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28572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同名810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2爱在家人间 一、单选题1“沟通是一座桥,渡你过溪河;沟通是一溪水,帮你浇熄怒火。”这句话启示我们沟通可以加深彼此的理解 消除差异与误解 化解彼此的矛盾 让我们迎合他人A. B. C. D. 2以下对待父母爱“唠叨”的认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尽量将父母交代的事完成好,让父母放心直接告诉他们,这样“唠叨”你很烦对父母的“唠叨”一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要在父母的“唠叨”中体会父母的心情、期望和用意A. B. C. D. 3有一首诗写道:“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地叮嘱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这种人/叫父母”。这首小诗的含义是指A. 父母的爱是千

2、万次嘱咐,让你想冲出这个家B. 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很烦C. 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好没面子D. 父母的爱是无微不至的,更多地弥散在日常生活中44生活中难免有摩擦。今天,丽丽的妈妈和外婆吵架了,原因是应不应该给发烧的丽丽吃药。外婆认为,生病了就该吃药。妈妈却说,丽丽病的不严重,吃药对身体有副作用,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两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肯让步。下列丽丽采取的行动中正确的是认真倾听妈妈和外婆的想法 尝试劝说妈妈或外婆听取另一方的意见 我不想吃药,坚决支持妈妈,与外婆争论 大人吵架,我们小孩子还是不要参与了A. B. C. D. 5下列同学的言语中,体现了对父母理解、懂得父母之爱的

3、是A. “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关紧要” B. “只要我想要的,就应该满足我”C. “放学后要尽快回家,以免父母担心” D. “只要是妈妈说的,我都坚决听从”6“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0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80后、9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 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A. 相互理解,积极沟通 B. 坚持己见,冲突碰撞C. 顺其白然,各行其是 D. 换位思考,减少交流7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索庭正在发生着变化。以下关于家庭变化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家庭变得越来越小 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家庭

4、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A. B. C. D. 8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世上有扇门,叫心扉,难以敞开;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为了解开心结,打开心扉,我们应该A. 让父母听从我们的意见 B. 与父母沟通,让爱在沟通中加深C. 接受父母的任何要求 D. 与父母据理力争,绝不妥协9一位中学生这样说“父母经常说我不懂事不领他们的情。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们从不肯听我们解释只会一味地给我施加学习压力我表面上听话只是一种假象罢了。”针对类似现象我们首先应该A. 积极搭建与父母心灵沟通的桥梁 B. 期望和等待父母主动跨越代沟C. 继续维持这

5、种状况 D. 自我加压使自己在学业上不断进步10欣赏漫画“你们少管我!”,在我们成长中,我们与父母之间存在着难以避免的亲子冲突。要有效地化解亲子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需要我们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完全听从父母的做法,对父母百依百顺A. B. C. D. 11现代家庭氛围越来越A. 平等、民主 B. 僵持、冷战 C. 单调、冷清 D. 服从、紧张1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孝敬父母A. 主要是物质上的供养 B. 重在尊敬和关爱父母C. 不在于赡养父母 D.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6、美德二、简答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冬天的风啊夹着雪花,把我的泪吹下。”以上歌词,说明人们希望自己有一个温暖的家。 材料二 上小学,我市“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上中学,妈妈是“我烦心的破书包”,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关爱好像成为我们成长的羁绊,让我们厌烦不已。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很多中学生反感于“父母过度关心”。“父母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学生的心声。(1)谈一谈:“家”对我们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2)说一说:我们为什么孝敬父母?(3)想一想:如果你遇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恰当时,你会怎么做?

7、14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在你的心目中,家有怎样丰富的内涵?(2)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弘扬哪一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3)请列举出两部对此义务做出规定的法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CDACADBAAAB二、简答题13(1)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家庭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2)父母为家庭做出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3)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体谅他们在关爱方式上的不当尊重父母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

8、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当与父母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能回避、疏远和顶撞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虚心听取父母的批评建议,主动和父母开展一些增进感情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等14(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是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2)孝亲敬长。 尽孝在当下;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3)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科研方面尚嫌薄弱,全年未发表过一篇论文。今后在这方面应多加努力,要增强科研意识,多投注些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改变科研空白局面,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