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01274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21851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01274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健康教育01274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健康教育01274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健康教育01274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健康教育01274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0127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01274(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教育学院编 总要求 l、识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途径、原则与方法;心理咨询和健康人格的基本理论;学生心理指导、人际关系调适、情感教育、性格培养、性心理卫生教育及教师心理教育的原理;学校心理咨询的原则与方法。3、综合运用:应用上述原理原则于学校心理教育实际。第一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问题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含义 2、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养,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而挖掘其心理潜能,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

2、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2、心理健康教育是主体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内在需要 3、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 4、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1)素质:人的素质按其发展水平与层次不同,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类。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趋势 (1)早期的心理卫生运动 (2)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趋势:普遍化、专业化、科学化、终身化、重视工作绩效和评价。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一)

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l、根据倾向性的不同,可分为一般性目标和特殊性目标 2、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矫正目标、预防目标和发展目标 3、根据结果层次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目标、中间目标和终结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指导 2、人际关系调适 3、情感教育 4、性格教育 5、性心理卫生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l、客观性原则 2、活动性原则 3、开放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 5、主体性原则 6、全面性原则 7、发展性原则 8、民主平等性原则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步骤和方法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l、开设心育课程 2、举行讲座活动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4、个别辅导

4、 5、创设心理环境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步骤 1、调查阶段 2、实施阶段 3、评估阶段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以了解学生为主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 2、以影响学生为主的方法:认知法、活动(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改变)法 第二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一)基本理论观点: 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驱使,人类的精神疾病主要是本能欲望受到压抑的结果。 l、无意识和压抑理论:无意识的概念;压抑与心理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含义及协调 3、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4、性心理发展理论:性

5、心理发展的分期,对性变态的解释 (二)常用的治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破除、移情、解释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认识领悟疗法 2、重视童年期的心理健康 3、了解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4、针对各性心理发展阶段的性心理教育 二、行为疗法理论(巴甫洛夫、斯金纳、班都拉) (一)基本理论观点: 认为人的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环境塑造的产物,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和培养而获得的。 1、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提出的解释:条件反射建立、泛化、消退 2、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提出的解释:反应的偶然性、反应本身、强化 3、模仿学习原理提出的解释: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的再现过程、动机建立过程

6、 (二)常用技术: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学习、强化疗法、消退疗法、思维阻断法等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行为疗法许多技术如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强化或消退等方法都可用于考生紧张心理的缓解和改变不良方法都可用于考生紧张心理缓解和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及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等。 三、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罗杰斯) (一)基本理论观点: 认为人类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心理疾病者并没有失去固有的潜能。心理咨询与治疗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排除障碍,重新确立良好的动机驱力。促进患者成长的条件: 1、坦诚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3、感情移入 (二)常用技术 1、积极的关注 2、感情移入式的理解

7、 3、坦诚地交流 4、会谈技术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该理论强调人性的积极向上,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积极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情感,积极地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成长。 四、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艾利斯) 认为人的思维和行动既可是有理性又可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绪状态与思维是否理性分不开,因此调节人的情绪与调节思维的角度分不开。 (一)基本理论观点: l、ABC理论(含义) 2、不合理信念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3、ABCDE治疗模式(含义) (二)常用方法与技术:准确地找到不合理信念,以质疑式提问、夸张式提问等有的放矢地改变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

8、的启示:找出学生中存在不合理信念加以辩析,达到化解不良情绪,进而改变行为的目的。 第三章 健康人格的理论 一、奥尔波特模式 (一)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观点 (二)“成熟人”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重视人生目标的导向作用,重视人生观教育。 二、罗杰斯模式 (一)罗杰斯的健康人格观点 (二)“充分发挥作用”人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充分相信健康的人有自我指引成长和变化的能力,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借鉴作用。 三、弗洛姆模式 (一)弗洛姆的健康人格观点:把人格看作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二)“创造性定向”人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9、: 弗洛姆强调了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对人格的影响作用,指出幸福来源于创造性的生活,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有现实意义。 四、马斯洛模式 (一)马斯洛的健康人格观点 (二)“自我实现者”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马斯洛提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描绘了人类心理健康的最高典范,令人振奋鼓舞,使他成为人类潜能运动公认的受尊重的领袖,其理论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有重大影响。 五、弗兰克模式 (一)弗兰克的健康人格的观点 (二)“超越自我”人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弗兰克强调超越自我、指向未来目标、献身、责任和爱、自由选择、独立自主等观点对青少年心理教育有积极意义。 六、皮尔斯模式 (一)

10、皮尔斯的健康人格观点 (二)“此时此地”人的特点 (三)该理论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启示: 皮尔斯强调要客观地知觉现实,要对自己负责,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学校心理教育有积极的意义。但其中摆脱对他人负责,不关心他人的观点则不可取。 第四章 学生学习心理指导 一、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有四种层次的学习。 (二)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三)学习过程心理分析 (四)影响学习的因素 1、智力因素与学习:智力影响学习的深浅、速度、方式 2、非智力因素与学习:对学习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强化等作用 3、教师因素与学习:教师的教育思想、情感投入、对教与学的理解、交互沟通能

11、力、教师个性特征等对学习的影响 4、社会心理因素与学习:人际关系、合作竞争、课堂心理气氛(含义及教风构成心理成分)等对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心理指导的基本内容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 1、兴趣的作用:定向作用、动力作用、与学习成绩高相关 2、兴趣发展变化主要规律 3、兴趣的激发:遵循兴趣产生发展的有趣乐趣志趣的规律来激趣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1、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学习条件、学习过程最优化及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2、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了解学情、制订计划、实施指导、反馈控制 3、学习方法指导的方式:系统讲座、专题讨论、学科渗透、经验交流 (三)学习习惯的训练 1、学习习惯的含义及重要性:学习行为的

12、三种水平 2、学习习惯的新内涵:动机与注意的自我监控、时间的计划与组织、记忆的训练、有效利用人与物的资源、快速阅读与概括式笔记、用脑卫生等 (四)学习态度的养成: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五)科学地用脑 1、大脑皮层活动规律:优势法则、始动调节、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保护性抑制的含义及对学习的意义 2、疲劳表现及预防 (六)考试心态的调整:怯场与情绪紧张、怎样克服考试怯场 三、提高学习效率的心理技术 (一)学习的三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心理指导 (二)观察力的培养:提高观察敏锐性、让思想参与观察活动、分析自己的观察类型(分析型、综合型、分析一综合型)、培养良好的

13、观察习惯 (三)有效的记忆方法:强化、动笔、歌诀、谐音、过度、比较、多通道、联想等记忆法 (四)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五章 人际关系的调适 一、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特点 1、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2、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班级的人际关系 3、学生人际关系一般比较单纯 4、学生人际关系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5、学生人际关系对学生互动的影响更直接、具体 (二)学生人际关系的分析 1、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友好型、对立型、孤独与孤立型 2、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进程;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人际关系基础、稳定性、复杂性、对其自身影响的变化) (三)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