膜时,首先制作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引流法)。实验过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1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染色,以此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A)A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B活细

9、胞能分解染色剂PI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解析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因此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PI进入细胞,而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此功能。13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卵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D)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保证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直接接触,相互识别并完成受精的过程中,两种细胞间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二、非选择题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

10、成分,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你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并对其成分进行鉴定。A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1)选用的最好材料是哺乳动物_成熟的红细胞_,其原因是_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容易获得较为纯净的细胞膜_。(2)如何对材料进行处理?_放在蒸馏水中让其吸水涨破_。(3)用_蒸馏水_进行多次冲洗,即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对细胞膜的成分进行鉴定:(4)在制得的膜成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如果产生_紫色_反应,即可证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_蛋白质_。(5)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是_脂质_。(6)该实验表明,组成细胞膜

11、的主要成分有_脂质和蛋白质_。解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可制备纯净的细胞膜。(2)制备细胞膜可以将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让其吸水涨破。(3)用蒸馏水反复进行多次冲洗,即可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4)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依据此原理可以鉴别细胞膜成分中有无蛋白质。(5)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说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6)上述两个实验表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脂质和蛋白质。15如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

12、面的_受体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细胞膜接触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_,请举例:_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_。(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_通道_,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表示_胞间连丝_。解析(1)细胞表面的受体与信息分子结合,接受信息。(2)图B是细胞直接接触的信号交流方式,是依靠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与发出信号细胞的信号分子结合,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3)图C表示通过通道进行信息交流,如植物的胞间连丝。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