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8699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1单元 欣赏《多情的土地》教案1 人音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情的土地教学目标:1.学唱多情的土地感受音色感情的关系,学会选择和运用不同的音色去表达情感和演唱歌曲。2.从歌曲中体会用灵活多变的声音色彩,是歌曲情感表达的有力手段,了解呼吸和吐字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道具:多媒体平台、钢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1.对歌曲高音字“脊”、“溪”要注意音色圆滑,气息通畅。2.能完整地唱出歌曲。教材分析:多情的土地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作品通过对故乡的土地描写,深刻地表现了对故乡眷恋和热爱之情,歌中挚爱的情意带有深沉的历史责任感,使人联想到美丽的故乡土地和曾经走过的道路。教学过程:课前准

2、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 启发学生积极性。 导入新课: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有什么异同。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 丰富学生经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发展:一教师活动:1.感受歌曲,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2.发声练习3.歌曲学唱(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

3、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脊”、“溪”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1”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3).跟随琴学唱歌曲。(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5).完整地演唱歌曲。(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二学生活动:1. 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2. 认识音乐,产生共鸣。3. 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4. 完整地演唱歌曲。5. 理解吐字,气息,音色之间在歌曲中的作用。6. 口头描述对音乐鉴赏,感受,学会评价交流。7. 注意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扩大音乐文化视野。8. 掌握好歌曲的力度与速度。9. 从歌曲里,体验歌曲节奏与风格。 课后延伸:1.选择适当的时候举行一个歌曲晚会,从中感受歌曲中气息,吐字及发声之间重要性,并谈谈对歌曲的演唱体会和感受。2.用富有感情的声音,灵活多变的音色演唱歌曲。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