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110622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4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 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 自给自足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C. 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 农民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在井田制下实行集体耕作,农民称“众”;秦汉时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维护个体小农经济,称农民为“夫

2、”;魏晋时期,地主豪强大庄园经营模式下的农民称“田客、部曲”;宋元时期,租佃关系盛行,农民称“佃客”,因此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导致了农民称谓的变化,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表格中农民的称谓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赋役制度改革体现的是农民承担的服役标准,与称谓无关,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农民的经济地位一直较低,故D项错误。2.“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A. 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3、B. 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C. 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D. 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五行八作”中的“行”、“作”分别指商业和小手工业,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又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场所,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故B正确。宋朝只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A项“工商皆本”错误;C项,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不是东京,故排除;“五行八作”是泛指,不是“只允许”,故D项错误。【点

4、睛】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由材料“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可知宋朝商业繁荣,原因是宋朝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而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3.明朝时期,徽商崛起。不少徽商通过与官府合作演变为特权商人;部分徽商则经营到海外,嘉靖倭患的一些著名首领都是徽商出身;也有相当多的徽商将相当一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土地进行经营。这些现象反映了A. 民间经商的限制大大减少B. 朱元璋的家乡人拥有更多特权C. 商帮的形成加剧商业乱象D. 政治领域对商品经济制约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特权商人”“倭患的一些著名首领都是徽商出身”“徽

5、商将相当一部分资本用于购买土地进行经营”可知,徽商崛起后参与许多的非正当行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民间经商的限制减少,没有体现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经济的限制,故AD项错误。朱元璋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徽商是指徽州(府)籍商人,故B项错误。4.下面为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据此推知,洋务运动名称开办年份停办年份及原因创办人经营方式直隶磁州煤矿1875年1883年(退股)李鸿章官办台湾基隆煤矿1876年1892年(亏损)沈葆桢官办兰州织呢局1879年1882年(经营不善)左宗棠官办福建石竹山铅矿1885年1888年(经费不继)丁枞官督商办云南铜矿1887年1890年(经费不足)唐

6、炯官督商办热河建平金矿1892年1898年(获利极少)徐润官督商办A. 阻碍了经济近代化的进程B. 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C. 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D. 实现了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部分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情况简表”信息可以看到,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或者是亏损、经营不善,或者是经费不继、获利极少,据此判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B 正确;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A错误;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中途停办的洋务企业多是民用工业,材料没有体现侧重于发展近代军工企业,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D错误。5.甲午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

7、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如“金叶牌国货线毯”、“无敌牌国货牙粉”、“顶上国货,金马牌香烟”等。这种现象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企业发展迅速B. 实业救国深入人心C. 政府提倡消费国货D. 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答案】D【解析】【详解】越来越多的民族企业的商业广告在其产品名称前特地加上“国货”二字,是甲午战争以后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的体现,抵制外国货恰恰反映了外国货在华过多,所以是列强经济侵略加深的原因导致,故D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民族企业发展的状况,故A排除;实业救国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政府提倡消费国货,故C排除。6.下表为1913-1948

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1911/19141920增长1936增长1947/1948增长外国资本1021251330004.505717589.54734141635国家资本47807669523.812224547.794200796.72私人资本287415797710.542048448.211614992.05合计1786732579295.169990568.836549923.61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 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主导地位B. 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D. 不同资本发展变化反

9、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1年到1920年、1920-1936年,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48时,民族资本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官僚资本的膨胀、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战争的破坏等;故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C项正确;1948年时国家资本的金额远远高于外国资本,故A项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1948年时国家资本急剧增加,主要和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有关,最终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从1911年到1948年,无论何种资本发展,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

10、除D。7.历史研究者通常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春、夏、秋、冬(如下图),这说明了A.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曲折B. 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没有前途C. 民族资本主义受三座大山的压迫D. 民族资本主义在斗争中求生存【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春、夏、秋、冬,说明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很曲折,故A正确;在半殖民地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前途渺茫,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没有前途,排除B;图片信息无法体现“三座大山的压迫”,排除C;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在斗争中求生存”,排除D。8.由下图可知,当时我国农村我国部分年份粮食产量和粮食收购量的变

11、化柱状图A. 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B. 集市贸易不断发展C. 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D. 经济体制出现变动【答案】C【解析】【详解】图片信息表明,1959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了,但粮食收购量却增加了,结合所学,1958年我国掀起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大跃进,为了大力支援工业化建设,国家增加了粮食收购量,故C正确;图片信息表明,1959年,我国粮食产量下降了,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生产力受到了破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集市贸易情况,排除B;建国以后我国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1978年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变计划经济体制的

12、弊端,发展商品经济,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9.到1959年6月中旬,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基本核算单位),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承包单位)。这表明当时我国A. 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弊端得到了克服B. 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C. 农业集体化的生产方式得到了扩大D. 出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开封专区已将2320个生产大队,分为4554个生产大队”“20648个生产队分为40990个生产队”可知,基本核算单位变多了,承包单位变小了,改变了人民公社体制强调公有化规模大做法,有利于调动生产队生产的积极性,说明我

13、国部分地区认识到人民公社的弊端,故B正确;材料只是部分地区的做法,A项中“克服”表述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承包单位变小了,反映集体化的规模缩小了,C错误;材料反映的承包单位是生产队,并非家庭,故D错误。10.下图为1955年的一幅漫画圆的和扁的,画中字为单干户的孩子说:“看,人家都是圆的,咱们什么都是扁的!”该漫画意在A. 歌颂一五计划的优先战略B. 展示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C. 肯定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D. 批评农业的急躁冒进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3-1956年,农村推行合作化运动,在1955年合作化运动取得较大成绩。材料中“单干户的孩子说”“人家都是圆的”中的“

14、人家”指参加农业合作化的,被称赞。而这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将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显现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故答案为C项。A项,“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农业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农业的急躁冒进是指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排除。【点睛】漫画题中的“看图”,是指对图文结合的理解。大多数高中历史试题中的漫画都是图文结合类的,图是主体,文字起补充和说明作用。但很多时候漫画中的文字(含漫画的标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结合漫画中的文字来“看图”,其要领如下:a.

15、分解标题中的文字信息,对应漫画中的图片信息,确定漫画的主题;b.看图中有无明显表现出夸张、讽刺等意味的信息,结合漫画创作的时间点(或其他提示时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1.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两次调整。这两次调整的共同原因是A. 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B.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需要C.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D. 把农村经济纳入计划经济轨道【答案】B【解析】【详解】左图是实行农业合作化,右图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都是为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实质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故B正确;农民加入合作社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A错误;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早在1956年已经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