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题型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16456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题型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诗歌题型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诗歌题型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诗歌题型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诗歌题型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题型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题型用(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比喻 2拟人 3、对比 4.用典 5、夸张 6、借代 7、设问 8、反问 9、反复 10、衬托 11、借景抒情 12、动静结合 13、虚实结合 14、托物言志 15、借古讽今 16、直抒胸臆,1-9既是表现手法又是修辞手法,1-16都是表现手法有, 又叫艺术手法,表达技巧,第一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手法的?,答题步骤: (1)确定所用的表现手法; (2)简要阐述该表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3)指出该修表现手法

2、在表达主旨和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 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明确: (步骤一)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 (步骤二)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步骤三)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课堂练习,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3、、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三、感受意象营造的意境,意境: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意境的术语16个字: 1、雄浑壮阔 2、悲壮苍凉 3、孤寂冷清 4、恬静优美,分析意境类题型,设题方式,提问常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规范,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一步先概括,第二步在具体描绘(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步骤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两个双音节词,恰切、吻合),步骤3: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具体、得体:为什么有这种情感)体会意境的作用。纯写景诗不要拔高或套用。切

4、忌空洞,不能只答“感伤“,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简要分析三、四两句诗是如何营 造意境的。,答: (要点1)这两句描绘了清冷的夜晚景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冷、空寂的床席,昂首望月,梧桐缺处,一轮皓月分外明亮。 (要点2)诗句通过凉床、月影、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冷清的意境。 (要点3)从而表达出诗人落寞苦闷的愁绪。,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练习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5、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步骤一) .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营造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氛围。(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

6、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

7、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其他的字,为什么?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第一、组词

8、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具体情况分析) 第二、具体解释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如果有表现手法写出表现手法 第三、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3、用得传神的字可以是: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等,咏柳 宋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解把:解得,懂得。,例如:请分析鉴赏“倚”字的艺术效果。,答案:(具体解释) “倚”字有倚仗,依靠之意,写出了柳条依靠东风飞舞地狂放之态,(修辞)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柳,更形象地讽刺了倚势猖狂得志的小人。(作用),课堂示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9、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铿然”_ _的声音,,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衬托了,写出诗人不怕曲折的山路,只爱曳仗山林的情怀,第三步:表达怎样情怀,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联系前文,表现了作者_ 的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乐观旷达,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0、。,答: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前两句写少妇不知发愁,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 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由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少妇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注意:联系全诗,三炼:副词:再现情感突变,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答: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

11、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四炼:叠词,第五种模式 诗眼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1、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性、翻出诗句的新意性、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 2.提问方式 (1)本诗某某句的“诗眼”是某某字,试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某某句的

12、“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一、句中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蜂。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步骤一)诗眼是“咽”和“冷”。(步骤二)“咽”字在句中是“呜咽”之意,“冷”字在句中是“阴冷”之意。(步骤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

13、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阴暗,似乎显得阴冷。(步骤四)“咽”和“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二、全篇诗眼 1.概念解说 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2.提问方式 (1)全诗的诗眼是某某字,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某某字,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找出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本诗是怎样以某某字词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 (5)本诗是怎样紧扣某某字词来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6)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某某字词来表情

14、达意的? (7)诗题为某某字词,通篇虽无某某字词,但句句紧扣某某字词。请作简要分析。 (8)这首诗是如何突出某某字词的?试作简要分析。 注意:第(4)至(8)种提问方式属于变式提问,碰见此类提问,要注意辨析答题角度。,3.答题技巧 全篇诗眼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是为突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答题时要结合主旨,点面结合,重点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摄或贯穿全篇的,或者说全诗是如何紧扣或围绕这个“诗眼”来写的。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

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全诗诗眼。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主要是描写夕望之景和赏景的感受,“望”字统领全篇,所写一切景物又都笼罩于“夕”字之中。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词可以说“夕”字,也可以说“望”字,还可以说“夕望”这个词。题目所给的是一首七言律诗,可以采用逐联的形式分析这个“诗眼”是如何统领全

16、篇的。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第六种模式 炼句型,提问方式:请结合全诗,对“某某句”进行简要赏析。 提问变体:“某某句”中蕴涵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炼句题要么从炼字角度答,要么从表现手法角度答。,练习示例,自河南经乱,关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