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110759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负迁移对大学精读教学的启示李冬花(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摘要】负迁移是英语学习中一大障碍,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听说、阅读、写作三个教学层面使用相应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少负迁移的影响,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关键词】负迁移;大学精读教学;规避方法一、 语言迁移的定义语言迁移是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lado认为迁移是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关联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Sclinker (1983)将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

2、ative transfer)。母语和二语的相同之处对学习二语带来的积极意义是“正迁移”,而母语和二语之间的差异对学习二语所引起的干扰则被称为“负迁移”。二、大学精读课的教学目的大学精读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让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达到:语音语调正确;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及其基本搭配词汇,能在会话和写作中正确运用;掌握系统的英语语法,能读懂不同题材的文章;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格式,做到语法正确,表达清晰,论点明确。根据以上教学要求,教师在精读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英汉语言的不同,其次掌握这些不同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如何产生负迁移影响及相应的规避方法。三教学中易出现负迁移的层面及规避方法英汉语

3、言的差异是产生负迁移的主要原因。英汉语言的差异分布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各个层面,对应于精读教学层次是听说,阅读和写作部分。1、听说层面良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是正确的语音语调。英汉语属于不同的语音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发音规则,而学生总爱根据母语的语音系统去判断外语的发音,并用母语的发音去代替外语的发音。汉语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核心,元音与辅音结合,音节界限分明,而英语除元音外,却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连缀,学生通常容易在辅音后添加一个元音或i,如把and end,egg eg,orange rind发成end ,eg,rindi。汉语语音中没有长短元音、清浊辅音之分,学生容易分不清长短元音,将汉语的

4、送气、不送气辅音与英语清浊辅音混淆。英语中的辅音和等,在汉语中没有相同的音与之相对应,很多学生就将发作s,把发作z。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发音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有区分意义的功能;而英语是语调语言,有降调、升调、降升调和升降调四种语调类型,语调不同则意思不同。学生常将汉语四声与英语轻重读及强弱读混淆,在进行英语会话和朗读时,造成听者的理解困难。教师在进行精读教学的听说以及词汇认知部分时要铭记以上不同以及可能产生的负迁移影响,对比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由于外语语言本身还是由于母语的干扰而造成的。如果是后者的话,教师应对症下药地做出解释,并示范正确的发音方法和语调,且增加一些

5、辅助性的操练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克服干扰,减少负迁移,做到多听多练以促进教学进展。2、阅读层面阅读中产生的理解困难基本都来源于未能掌握词汇在行文中的确切意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词汇讲解是精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而言,精读中常出现大量形式陌生但意义相对熟悉的词汇,准确理解其意义并灵活运用这些词汇是对学生一个巨大挑战。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单词时,常将英语单词和汉语词汇一一对应,给这些抽象的字母组合赋予具体的汉语意义,然而由于英汉民族文化渊源不同,英汉词义并不完全类同,一一对应关系并非总是有效,词汇负迁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义概念的内涵掌握。英汉词汇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都打上了

6、各自民族的文化烙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强的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如:We try to build a color-blind society. 一句中的color-blind的理解,其基本意义为“色盲的”,但在这里显然是理解不通的,其真正的意义是指“没有种族歧视的”,这一意义的来源是与英语社会的历史文化相关的。而学生由于英语历史文化知识的缺失,常简单记忆词汇对应的汉语意义,不能准确把握词汇在不同句子中的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二是对词义概念的外延掌握。英语词汇常常一词多义,一个英语单词往往对应几个汉语词汇,如:log一词,对应的意义有“原木,日志”等;也有一个汉语词汇对应多个英语单词的情况,如

7、“看”,英文对应有: see, watch, read, look 等。由于英语又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所以往往同一个汉语词汇,除了不同的词汇与之相对应外,也有同一词根的不同词性或形态的词汇与之对应,如汉语的“接受”一词便有accept(动词)、accepting(动名词/现在分词)、to accept(不定式)和acceptance(名词)四个不同词性、不同形态的词汇与之对应。因此学生在掌握和使用时常混淆英汉词语搭配。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重点注意词汇的以下意义来帮助学生规避这些负迁移即字面意义,搭配意义和比喻意义。(1).字面义即词汇的基本意义,词汇的其他意义大多由基本意义派生而来。如:tabl

8、e一词,其基本意义是“桌子”,后因与其实物形似的效果而获取了一个新的意义“表格”,继而又衍生出一个与桌子有关的动作行为“提交讨论”。(2).搭配意义是指词汇在于其他词汇搭配使用时所具有的意义。如:put,字面义表示“放”,但其有许多搭配意义,如put up with表示“忍受,容忍”,put off表示“推迟;劝阻”等。(3).比喻义是指在词的原有意义上因比喻而产生的意义。如:gate一词,原义指“门”,但因历史上“水门事件”的原因它又获得一个新的意义,作为词汇的后缀喻指“丑闻”。总之,英汉词义对应关系复杂。英汉语又各有其独特的组词、搭配方式和表达习惯,教师在讲解和带学生练习的时候应多采用例句

9、式对比分析法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写作层面精读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语篇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核心任务就是语法知识系统的有效建立。英语中有的语法现象对中国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如各种时态、分词、从句、虚拟语气等,汉语不存在这些语法现象和规则。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国学生极易忽视这些语法现象,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英汉语法差异主要表现在语序、词语连接方式、句子成分缺省和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负迁移主要以下面的形式出现:(1)英汉语言虽都采用SVO句式,但语序各有其特点。英语中状语位置比较灵活,可在句首、句末或句中。而汉语中状语多位于句首。学生往往套用汉语模式,写出“Yest

10、erday I at home watched TV”之类的汉式英语句子。(2)汉语重意合,词语的连接主要凭借语义、词序逻辑关系和虚词完成,很少使用连接词,句子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呈现“流水型结构”;而英语重形合,词语的连接主要凭借连接词和形态变化实现,句子以主谓语为中心,层层迭加,呈现“树杈型结构”。学生受汉语句法负迁移的影响,常会造成连接词语的误用和垂悬修饰语等。(3)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而英语是主语突出语言。汉语句子一般都有主题,但该主题不一定是句子的主语且汉语允许主题、主语或宾语空缺,但英语一般不允许以上三种成分空缺。学生受汉语习惯的影响,表达中经常出现缺少主语或

11、者宾语,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情况。(4)英语有十余种时态、主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等,其具体的语法功能都通过动词的变形来实现。汉语则不能通过动词变形来体现时态、语态、语气的转换,而必须借助副词和虚词达到变化的目的。英汉语在词形变化方面没有共性,学生容易受汉语干扰而出现语法错误。因此教师在教授语篇的时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来规避负迁移的影响,一是对比分析句子结构。如:讲解 “make宾语带to或不带to的不定式”这一语法结构时,对比讲解句子 “Teacher made me captain of the football team.”与 “He made some candles to give li

12、ght.”告诉学生前一句中made是“使、让”的意思,其后省略to的不定式是补充说明宾语所执行的动作,后一句中的made是“制造”,其后的不定式短语是目的状语,而不是补语。二是归纳总结法,学生在学习“go on to do sth”与“go on doing sth”这一句式时,教师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总结出同类的用法,如stop to do sth与stop doing sth等,让学生比较容易地弄清持续不间断做某事和有间隔的做某事的用法区别。四、结语总之,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负迁移在英语学习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规避方法来减少它的影响。精读课堂是学生学习英

13、语主要的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努力营造英语氛围,让学生“沉浸”于使用英语的环境中,且要通过对英汉语言系统及文化背景差异的对比分析及时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加强典型错误的讲解,避免出现重复错误。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各种英语文章及有关介绍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认识到英汉语言在语言结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克服母语的干扰,培养英语思维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参考文献】1Ellis, R .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3 袁彩虹,郎红琴.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8)4 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2)5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 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 外国语, 2002,(6)【作者简介】李冬花(1980),女,河南淅川人,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翻译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