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1217836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狄考文的汉语教学——《官话类编》研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0 1 1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 0 2 6 9 学号:5 1 0 8 1 7 0 0 0 4 5 葶震即为天擎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 一官话类编研究 院系:盟处迅适堂陵 专 业:过之I 逯适熬堂 研究方向:世昼迅适熬直史 指导教师:王幼邀副麴握 硕士研究生:奎丕逝王 2 0 1 1 年3 月完成 M a s t e rD i s s e r t a t i o n2 011 1 1 1 1 1 5 5 1 1 1 1 5 5 1 1 1 1 1 1 M l l Y 19 0 2 4 9 8 U n i v e r s i t yC o d e :10 2 6 9 S t u d

2、e n tD :5 1 0 8 1 7 0 0 0 4 5 Ea s tC h i n a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I N ES ET E A C H I N GO FC A L V I N W I L S O NM A T E E R A N A L Y S I SO F C o l l e g e : M a j o r : F i e l d : A p p l i c a t o r : L iM u x i e z i M a r c h2 0 1 1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狄考文的汉语教学( 官话类

3、编) 研究,是 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矽博士( 请勾选) 学位期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龟豳L日期:少I J 年r 月f 7 日 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狄考文的汉语教学 1 6 第一节官话类编的成书及版本1 6 第二节官话类编的编排2 1 第三节 :官话类编的编写特点2 9 第四节配套教材 的口语性分析3 9 第一节口语性在词汇上的体现3 9 第二节口语性在语音上的体现4 2 第三节口语性在文

4、化上的体现4 4 第四章官话类编 与当代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比较举隅4 9 第一节官话类编对当代教材的启示4 9 第二节对官话类编的评价5 3 结语:官话类编 在世界汉语教育史上的意义5 5 附录5 7 参考文献5 9 后记6 3 引论 学术界当下较为公认的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 8 0 7 年,当 时,英国伦敦布道会派遣马礼逊到中国传教,于是这被视为西方基督教新教来华 传播福音的开端。继马礼逊之后,更多的西方传教士开始了他们的中国之旅。新 教传教士在中国最大的成就与其说是基督教福音的传播,不如说是近代教会学校 的创办和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促进。考虑到在中国传教的困难,早期来华传教士,

5、 如马礼逊等都将目光转向教育,欲借教育之力来传播宗教思想。尽管早期的新教 传教士们在中国也进行了很多其他活动,但是“基督教影响在教育方面最强“ 。 自1 9 世纪马礼逊来华伊始,新教传教士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传教士教育家,并 对中国的教育近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隶属于基督教长老宗( 又称加尔文 宗) 的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 C a l v i nW i l s o nM a t e e r )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学界对狄考文的研究多集中在其传教经历以及教会学校的创办。作为传教士 教育家,狄考文创办的登州文会馆是当时教会学校的先驱和成功案例,吸引了现 在很多历史学界和教育界学者的目光。史

6、静寰博士的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 教育活动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狄考文在华从事教育活动的历程,并认为在1 9 世纪7 0 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第一代传教士教育家中,“登州文会馆的创办者,美 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是最主要的代表”圆。狄考文在1 8 7 7 年和1 8 9 0 年两次来 华基督教传教士全国大会上的发言教会与教育的关系和 ,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 0 【1 9 9 1 】,P 3 国史静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华的教育活动 ,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 0n 9 9 l 】。p 8 l 地为学生编写教材,带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他所编写的教材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汉文

7、) 版,2 0 0 4 年9 月第 3 3 卷第3 期,p 3 2 7 2 第一章狄考文的在华教育活动 狄考文走上来华传教的道路,并成为传教士教育家,同他的家庭,以及他的 学习、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本章欲先简单回顾狄考文的生平,探究其在华教育活 动的缘起、实施及成就。 第一节传教士狄考文 一,从基督徒到传教士 ( 一) 、家庭教育 1 8 3 6 年1 月9 日,狄考文( C a l v i nW i I s o nM a t e e r ) 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 州( P e n n s y l v a n i a ) 首府哈里斯堡( H a r r i s b u r g ) 西部几英里的小

8、镇坎伯兰 ( C u m b e r l a n d ) 的一个典型基督教家庭,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狄考文 的父亲是小农场主,并是当地长老会的成员。在这个家庭里,孩子们从小就接受 圣经的教育。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狄考文( C a l v i nW i l s o nM a t e e r ) 、珍妮 ( J e n n i e ) 、约翰( J o h nL o v r r i e ) 、狄乐播( R o b e r tM c C h e y n e ) 和狄莉莲( L i l l J a n ) , 都从事和传教有关的工作。孩子们帮助家里进行劳作,并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农 具,后来狄考文

9、之所以擅于制作各种科学及教学器材便是此种锻炼的结果。 对狄考文影响最大的人是母亲。在狄考文最后一次回到美国接受访问的时 候,有人问他谁在他的生活中影响最大,“他立刻回答道母亲M 。狄考文的 母亲也是将孩子们引向基督教的指路人,狄考文的妹妹珍妮回忆: 母亲坐在那里,周围铺满各种宗教书籍,她和孩子们都在学习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p 5 7 曾“斋”系当时学堂的专用名词,相当于今日之年级。 国王元德,刘玉峰:文会馆志 ,潍县广文学堂印刷所,1 9 1 3 年,p 2 0 - 2 3 ,转引自崔华杰:狄考文研究 ,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0 0 8 。p 6 4 1

10、 2 第三年救世之妙读礼记( 三四)读诗文 重讲诗经作诗文 正斋重讲大学、中 底 八线备旨 测绘学 第四年天道溯源讲读左传( 一二三读赋文 四) 作诗赋文 讲礼记( 一二三)量地法 重讲诗经航海法 格物( 声,光、 电) 地石学 第五年罗马书讲读左传( 五六)读赋文 讲礼记( 四)作诗赋文 代形合参 物理测算 化学 动植物学 二十一史编约 第六年心灵学讲易经是非学 讲系辞读文 作文 微积分 化学辨质 天文揭要 富国策 该课表不仅包括教会学校必备的宗教课程,还包括中国的四书五经,注意培养学 生写诗作文的能力,这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适应。1 8 7 5 年,该校学生邹立文参加 登州的科举乡试,名列前

11、茅,这也是对狄考文注重中国传统经典教育的一个肯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宄 ,天津人 1 3 定。课程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是当时学校的一大进步之举,也体现了狄考文 立志于培养学贯中西的优秀基督教学生的教育理想。 1 8 7 6 年,蒙养学堂取义“以文会友”,定名为登州文会馆。1 8 7 7 年,该校第 一批毕业生邹立文、李青山、李秉义等三人完成学业从学校毕业。至i j l 9 世纪7 0 年代末,文会馆的教学工作已逐步走上正轨。 ( 三) 、从文会馆到大学 1 8 7 9 年5 月至1 8 8 1 年1 月,狄考文夫妇来中国十几年后第

12、一次回国休假。狄考 文借这次回国的机会,向美国长老会提出了将文会馆升级为大学的请求。 1 8 8 1 年1 月,狄考文结束回国之旅一个月后,以山东教会成员的身份向总部 再次提出将文会馆改名为大学的请求,该提案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圆 1 、登州文会馆升级为大学,并改名为山东大学。 2 、由山东差会任命六名理事管理学校,并由总部长老会批准。 3 ,大学为6 年制,学习中国经典文献、一般科学以及基督教教义所学内容包 括:四书五经、中国历史,传记及一般历史、数学、物理、心理学及伦理学、 基督教教义论证等 4 、该大学的目标就是在基督教义的宗旨和影响下,培养精通中西知识的人才 5 、6 年课程中,中文应

13、当是唯一的教学语言,英语只能在一些特殊场合中才能 作为一种附加知识进行教授 1 8 8 4 年,登州文会馆正式获得美国差会的批准,升级为登州学院一一 T e n g c h o wC o l l e g e ,在文献中却仍然被称为登州文会馆,成为当时中国最早的教 会大学之一。1 8 9 5 年,狄考文由于翻译官话圣经的工作,卸下了登州大学校 长的职务,但他仍然在登州文会馆中担任教职,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比如, 那时文会馆的先进设备大都是由狄考文本人亲手制作的。他在一封于1 8 9 7 年写给 他同学的信中说到:劬 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制作这些设备我在这方面一直都有天 赋我们学校现在拥

14、有的设备数量已经达到美国大学拥有设备的平均水平一 一是我们的母校杰斐逊大学的两倍。 民出版社,1 9 9 7 年3 月第l 版,p 2 1 8 国蒙养学堂的易名时问学界有各种说法,包括:王神萌认为改名于1 8 7 2 年,美国学者I r w i nT H y a t t 认 为改名于1 8 7 7 年本文选取的是顾长声在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 中的观点 。D a n i a lEF i s h e r o p c i t ,p 2 0 7 2 0 8 。V a n i a ltF i s h e r ,o p c i t ,p 2 1 1 1 4 狄考文是一名教育上的实干家,他

15、对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相当重视,文会馆当之 无愧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大学之一。 1 9 0 0 年,山东爆发义和团运动,文会馆损失惨重,教学中断,加之它所处位 置偏僻,义和团运动平息后,正好提供了搬迁校址的契机。1 9 0 1 年,美国长老会 提议将文会馆移址潍县,狄考文本人并不赞成。加之他本人在上海等地的其他事 务,他便辞去了在文会馆的职务,但仍关心着文会馆的发展。翌年,山东地区的 美国长老会和英国浸信会( B a p t i s tC h u r c h e s ) ,初步达成协议,要共同创办一 个大学,将登州文会馆和青州的广德书院合并成一所大学,名为广文大学,并将 潍县定为新的校址。圆文会馆便正式退出中国近代教育的舞台。根据狄考文在1 9 0 4 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所示,当时狄考文还是和学校一起搬到了潍县,住在新学 校中,但是已不再担任教职。5 年后,即1 9 0 7 年,广文大学又连同青州神道学堂 和济南共和医道学堂,进一步合并成为山东基督教大学。1 9 0 8 年,狄考文因病去 世,至此,这位传教士教育家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