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01028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选择题方法技巧(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选择题 答题技巧,目录,1,2,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 考前准备,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思维不全,错误连连 三技巧不熟,跌跌撞撞 四心态不稳,前功尽弃,1.掌握历史史实(背)(宏观、微观),2.掌握审题、解题方法技巧,3.精品题目,多练精评,提高训练效率(做),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 常用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5、必然性和偶然性。 6、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7、阶级的观点。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个人(英雄人物)的作用。

2、,9、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辩证(一分为二、片面和全面)的观点。 11、矛盾的观点。 12、发展的观点。,一、高考历史选择题的 题型分析和技巧讲评,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景,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景、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题型一:文字类材料选择题,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 (转折词后面往往是材料强调的重点),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

3、信息。,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注意:浓缩材料找大意,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读,找,联,析,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的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型二:图表类材料选择题,三看,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

4、反映的现象。,看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看表格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2“四注意” 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四注意,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

5、圆缺看大小”,具体操作,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图5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地图、图片类材料题主要以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题型三:地图、图片类材料选择题,四审,审时间和空间,审图

6、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审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三判,备选项,判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判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判定选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对图片、漫画蕴含的信息要准确理解,二补,是要以图补文;,是要以文补图;,对图片和文字,(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34)图6中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B C D,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 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

7、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其特点是: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政治影响”、“本质”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题型四:程度型、限定词型选择题,排除法,排除错误的、不够严密的与题干没有必然联系的选项。,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选项与题干的关系,选取对于题干来说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或更具根本性的选项。,不能“以偏概全”“范围过大”“ 过于间接”等。,注意,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8、!”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题型五:比较型选择题,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明确比较对象,如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33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题型六: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要正确理

9、解概念的含义,如客观、主观、主要、次要、直接原因、间接、历史、根本原因等;,注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谁是因谁是果; 方法:采取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 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 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概念型

10、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和理解阐释能力,要求对历史概念能准确理解,并对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进行把握。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题型七:历史概念型选择题,理解材料或课本上的历史概念进行判断,(2010大纲全国卷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

11、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以及历史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题型八:评价型选择题,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组合型选择题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它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题型九:组合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为否定选择题。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题型十:逆向型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