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1224193 上传时间:2020-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思想政治人教课时规范练25 文化创新(附答案)$848307.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规范练25文化创新一、选择题1.“传统文盲”与“现代文盲”相对应: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作)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出现这种现象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就会失去根基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A.B.C.D.导学号454900342.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

2、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B.C.D.3.十九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弘扬马克

3、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告诉我们()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4.近期,天津市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规”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这些作品重新解读、建构家规家风的本质,适应了人们的欣赏和文化需求。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A.传统文化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为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文化部主办了“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

4、化遗产传播活动,通过记者亲身体验、实地采访,将非遗之美、传承之事,精彩生动地展现,深受民众好评。这启示我们要创作精品力作,就要()A.创新内容,改变方式B.继承传统,满足大众C.立足实践,扎根生活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6.中国不乏中西合璧的有名建筑,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文化创新要立足

5、外来文化B.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C.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D.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文化7.战狼2的创作团队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深入非洲实景拍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作品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告诉我们()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重要途径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转化成物质力量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A.B.C.D.8.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6、()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B.C.D.9.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年轻人对春节期间的“文化大餐”春晚的兴趣在下降。2017年,“春晚”成为春晚官网内容设计一大亮点。观众可通过下载APP参与节目互动,并分时段推送“春晚明星大拜年”送祝福,从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眼球。这启示我们()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前提文化传承应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优势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A.B.C.D.10.中国诗词大会是央

7、视首档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场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B.C.D.11.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

8、化传承发展工作。这主要表明()A.我们要尊重文化传统,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B.我们要保护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C.我们要捍卫中华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D.我们要弘扬传统美德,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12.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2017年10月26日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指出,到 2020 年,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

9、理科学、运行高效、投入多元、动态调整、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科技基础条件保障能力体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重视科技创新是因为()A.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创新符合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C.文化创新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D.创新决定着我们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一部中国诗词史就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梨花院落溶溶月”的浪漫情怀;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诗词以最

10、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我们的心理认知,又外化为口耳间的美妙流传。春节期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该节目充分吸收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的宝贵经验,在娱乐综艺节目大举入侵之时,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唤醒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圈粉无数。对于当下的古诗词热,有人提出“记诵是因循的步履,思考才是创新的源

11、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驳斥。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产业既在讲述“中国故事”,同时也成为“中国故事”的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的火花,是一段段尘封的“中国故事”,更凝结着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设计能力。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正本清源,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从历史中获得灵感,再融入现代的设计和互联网的销售,

12、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把那些有形有神、内外兼修的文创产品带回家,既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让收藏在禁宫里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书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应如何促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应用。答案:1.B“传统文盲越来越多”就需要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失去传统文化,民族就会失去根基,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我们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B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错误,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材

13、料强调的是人民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符合题意。3.A 材料中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表明是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4.C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故A项错误;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故B项错误;用这些方式来演绎家规家风意味着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故C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故D项错误。故选C项。5.C题目中,记者亲身体验、实地采访,将非遗之美、传承之事,精彩生动地展现,深受民众好评。这启示我们要创作精品力作,就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故B项入选。其他选项均不是强调实践,故排除。6

14、.C材料中“碉楼中西合璧,融汇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分布在开平15个镇、街道办事处。这些碉楼是20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体现了文化创新要善于博采众长,C项符合题意;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文化,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正确,但都没有体现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C项。7.D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战狼2的创作团队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深入非洲实景拍摄,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正确且符合题意;作品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表明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

15、案选D项。8.A材料通过比较传统戏曲、古典诗词、书法,得出共性的结论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说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材料还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气质,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同时也没有强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项。9.C表述错误,应该是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前提;符合题意,材料中观众可通过下载APP参与节目互动,从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眼球,说明文化传承应重视发挥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优势;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符合题意,材料中因为种种原因,年轻人对春晚的兴趣在下降,因此“春晚”成为春晚官网内容设计一大亮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眼球,说明文化创新应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故本题选C项。10.C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