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法部分还原mno2对其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25337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化学法部分还原mno2对其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电化学法部分还原mno2对其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化学法部分还原mno2对其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化学法部分还原mno2对其电极循环性能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1 0 2 电 化学 法部分 还原M n 0 : 对其电 极 循 环性能的 影响 刘洪涛郭再萍X 熙* 新疆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 乌鲁木齐,8 3 0 0 4 6 ) E m a i l :x x i a x j u .e d u .c n 前言 电 解二氧 化锰 ( E M D ) 作为电 池的 正极活 性材料一 直受到 广泛的 关 注。 然而, M n O : 电 极的 充 放循 环性能 较差, 严重影响了M n 0 2 在二次电 池中的 应 用前景。 A n d e r s e n 等, 人 用 氢 酿 部分 还原M n O : 制 成了M n O , ( 1 . 8 0 :_ x

2、5 1 . 9 2 ) 正 极 材 料, 具 有 一 定 的 耐 过 充 能 力,但 其 对M n O : 电 极 循 环充 放性 能 的 改 善 是 极 其 有限的 。 本 文 用电 化学 法 对M n 仇进 行 不同 程 度 的 部 分 还原, 并 就 还 原 样 进行了 各 种电 化学 测 试, 表明 部 分 还 原能 够改 善M n O : 电 极 的 表面形态,提高电 极的循环充放性能。 1 .实脸 将0 . 5 g M n O , ( I C N O . 1 ) 装入自 制电 池模具中, 加入6 m o l / L K O H 电 解液平衡1 2 h , 用 恒电 位 一 电 流

3、仪0 . 5 m A 恒流 放电 还 原, 将还原 样品 用 蒸 馏水 洗 后 低 于5 0 0 C 真 空 干 燥, 分 别 制 成M n O ,. 1 2 , M n O ,. A 6 , M n O , , e , 三 种 部 分 还 原 样, 依 次 记为S S 2 , S 3 , 非 还 原M n 0 2 样记 为S O 。 分 别 对 取5 0 m g S o , S , , S 2 , S 3 , S o + S S o + S 2 , S o + S 3 ( 混 样 均 为1 : 1 重 量 配比 ) 加 适 量导 电 材 料 及P T F E 粘结 剂 进行充 放电 测 试。

4、 测试采 用三电 极 体系, P t 丝 作为 辅助电 极, H g / H g O 作为 参比电 极. 采用3 m A 恒流放电到一 0 . 3 5 V , 再 1 m A 恒流充至0 . 5 V , 最后0 . 5 V 恒压 满充的 制度进行充放循环。 充放循环 5 周,测试结果见表 1 。另外,我们还对这些样品进行了 循环伏安, 恒电位阶跃, T a f e l 极化以 及S E M扫描测试. 2 .结 果 分 析与讨 论 由 表1 可见, 所有样品中S 。 的 初始放电 容量最高, 部分 还原 样的 初始 容量明 显较低。 约为 S 。 初 始 容 量的 一 半。 但从 第 二 周 起

5、, 部 分 还原 样的 放电 容 量 迅 猛上 升。 第 三周 基本 保 持 稳定 。 第四周 按1 : 1 混配的 样品 其容量 均超 过了S o 、 初 步显 示出 部分 还原 样确 有改 善M n 0 : 电 极 可逆 性 的 作用。 第五 周放电 完毕后, S 。 仅有 初始容量的5 1 96 , 而S o + S 3 ( 1 : 1 ) 混样 保持到最高 容量的8 4 % , 且含 部分 还原样的 测试 样累 计放电 容量均超过了S 。 的 放电 容量。 表明 掺有电 化学部分 还原 E M D 的M n O : 电 极具 有更 好的 充 放 循环性能。 在循 环伏安曲 线图 上可以

6、 看出 , 部分 还原样的阴 极 还原 峰电 流值1 p , 。 在 第 二 周时 达到 极 大, 这与 它 们的 第二 周 放电 容 量 回 升 是 一 致的。 另 外, 部 分 还 原样的阳 极 氧化 峰电 流 值 1 p , 。 明 显高 于 s o , 表明部分 还原 样的 确改 善了电 极的 可 逆性。 根据双 平面扩散模型1“- 1 由 双电 位阶跃可分别 获得 H 向晶格内 部 扩散及由内 部向 表面扩散的 扩散系数 B1 0 2 D R , D 。实验表明质子扩散系数具有相同数量级, 但每种样品的 D 。 值都比D , 值至少大一倍, 这 是由 于 充电 态活 性物质M n O

7、 : 为 质子 缺乏相7 , 而放电 态M n 0 0 H中 质 子位置被部分占 据, 因 而放 电时质子扩散阻力较大。由 S E M照片也可明 显看出, 部分还原样表面更粗糙,电 极活性更大。 由T a f e l 极化测试 所得交换电 流密 度i 。 值可以 看出 部分还原 样进行电 化学反 应的 速率比 未 还原 样慢, 而混配样则可能更快地发生电化学反应。 这一结果说明部分还原样与未还原 E M D混配确 实改善了电 极的 表面形态, 使反应过程中电 子更容易进行转移,电极充放循环更容易实现。 3 .结论 用电 化学 法对E M D 进行部分 还原, 可以 应用于M n 0 2 电 极

8、。 在充 放电 过程中电 极循环 性能明 显改善。 部 分 还原样与E M D 混 配能够改 善M n 0 2 电 极表面 形态, 使表 面更 粗 糙,比 表 面更大,电 极反 应更容易进行。 4 .今考文献 1 . T e r r y n . A n d e r s e n , J a n e t M . B e r r y , J o s e p h M . D e r b y , U . S . P a t . 5 3 1 2 4 5 7 A . 1 9 9 4 2 . Z h a n g H o n g , C h e n Z h e n h a i , X i a X i , J .

9、 E l e c t r o c h e m . S o c . 1 9 8 9 , 1 3 6 ( 1 0 ) : 2 7 7 1 3 . Z . T o k e h o r a , M . K a t o , S . Y o s h i z a w a , E l e c t r o c h i m . A c t a . 1 9 7 1 , 1 6 : 8 3 3 表1 . 样品 循环放电 容月 口 z A h C y c l e n u m b e r S oS o + S S o + S . 8 . 3 9 . 1 S o + S 8 . 68 . 9 9 . 5 9 . 4 8 . 8 8 . 0 89时65 叫9086娜 5 . 6 8 . 2 8 . 1 7 . 4 6 . 4 5283807662 8593928466 1 0 . 6 9 . 6 9 . 1 7 . 5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