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5321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__自控系new(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厂化办学模式下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辽宁装备制造学院 自动控制系 马广君)摘 要:在工厂化办学模式下,加强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的关键。本文首先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然后围绕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分别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针对目前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工厂化办学、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目标,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工厂化办学是实现这一办学目标的保障,

2、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我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总数达到566人,针对该专业,我们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如特变电工、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等18家企业成立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认真地调研、论证,我们与企业共同制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培养辽宁装备制造业紧缺的机电一体化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坚

3、守辽宁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和电气检修行业、电器设备生产企业对机电一体化岗位的人才需求市场,拓展省外机电产品行业对机电一体化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市场。二、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如图1,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框图。我系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基本规格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以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确定实践教学计划,从而彻底改变了过去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目的。以职业素质训导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该目标体系的两个支撑点,把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在专业基础课层面获取电工证书、从第五

4、学期进行专业工种技能鉴定。从而建立了素质教育、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有机联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体化”。高职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先确定该专业职业岗位群,然后通过广泛地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论证,掌握社会对该专业高职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再将整体目标分解成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等子目标。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目标职业素质职业资格证书图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框图(一)确定该专业职业岗位群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5、先确定该专业职业岗位群。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有机电产品加工、设备操作与维修、各种机械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机器人的维护、CADCAM维修技术员等。(二)确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和人才市场需求,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论证,掌握社会对该专业高职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再将整体目标分解成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等子目标,其中基本素质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日常交往礼仪等。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常用电工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电机拖动

6、、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等。专业技能包括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维修等技能,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技能。设计与创新技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于目标中根据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核心技术、常用技术和周边技术三类。根据子目标的作用与相互关系,构建既科学合理又符合社会职业需要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三、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既有基础实训,又有专业实训;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既要强调对学生专

7、业操作技能的整体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我们把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配置,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三个模块,如图2所示。从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课堂教学训练、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第二课堂活动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认知实训军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各类活动人 文 素 质CAD实训金工技能实训

8、电工基本技能实训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机拆装实训基 本 技 能实践教学内容体 系机床电气与PL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维修电工实训电机与拖动专 业 实 训专 业 技 能综 合 技 能顶岗实习毕业综合训练生产线安装调试实训电机与拖动计算机类上机实训电气类专业基础实训专业课程实验基 础 实 训 图2 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框图 (一)课堂教学训练 课堂教学训练包括现场教学、案例分析、辩论会、模拟短剧表演、写作与翻译练习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提高。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实践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合并或撤消重复性实验,

9、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训。以便于学生毕业后在生产单位“上手”快,缩短“磨合期”。 (二)校内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是便于学生一边学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受到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如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技能标准要求,我校把该专业校内实训分为电工基础及技能专项实训、电钳工技术专项实训、电机与拖动技术专项 实训和机床电气与PLC技术专项实训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项实训、维修电工专项实训。实训内容按专项实训课程标准和指导书要求进行,包括设备的使用与保养、生产工艺与技术及生产管理等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就某一技术或操作在集

10、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掌握。通过校内实训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对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及科学管理等有了必要的认识,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及早进入职业角色,接触实践,了解生产,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校外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校外实习 校外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认知实习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内,对其进行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认知实习教育。我们优先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如,沈阳机床集团,沈阳冶金机械公司,沈阳鼓风机集团等典型装备制造企业参观。通过参观、学习、讨论及撰写报告,使新生对本专业及相关行业有了概括的了解。顶岗实习,我系采取2年在校学习,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

11、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我系05至08级机电一体化专业有1561名学生在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期间,分别到特变电集团沈阳变压器厂、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制造公司、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等18家大型企业顶岗实习。通过校外顶岗实习,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设备、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等有了必要的了解和掌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社会实践能力训练 社会实践: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到工厂、机电设备市场或其它商品生产服务性单位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长了知识与才干,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社会

12、调查:学生对家乡或某地区的机电产品生产与服务状况、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情况、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状况等进行调查,了解行业与社会发展水平,开阔眼界,扩大了教育面,调动了学生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强化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五)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 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对某一典型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生产工艺设计,掌握相关资料的查阅方法、电气元件的选择、设备选型及说明书的撰写等基本的设计方法,初步训练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的设计或竞赛活动为主要内容,如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英语短剧表演赛、自动化生

13、产线操作技能竞赛等,学生在综合实验和竞赛活动中受到较全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锻炼。四、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教学管理采用院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管理模式。院级实训中心可定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教学实施单位,负责管理综合性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系部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学院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五、评价体系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教学考试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

14、合,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抓手,抓职业技能鉴定,促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六、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一)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机电一体化专业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但“双师型”师资的质量,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仍然是制约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打造鲜明特色的关键问题。我们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15、,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政策规定和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每年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每学期选派2名骨干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本专业聘请了5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建立了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二)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延用普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下功夫不够,学科体系的课程范型仍占主要地位。现代职业教育已有不少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5门专业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模式不受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并最终提交成果、接受评价。此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多角度考核评价教学等方面对原有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三)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本专业已经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