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102966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课标要求,学习探究区,反馈训练区,学习探究区,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表现,历史叙述,答案,自行车,答案,有轨电车,洋务运动,2.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发展速度较快。 (2)多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并行应用。,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1)外因: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控制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投资于交通建设。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2)内因:各个时期的政府为适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大都采取措施发展交通运输业

2、。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及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也推动了近代交通业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动力。,重点精讲,中国近代铁路运输业缓慢发展的原因 (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 (2)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 (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 (4)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缺少资金、技术,重工业发展缓慢。 (5)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重点精讲,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社会近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代中国社会的交通近代化是由内部需求和外部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特殊的中国国情和国际局势决定了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半殖民地性和不平衡性。,名师

3、指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近代中国带来的影响。 (1)进步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2)局限性:最初受制于列强,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精讲,深化探究,探究点1 铁路运输,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

4、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人们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守旧人士反对使用机器动力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目的:解决煤炭运输问题。理由: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答案,答案,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2)材料二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以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和清政府贷款投资为主,中国人自筹自建铁路仅占很小比例。说明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加强,中国铁路修筑权大量丧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5、,答案,(3)从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只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探究点2 水运与航空,材料,答案,轮船招商局,冯如制造的飞机,思考 (1)轮船招商局是由哪个派别创办的?它的创办有何意义?,答案 洋务派创办。意义: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运输的局面。 (2)冯如制造的飞机对中国航空事业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探究点3 近代中国交通的特点及成因,材料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这一时期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小

6、港码头 去东北的船,小火轮船,农民推的独轮车,胶济铁路上的火车,思考 依据图片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答案 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的发展 (1)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 、民信局。 (2)发展: 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 。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 1877年, 在台湾架

7、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历史叙述,答案,驿站,1866,中华邮政,丁日昌,1906,答案,(2)电话 年,电话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 。 3.作用 (1)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2)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882,第一位,易混易

8、错,中国近代社会交通、通讯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给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控制和掠夺中国带来了更多便利。,易混易错,近代中国的邮电通信设施最初是由外国人控制而非中国清政府管理。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电事业蓬勃发展,冲击了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擅自在租界设立邮政业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加快通信建设的步伐,由海关试办邮政。,重点精讲,近代以来通讯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快捷、简便的传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9、及其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 (3)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深化探究,探究点 近代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变化及成因,材料一 政务军务紧急时,还可以通过驿传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赵充国自金城申请军事计划至汉宣帝批复后颁下,往返不过7天,驿递行速达到每天400千米以上。 王子今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而这样的全国运动训练了国民的现代国家共同体意识。 程巍清末电报

10、网与国家统一,答案,思考 (1)近代中国人自办电报始于何时何地?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与古代“驿骑传递”相比,近代电信技术有哪些特点。,答案 19世纪70年代,台湾。 特点: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远,范围广。,答案,(2)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有利于加强国内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有利于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和治理,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了全国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 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返回,课堂小结,反馈训练区,1,2,3,4,5,6,解析答案,1.近代以来,农耕时代

11、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杂志的创办 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 解析 题目中强调传统的粗略时间观念被精确的钟表时间观念替代,A、C两项与时间关系较远,所以可以排除。B、D两项虽然都与时间有关,但是报刊发行时间的精准程度显然要低于交通通信工具,所以选D项。,D,解析答案,1,2,3,4,5,6,2.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A.清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 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 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 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1,

12、2,3,4,5,6,解析 20世纪初,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并存,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并没有消失。 答案 D,解析答案,1,2,3,4,5,6,3.当筑造铁路的权利收回来以后,国人便跃跃欲试了。在民众的呼吁声中,1898年,清政府主持建成了淞沪铁路(下图为当年淞沪铁路公司上海站)。这些资料说明了( ),A.民国成立后,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B.受西方影响,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 C.受西方影响,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民国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1,2,3,4,5,6,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比较关键,淞沪铁路的修建从侧面说明了国人对交通近代化

13、的期盼,从而使中国交通走向近代化,故选B项。 由“1898年”排除A、D两项; 1898年,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 答案 B,解析答案,1,2,3,4,5,6,4.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结合所学判断此项发明应为( ) A.火车 B.电话 C.轮船 D.电报 解析 根据材料“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可以直接得出结论。,B,解析答案,1,2,3,4,5,6,5.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

14、展产生的影响是( )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A. B. C. D. 解析 近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上四个选项均正确。,A,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电报作为近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列强提出了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但遭到清廷婉拒。 材料二 1871年,英国人加快了使电报进入中国的进程,悍然在香港与上海之间铺设了电线。总理衙门对既成事实消极应对,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 材料三 1874年日本侵台战争后,清廷看到了

15、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的害处,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1877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局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所属淮军各营的电报线。,1,2,3,4,5,6,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 解析 可结合材料中“遭到清廷婉拒”“允准铺设水线,仍禁止铺设陆线”“朝野上下主张自行举办电报事业”等信息,概括清政府对电报事业态度的变化历程。 答案 变化历程:由最初的坚决抵制,到后来有条件地接受(或允许西方列强开设电报),再到最后的自主发展。,解析答案,1,2,3,4,5,6,(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可依据材料中“清廷看到了通讯工具落后”等信息,从对中外差距的认识、洋务运动的推动等方面进行概括。 答案 主要原因:列强侵略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李鸿章等洋务派主办洋务运动的直接促进;清政府加强国防事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清政府巩固专制统治的根本需要。,解析答案,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