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107452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习题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 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习题一、 填空题 1、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指标)主要有 众数 、 中位数 和 均值 。其中 众数 和 中位数 用于测度品质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 均值 用于测度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分布特征。2、标准差是反映 数据离散程度 的最主要指标(测度值)。3、几何平均数是计算 平均比率 和 平均速度 的比较适用的一种方法。4、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不等时,要比较其数据的差异程度大小,需要计算 标准系数 。5、在测定数据分布特征时,如果,则认为数据呈 对称 分布。6、当一组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悬殊较大时,用他们工资的 众数(中位数) 比其算术平均数更能代表全部工人工资的总体水平。

2、二、 选择题单选题:1、 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2) )(1)总量指标和时点总量指标 (2)时点总量指标和时期总量指标(3)时期总量指标和时间指标 (4)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2、某厂1999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了231万元,超额完成( (2) ) (1)5.5% (2)5% (3)115.5% (4) 15.5%3、在同一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变量值)比较大的次数较多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2) )(1) 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 (2)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3)接近次数少的一方 (4)接近哪一方无法判断4、在计算平均数时,权数的意义和作用是不

3、变的,而权数的具体表现( (1) ) (1)可变的 (2)总是各组单位数(2) 总是各组标志总量 (4)总是各组标志值5、1998年某厂甲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20元,乙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540元,1999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甲车间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重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60%,则1999年两车间工人的总平均工资比1998年( (3) ) (1)提高 (2)不变 (3)降低 (4)不能做结论6、在变异指标(离散程度测度值)中,其数值越小,则( (2) )(1)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2)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3)说明变量值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4)

4、说明变量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7、有甲、乙两数列,已知甲数列:;乙数列:根据以上资料可直接判断( (4) )(1)甲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大(2)乙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大(3)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4)不能直接判别三、多选题:1、 某企业计划2000年成本降低率为8%,实际降低了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3)、(5) )(1)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8%=125%(2)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10%/108%=101.85%(3)该企业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0%/92%=97.83%(4)该企业未完成计划任务(5)该企业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2、下列那些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

5、2)、(4) )(1)废品率 (2)平常函件差错率(3)电话机普及率 (4)生产工人占全部职工的比重(5)产值利税率3、 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1)(3) )(1)已知工资总额及工人数求平均工资(2)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3)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4)已知某厂1990到1995年的产值,求平均发展速度4、标志变异指标(离散程度测度值)的主要作用( (1)(3) )(1)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2)可以反映总体单位的均匀性和稳定性(3)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节奏性和均衡性(4)科学地确定必要抽样单位的因素 (5)分析社会经济

6、现象某总体的变动趋势5、加权平均数的大小受下列那些因素的影响( (1)(2)(3) )(1)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2)受各组值大小的影响(3)受各组变量值和频数的共同影响(4)只受各组变量值的影响 三、 简答题1、 在考察数据分布特征时,如何正确的选择集中趋势的测度值。答:首先要根据数类型选择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定类数据选择众数,定序数据选择中位数数或分位数,数值型数据则一般选用均值;此外,对于数值型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进一步选择不同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当数据成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选择均值作为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斜的程度较大时,应选择众数或中位数

7、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2、 述平均指标(集中趋势测度值)与变异指标(离散程度测度值)之间的关系。答: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都是说明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值,其中平均指标说明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而变异指标则说明数据分布特征的离中趋势,两者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联系主要表现为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根据一组数据计算的变异指标大,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差;变异指标小,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大。3、什么是标准差系数?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答:标准差系数又称为离散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均值之比,是测度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计算离散系数主要是为了消除变量值高低和

8、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离散系数主要用于变量值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的数据之间离散程度的对比。 四、 计算题1、某地电信局每月固定收取每部电话16元,用户每拨一次电话安使用时间每分钟0.1元收费。以下是6个用户的时间,计算6个用户本月使用电话的平均时间,使用电话的时间标准差。本月平均每户电话费的标准差。 用户123456使用时间90508010040120 解:(1) 平均时间=(2) 时间标准差=27.69(分钟)(3) 平均电话费=(4) 电话费标准差= =2.77(元)2、 企业60名工人包装某产品的数量资料如下:工人按日包装数量分组(件)工人数4月份五月份400以下400500

9、500600600700700800800以上513181572351220155合计6060试计算4、5月份的劳动生产率,并指出4、5月劳动生产率高低不等的原因。解:(件/人)(件/人)原因:五月份劳动生产率高的工人人数比重较大3、 某管理局所属企业按职工劳动生率高低分组如下: 按劳动生率分组(元/人)X企业数各组总产值(M)5006006007007008008009009001000853218250065000525002550015200计算: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4、甲、乙两局二月份打往美国(单价:15元/分)方向的去话业务收入资料如下: 时段优惠业务收入甲局乙局721点21

10、24点07点-20%40%150002400016200225001800018000 试问哪个局的平均单价高?并说明原因。解: 原因:乙局7-21点之间的业务量相对较多。5、有甲、乙两单位,甲单位的平均工资为950元,标准差为140元。乙单位工资资料如下: 职工按工资分组职工人数(人)7008001008009002009001000400100011002001100以上100合计1000 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比较甲、乙两单位工人平均工资的代表性大小。 解: (元) (元) 因甲乙两单位的平均工资相等,且甲单位的标准差较大。因此乙单位平均工资的代表性较大。6、 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额数据

11、如下(单位:万元) 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众数、中位数;(2)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极差、标准差;(3)计算日销售额分布的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注:上机完成) 7、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如下表: 1997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项目城镇居民农村居民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与服务1942.59520.91316.89179.68232.90448.38358.64185.65890.28109.4185.4162.4553.92148.18233.2334.27合计4185.641617.15 是根据以上资料绘制雷达图,并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注:计算机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