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65589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苏州中学 顾菲菲各位老师:上午好! 江苏高中课程的新课改在经历了三年的风雨历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高考。这三年来,老师们的心一直高高的悬着,“高考怎么考,考什么”的迷茫成为大家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而今,江苏高考命题组给了我们一份答卷,这答案该如何去理解,是否令大家满意,如何启迪我们今后的教学,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今天,我将参考08考试说明来讲评08高考化学江苏卷,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一、 内容与结构从试卷结构来看,新课程高考卷与历年高考卷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考试时间和分值作了调整,时间改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同时试题类型引入选做题,给了学生一

2、个自由选择的空间。整卷总题量21题,选择题两大题共14小题,48分,分值比例40%;主观题分7大题,包括一个实验题,两个无机题,一个应用题,一个有机题,还有一个计算题和一个选做题,共72分,分值比例60%。选择题着重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但与07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经典题型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等依然存在。总的来说,选择题容易上手,得分率较高。相比较而言,非选择题的选材则以中学化学主观知识为依托,题目体现创新,难度有梯度,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这类题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在客观上抑制了中学备考中的题

3、海战略。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化学,这类题才有可能做好。08年高考化学虽然属于学业水平测试,但其仍具有明显的选拔性。这充分体现“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新生,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新课程高考命题思想。再看各题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模块及难度题号涉及知识点涉及模块试题难度1化学与生活包括能源、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化学1易2有机官能团的检验、溴苯制取、常见无机物醋酸和金属材料铜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化学1、有机化学基础易3从阿伏加德罗常数角度考查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得失、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微粒个数、

4、化学键数目等问题化学1易4化学试剂的变质、漂白剂的漂白原理、不饱和烃的性质化学1 、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易5蓄电池中的充电放电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原理易6基本制气装置、收集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原电池中的盐桥装置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易7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电离能力的强弱比较化学2、 化学反应原理易8离子共存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易9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和提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胶体的鉴别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中等10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涉及电解原理、有机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中等11原子共平面问题、官能团类别

5、判断、官能团的性质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中等12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和等量关系化学反应原理中等13无机反应中物质的量对反应的影响化学1中等14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有机化学基础中等 题号涉及知识点涉及模块试题难度15常用仪器的使用、气体被溶液吸收的安全问题、滴定中的简单数据处理化学1、化学反应原理中等16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核磁共振氢谱化学1、有机化学基础中等17水解方程式的书写、有关KSP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原理(1) 易(2)(3)中等(4)难18综合应用题 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原子利用率、温室效应化学2、化学反

6、应原理(1)(2)易(3)难19有机推断与合成有机化学基础(1)(3)易(2)中等(4)(5)难20化学平衡的建立、移动及相关计算,酸性氧化物与盐溶液的反应化学反应原理、化学1(1)易(2)(3)中等(4)难21 A第一电离能、分子的空间构型、杂化、等电子体、核外电子排布式、配合物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等21B基本仪器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化学中等从表中可以看出,有些题目很难准确划分到某个模块,因此只能模糊的计算得到:化学1模块涉及42分,占分值的35%,化学2模块涉及11分,占分值的9%,化学反应原理涉及31分,占分值的26%,有机化学基础涉及24分,占分值的20%,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12分,

7、占分值的10%,选修模块实验化学12分,占分值的10% 二、典型题分析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本题C选项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共性是与碳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区别是次氯酸继续发生光照分解反应,而硅酸光照不分解。如果把溶液变质理解在仅溶质发生改变层面,那么答案有争议,好在这是单选题。本题D选项从高中教学角度来讲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都是加成反应,不需考虑反应机理问题。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

8、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选择题中本题的错误率最高,典型错误是漏选B,也有少数错选D。关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改动较多,在实验仪器方面由托盘天平改为天平,在基准物质方面由氢氧化钠改为碳酸钠,这样就更科学合理,改变原来用粗量仪器和易变质物质进行高精度溶液配制的矛盾。所以选项B错在氢氧化钠无法进行精度如此之高的准确称量。 13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

9、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利用数轴来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虽然是常用方法,但是把它放在高考选择题中还是首次。本题的错误率也挺高。选项A中,如果是温度变化才需要考虑氧化铜的分解,高温条件有点含糊,另外氧化铜的分解并非高中教材所有,要考查应该有信息才可,所以不需考虑其分解。选项B中,铁在氯气中燃烧只有三氯化铁,与量无关,就如磷在氯气中燃烧必定既有烟又有雾。选项C、D是常规讨论问题。15(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

10、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 -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Ag+2CN - = Ag(CN)2 -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 。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11、)。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 mgL-1的(以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防止倒吸;偏高; 109.2 。第(1)小题的扣分主要集中在未强调全部 将含氰化合物写成HCN 第(2)小题的扣分主要是答不全面 第(3)小题的典型错误充分冷凝 冷凝回流防止HCN倒吸 第(4)小题的典型错误是书写不规范填增大、偏大判断错误 第(5)小题典型错误117.6 10.9 有的同学把CN-的摩尔质量当成28来算了。本题虽然

12、情景比较新,但属于中等难度。第2小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气体的吸收,一般来说气体直接通入溶液中,如果气体极易溶解,可能形成负压,则要防止倒吸。第4小题考查对磷酸作用的理解和盐酸的挥发性以及滴定的原理,有的同学盯着陌生物质EDTA不放。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6(8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由E制备的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

13、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 种峰,错误的结构有 种峰。答案 Cu + H2O2 + H2SO4 = CuSO4 + 2H2O ;4Fe2+ + O2 + 4H+ = 4Fe3+ + 2H2O ;2Fe3+ + 2I = 2Fe2+ + I2 ;10KOH + 3Cl2 + 2Fe(OH)3 = 2K2FeO4 + 6KCl + 8H2O ;1 ;3 。 框图推断题与以往不同,信息量大增,比较好上手,所以物质的推断不成问题,本题更重要的是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第1小题的典型错误有化学式全对但没有配

14、平,也有的同学错把M推成氧化亚铜或氧化铜,原因是习惯不好,审题不清。题目中明明讲清是金属。第2小题的典型错误是双氧水氧化亚铁离子成三价铁离子,再使碘离子生成碘单质,亚铁离子氧化碘离子 原因是对硫酸亚铁的性质认识不够或氧化性顺序理解不深。第3小题的典型错误是不配平 将KCl写成HCl 原因在于配平的基本功不扎实,未考虑溶液的酸碱性环境对生成物的影响。第4小题中的二茂铁是我们苏州一模卷上的物质,我想这点应该是沾光了。17(10分)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