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41955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文化解读_吕乐平(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些年, 电视媒介中的艺术传播有一个热点, 就是对 “原生态” 概念 的热情拥抱。这一现象远不能用 “跟风” 和 “趋时” 的评价去对待, 因为它 牵动了社会机体的多根神经, 吸引了众多文化人的投入。那么它的文化本 质究竟为何?我们有必要做一下深究。 原生态艺术的唱响首先出现在演出领域。本世纪初以来,“全国民歌 南北擂台赛” 、 “陕北民歌经典歌会” 、 云南映像 、 木卡姆春天 、 山 丹丹开花红艳艳 、新疆是个好地方 等节目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了极 大的反响, 人们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了演出市场的 潮头在先, 于是主流电视媒体的镜头纷纷跟上, 侗族大歌、 蒙古族的 “呼 麦

2、” 、 彝族的 “海菜腔” 、 藏族的 “堆谐” 、 陕北民歌等频频亮相于各种电视 晚会或栏目之中。中央电视台在2004年 3月创办的 民歌 中国 栏目专 门设立了 原生原梦 板块, 并在 2006 年第 12 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公开 亮出 “原生态唱法” 的招牌; 广西电视台在跨省跨国 “寻找金花” ; 贵州电 视台在黔东南“寻宝” ;内蒙古电视台在广大边疆地区进行着 “蓝色之 旅” 。电视媒体这种群体化行为在为人们带来陌生、 惊喜、 清新的同时, 也 让一些人发出了质疑和责怪之声。赞扬的声音认为, 这些内容为受众带来 了淳朴的民风和不同于都市文化的享受; 反对的声音认为, 根本就不存在 什

3、么真正意义上的 “原生态艺术” , 这一行为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 “秀” 。 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似乎都有自己难以驳倒的理由, 唯其如此, 这一现象非 常需要理论的分析。 笔者认为, 这一现象绝非是电视媒介的个别行为, 应该说它与当下的 文化和经济环境有着众多的联系, 也是电视媒介自身变化的映照。 一、 电视媒体文化意识的强化 电视是一定文化形态的结构性元素, 它不仅被文化塑造, 而且还塑造 文化本身。比如说, 大众文化对电视媒介显示着巨大的影响, 反过来电视 又是大众文化的始作俑者之一。电视应该脱不了文化的干系, 这是常理, 但也不尽然。当电视媒介处在成长的初期, 电视也有与文化脱节的时候, 如前

4、些年一些学者指摘国内的电视没文化,指的就是电视缺少文化精神 和文化元素。我们看到, 国内的电视媒介这些年在快速地成长, 其标志是 众多电视媒体致力于寻找自己在社会文化坐标中的位置。他们小心翼翼 地在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走钢丝,偏向任何一面或将失去内涵和品 吕 乐 平 栏目主持: 大木 媒介研究 关 于 电 视 热 衷 原 生 态 艺 术 的 文 化 解 读 42 位, 或将失去收视率。 明智的电视媒体已经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块 中间地带。作为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电视屏幕上刮起 的娱乐风暴的反正, 近几年电视媒体从节目到人员不断进行着文 化元素植入的工作, 突出表现之一是众多的频道纷纷

5、 “开讲” , 请 来的主讲人多是擅长口头表达的大学老师或其他文化学者, 内容 则朝向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影响深远的典籍或风云人物。另一个表 现是, 选秀和综艺节目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 “淘金” 。根据国 际惯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表演艺术属于重要内容, “原生态 艺术” 在申遗工作中几乎等同于 “表演艺术” 的概念。 从这个意义 上说, 电视媒介对原生态艺术的亲近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亲 近, 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当下流行的文化关键词中叫得非常响 亮。如果说, 讲坛节目制造了像易中天、 于丹这样的 “学者明星” , 那么, 选秀和综艺节目则出炉了王向荣、 阿宝、 索朗旺姆、 李怀秀

6、、 李怀福这样的另类的非职业 “歌舞新秀” 。 “学者明星” 抬升了相 关节目的品位,“歌舞新秀” 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屏幕上的选秀和综 艺节目并非是闹哄哄的 “只闻楼梯响、 不见人下来” 的缺少文化灵 魂的 “虚张声势” 。 除了这些, 还有余秋雨、 田青这样的文化学者对 “原生态艺术” 的擂鼓助威; 有侗族大歌的对外传播改写了 “合唱 艺术起源于西方的定论” 之说; 有受众对 “天籁之音” 的亲身体验 (纳西古乐) ; 有 “原生态唱法” 的正式确立等等。所有这一切, 都 让你在面对电视选秀和综艺节目时, 不好再说它们没有文化, 因为 它们在发掘着文化, 维护和传承着文化, 也在制造着文化,

7、且这些 节目是在贯通最古老和最前沿的文化走廊的两极间行走, 其视点 和步态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电视作为高盈利的媒介, 其主体性容易被商业利益所淹没和 取代, 难怪布迪厄说 “媒体场” 被 “经济场” 所决定。 广告客户往往 通过各种形式对电视节目的走向和样式施加影响, 甚至直接参加 节目的策划。 一些电视媒体在利益的诱惑下, 容易俯就广告客户那 只 “看不见的手” 的摆弄,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多有诟病, 以致电视 被尼尔 波兹曼视为 “娱乐至死” 的媒介代表。在欧洲批判学派的 理论中, 电视媒介也常常被讨伐。 但电视毕竟对健康的社会文化秩 序的建构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如何以文化传播和制造者的身

8、份去 协调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的关系, 争得社会责任和经济收益双赢, 这是电视媒介复归自身主体性应该考虑的问题。中国电视媒体的 国有性质决定了电视机构应把民族文化传承放在突出的位置, 但 电视媒体面临的生存和竞争的压力, 又不得不让他们紧紧地盯着 受众市场。二者的协调也许是中国电视媒体需要掌握的难度最大 的 “弹钢琴” 艺术。 事实证明, 二者是完全可以协调起来的。 电视媒 介对原生态艺术的关注已经延续数年, 这一信息内容本身已经成 为收视热点, 受众对此多有热议。 央视春节晚会连续几年有意识地 融入民族文化中的原生态元素, 如非职业歌手及其作品的选用, 边 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歌舞在整个节目构成中

9、比重的增加等, 这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节目的老面孔。在央视主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 赛上, 原生态歌手已经连续几届备受瞩目, 不仅这些歌手拿到了好 成绩, 受到受众的追捧, 就是评委之间关于原生态唱法的争论也成 了节目的卖点。 可以说, 在 “青歌赛” 已经连办十几届、 有些显露疲 态的情形下, 是原生态艺术为其注入了新的看点, 再次吸引了受众 的目光, 给了节目继续存在的理由。一些电视片, 如 远山的瑶 歌 、侗族大歌人与山水的合声 、温飘贝哲 (壮语, 意指 “歌声越飘越远” ) ,也把镜头的焦点对准少数民族的古老艺术, 并进一步探求其在民族生存和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 2007年 7月2

10、4日,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和贵州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了 “中国 凯里原生态文化电视采访” 活动, 来自全国50 多家电视 台近120位电视节目主创人员参加了此次采访活动。如此大规模 的电视采访活动带有一种电视节目选题集体转向的意味。用主办 方的话说, 举办这样的活动是想让电视媒介助推原生态艺术的保 护, 并进一步体味和谐社会构成的真谛。 这种用心良苦的表白和行 为表明, 社会对电视媒介在文明传承和文化建构方面的作用寄予 着厚望, 电视媒介也在承纳着外界对自己身份的这一指认。 二、 电视媒介加入对工业文明反思的 “大合唱” 原生态艺术传播的价值在于可以引起人们对社会和人自身 发展的反思。 原

11、生态艺术作为一个民族早期创造的、 未经现代文明 包装和改造的艺术形态, 反映了人类早期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 这种 “活体文化” 蕴含着民族生存和延续的密码, 反映了早期人类 的生存智慧和他们对天、 地、 人及其关系的基本态度。对这种艺术 的保护和传承可以时刻提醒后来者对自己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以 便调整自己前行的步态。 在比较原生态艺术和现代艺术的时候, 我 们并非只是抱着 “今不如昔” 的简单态度。 原生态艺术毕竟是落后 生产方式下的产物, 属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上层建筑, 身处后工业时 代的人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再回到原生态艺术中去。但我们必须承 认, 原生态艺术是人类在向工业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一

12、不小心失落 的护身羽毛, 当我们今天一头扎入机械复制时代与鼠标共舞的间 隙, 猛回头才发现那片片失落的羽毛原来有着不一样的色彩和光 泽, 只是当时我们对它太熟悉太不以为然了。 想起孙犁笔下那个在 河边洗菜的村姑, 在冷风中冻红了脸蛋和双手, 她与作者不期相遇 并发生龃龉后那种嗔怪的语言和表情所流露出来的山花般的韵 致, 如今在满街时装和脂粉气的红尘中哪里觅得? 今天我们才更深 刻地理解了作者当时发出的 “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 这水, 这 沙滩, 永远不能分离了” 的慨叹。 当我们回放新中国早期的电影 五朵金花 、刘三姐 、阿诗玛 的时候, 它们所释放出的难言 的美感, 细究起来, 正是某种

13、原生态艺术特质所致。这种特质更确 切地说, 就是马克思当年盛赞古希腊艺术时所发现的 “人类童年 的天真” , 正是这种 “天真” 造就了古希腊艺术 “一种规范和高不 可及的范本” 的品质。 工业文明过度发展不仅让艺术沦为批量复制的产品, 也让社 会远离田园诗般的和谐宁静, 一切变得喧嚣和浮躁。 更让人警觉的 是, 人在其中不再有质朴单纯的品质, 矫饰和包装渗透到人性的各 媒介研究 栏目主持: 大木 43 个层面。人变得过于老熟, 过于世故, 过于矜持, 过于防范, 过于功 利, 孩童的天真不仅在成年人中难以觅得, 就是在孩子身上也过早 地失去。 人们不禁会发问, 一味地发展工业文明是福是祸?

14、人要往 哪里去?作为理论的反思, 文化学者对此也多有议论, 从英伦的文 化研究学派到欧陆的批判学派, 无不如此。 为人们所熟知的后现代 主义思潮对现代社会出产的精致的文化产品表现出极大的质疑。 不只在思想文化领域, 就连众多的环保组织、 反战组织甚至普通百 姓, 对自然生态遭到的破坏表现出极大的愤怒。 许多人钻出鸽笼般 的楼房居所, 奔向河谷和田野去贪婪地呼吸流动的空气, 在旷达的 天地间伸展四肢, 将被都市环境压抑的躯体 “放生” 。 与之相伴, 野 菜粗粮被重新请回饭桌, 原本和人们朝夕相处的花草树木被越来 越多地塞进自家的阳台或置之案头, 像神一样地崇拜和呵护。 人们 发现以前有石榴树和

15、门墩的平房小院比起现在的三室两厅更适 合人类居住, 于是乎, 现在四合院文明的价值被越估越高。 “绿化 覆盖率” 、 “空气指数” 、 “生态社区” 和 “生态城市” 这样的概念 成为追求高尚生活的常用词。可以说, 在全球范围内, 对工业文明 的反思已经形成了一种 “大合唱” 。有意思的是, 电视这种被工业 文明造就的、 节目之间存在着严重克隆现象的媒介正在倒戈, 返身 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孕育自己的土壤, 加入到这一 “大合唱” 中来, 对原生态艺术的聚焦可以视作电视媒介发出的声音。 三、 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的结果 我们对电视热衷原生态艺术现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 也不 该幼稚地认为, 电视媒介

16、的这一行为会为我们找回那远去的田园 诗和美丽的羽毛, 因为社会条件不可能再回到以前, 人的心态也难 以复原到那个时代曾经有过的情致。这一行为最直接的文化效应 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保留和传承民族艺术本真的形态, 以 及用前人的生存状态来矫正今人的行为。当年轻一代不再专注于 自己民族曾经创造的艺术成果的时候, 当仅靠小范围传播不足以 让古老的艺术继续存活的时候 (如云南的 “海菜腔” 存在着断代 的危险) ,借助于电视媒介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不失为一种必要的 选择, 因为这种媒介是当今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媒介, 它所具备的 声画同步传播的特点也最有可能传达原生态艺术应有的信息。 电视媒介的这一价值选择带有 “向后看” 的色彩, 这是否会威 胁到现代艺术价值的张扬?笔者认为, 这种担心不仅多余, 而且会 出现一种与这种担心相反的价值创造, 这就是此行为本身会对真 正意义上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进行积极的建构。这些年银 屏上出现不少诸如 “中性之美” 、 “阴靡之气” 的所谓流行艺术风 尚, 这些风尚究其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