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2321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教育汇总new(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浦职校心理健康教育介绍杨浦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在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开展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形成了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一、心理辅导室硬件建设介绍1、基本情况:心理辅导室坐落于学校2号教学楼的五楼,由阳光屋、团体活动室、心理宣泄室三个部分组成。阳光屋的建筑面积有24平方米,阳光屋配备惠诚智能音乐放松系统,个人沙盘和阅览角、用于个案咨询的沙发,同时张贴咨询室开放的时间、学校心理咨询须知,并将现有的心理档案做好归类整理。2、团体活动室、心理宣泄室的建筑面积有82平方米。团体活动室配备30人活

2、动桌椅和惠诚团体活动工具包;心理宣泄室配置惠诚宣泄放松系统。3、开放时间:周一中午,周三、周五下午。4、咨询口号:关爱心灵,拥抱阳光。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1、队伍建设我校心理辅导室由学校党总支书记牵头,分管校长分管,形成了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班主任教师队伍、学科教师队伍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将心理辅导室的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中。有三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一名老师参加区相关培训。其中高级教师刘瑞雪老师于2005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负责人李明老师2004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张莉莉老师2007年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2、专业成长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专

3、业素养,学校每年都积极送心理老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观摩研讨活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学校两位心理老师参加上海市心理辅导课大赛教师,获得佳绩。李明老师获得上海市心理辅导课一等奖,夏瑛老师获得二等奖。3、全员培训学校党政领导从提高生命质量,提高人的幸福指数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在教师中开展心理保健,通过教职讲座、班主任培训、校本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提高了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之中,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4、家校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合作体系,共同建立

4、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5、活动展示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结合,悉心打造积极向上的学生成长环境。各年级开设系列心理辅导讲座,我们还通过各种形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青春期教育、农民工子女座谈会,等等。学校每年都会有丰富的学生活动,如军训、义卖活动、运动会、艺术节、红五月歌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等。这些大型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军训磨练着学生的意志;义卖让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运动会上学生挑战自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凝聚力。艺术节、星光技能训练等活动,为学生拓宽了展示才能、获取成功的一片天空,通过各种

5、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点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职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如下。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工、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教职工的心理保健,提高教职工的内涵修养;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心理品质,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

6、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开展教职工心理保健。以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各种活动为载体,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掌握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调适能力,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二)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讲座,帮助学生适应我校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调整学生心态,增强学生自信心,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帮助学生融入集体,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性交往,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特征,

7、提高自我意识,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亲子关系,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三)针对入校新生开展心理适应能力讲座。由于许多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许多不适应,针对这一情况,在新生政训、军训期间通过讲座,心理调查的方式帮助新生提高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能力。(四)积极作好部分学生生心理健康档案工作,有利于教师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适应困难的学生问题,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从而提高教育与辅导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有利于预防学生的心理疾病,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体现发展性指导的原则,且可以形成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家长了解其孩子的心

8、理特点,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心理困扰。(五)作好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为来访的学生提供咨询,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六)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骨干队伍的建设,培养班级心理辅导联络员,以能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的萌芽状态,给予适时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对班级心理辅导联络员进行指导,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和谐发展。构建校班两级心理

9、干预网络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政教处(班主任)校班两级心理干预网络。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的心理健康,通过学科教学、心理课程、技能指导、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各类活动等方式,适时开展工作。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开发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从长远来看,职校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从容地面对将来就业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正确对待人生。 职校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表现为渴望独立,渴望摆脱对成人依附的一种特

10、殊心理状态,他们面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特别是中考不理想以后,本人及整个家庭的无奈和压抑,社会舆论的压力,无形中都容易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久而久之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戒备心理、厌学心理、逆反心理、惰性心理等等,并产生了不良影响。有些同学由于具有逆反心理后,自暴自弃,产生了暴力倾向;有些同学由于自卑心理,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如何排除学生当中的各种心理障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校工作。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该项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以下问题:

11、一是课堂教学薄弱,二是课外活动指导局限,三是学生自助缺乏。若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发挥其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应有作用。就如何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笔者提出:一、具体对策二、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即校级、中层、班级),网络的建立应遵循队伍精良、上下有序、各负其责的原则进行。(1)队伍精良是指组织机构中的成员,宜精不宜多,一般校级由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长负责;中层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负责;班级由班主任负责;成员只吸纳高中心理健康指导任课教师及政治任课教师参与;(2)上下有序、各负其责。三级网络中的成员根据分工不同,自觉的履行自己

12、的职责,从而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实施、有指导、有监督。 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利用校园文化的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如设立心理健康墙报专栏,创办心理之友专刊、心理健康教育广播,开展心理健康演讲会、课外小组活动等,广泛宣传:(1)心理卫生知识及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意义;(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途径;(4)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意义与作用等等,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意义的认识水平。同时,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尊师爱生的优良风气。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环境。 三将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

13、作落到实处 1、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高中心理健康指导课程,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学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要为依据,发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运用大量实例,并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各种情景活动,让学生投入到活动情景中亲身体验他人的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心理学是一种需要,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此外,教师要向学生系统地阐述心理健康对中职学生成长与成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介绍增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传播心理自我调适和消除心

14、理困扰的方法,比如:宣传学生身上的点点滴滴的闪光点,使他们排除自卑感;尽量弥合学生之间的融洽点,帮助他们排除戒备心理;努力找出学生之间的相容点,使他们消除逆反心理;通过不断激励,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抛弃厌学心理。通过个案分析,使学生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与主要表现有所了解,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人生。 2、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现代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各学科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

15、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开展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心理常识、锻炼、提高心理素质,所以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课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设计应遵循:(1)学生为主体,兼顾整体性和阶段性的原则。以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征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

16、为依据选择活动课的内容。(2)教师为指导,情绪感染的原则。活动课程的设计完全由教师来承担,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的激发,要发挥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使其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工作和成长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自我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懂得如何去改变和纠正自己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进而增强适应社会和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协助学生在其自身和环境的范围内达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状态,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和人格的和谐发展,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快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四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烦恼、焦虑、紧张、厌学、困惑等,常因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而异,学校仅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等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