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1025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江苏省高中地理主题2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八讲 气压带与风带练习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讲气压带与风带一、 单项选择题(2018届南京学测模拟910)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回答12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 甲、乙中必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 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 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 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 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 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 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2018届扬州学测模拟1112)下图中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完成34题。3. 处于同一节气的一组是()A. B

2、. C. D. 4. 图中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 B. 寒冷干燥 C. 炎热干燥 D. 温和湿润(2018届苏州学测模拟910)读下图,回答56题。欧洲部分地区5. 甲岛全年盛行()A. 东北信风 B. 西风 C. 西北风 D. 极地东风6. 乙岛的气候特征表现为()A. 终年温和湿润 B. 雨热同期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 终年高温多雨(2018届连云港学测模拟910)读“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78题。7. P地所处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8. 此时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是()A. 炎热干

3、燥 B. 低温少雨 C. 温和多雨 D. 高温多雨(2018届徐州学测模拟56)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向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向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910题。9. 中,形成原因与其他3个明显不同的是()A. B. C. D. 10. 下列关于图示离岸风和向岸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全年受控制,光热充足 B. 乙地受控制的季节,寒冷干燥C. 丙地草木茂盛的季节,势力强盛 D. 丁岛东侧降水丰富,与密切相关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1. (2018届泰州学测模拟32)无论高空还是近地面,气温低则气压高。()

4、12. (2018届宿迁学测模拟32)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13. (2018届无锡学测模拟3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14. (2018届南京学测模拟35)气压带和风带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15. (2017届常熟学测模拟34)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典型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三、 综合题16. (2018届徐州学测模拟41)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示为北半球的季。此时,地球公转至(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 弧线PMQ为晨昏

5、线,其中表示晨线的是,M点的地方时为时。(3) 此季节,控制甲地的气压带或风带为,乙地盛行风向的成因是。(4) 、两地图示时刻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理由是。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有关。(2) 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3) 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4) 当地草木枯黄时,地的气候特征为。(5) 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越低;靠近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要优于远离发达区的旅游资源。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