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0738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二部分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运输八 2.4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时提升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7南昌模拟)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大分子物质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自由扩散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解析】选D。被细胞胞吞的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也可能是生物个体,如病原体,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属于胞吐,B错误;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C错误;生物大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该过程发生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D正确。2.(2017成都模拟)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

2、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是该实验的最佳材料B.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是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结构基础C.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细胞液D.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质壁分离的速率【解析】选D。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最佳材料,A错误;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结构基础,B错误;质壁分离后,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外界溶液,C错误;原生质层两侧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影响质壁分离的速率,D正确。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

3、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82()A.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B.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C.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D.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解析】选B。由图分析可知,漏斗内液体浓度应该高于外侧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后,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仍会出现高度差,但会小于h;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

4、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也会出现高度差,但不会恢复到h。4.(2017周口模拟)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83A.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B.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甲需要消耗ATP,而乙不需要D.抗体和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均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解析】选C。从题图来看,甲为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乙为物质输出细胞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伴随着膜的变化,故甲表示胞吞、乙表示胞吐,A正确;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无论胞吞还是胞吐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C错误;抗体和神经递质都是由

5、细胞内向细胞外分泌,与乙图中的方式相同,D正确。5.(2017河北三市联考)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中均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溶液之间均用半透膜隔开,一段时间后达到渗透平衡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如图所示,h1h2,在达到平衡后,A、B、C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为()A.A=B=CB.ABCC.ACBD.无法确定【解析】选C。达到渗透平衡后,在单位时间内,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A到B及从B到A扩散的速率相等,由于影响水分子扩散速率的因素有两个,即溶液的浓度差和水柱h1形成的静水压,故A中溶液浓度大于B中溶液浓度。同理可知,C中溶液浓度大于B中溶液浓度,但由于水柱h2形成的静水压比水柱h1形成的静

6、水压小,故可推知A中溶液浓度大于C中溶液浓度。因此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是ACB。【知识总结】两个液面形成高度差时影响水分子扩散的两个因素(1)静水压:有静水压的一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另一侧的速率快于另一侧的水分子进入有静水压的一侧。(2)溶液的浓度:浓度小的一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另一侧的速率快于浓度大的一侧的水分子进入浓度小的一侧。6.(2017郑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84()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B.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C.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处于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

7、出细胞D.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C。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B正确;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处于等渗溶液中,细胞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C错误;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其细胞液的浓度会比较高,所以海带细胞在海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D正确。7.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

8、85()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部分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熟悉质壁分离的实验现象及结论。(2)正确分析对照实验得出NaCl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的作用。【解析】选C。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及对照实验的设计。A项,质壁分离及

9、复原实验证明了成熟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故正确。B项,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体积变小,浓度变大,故正确。NaCl和茉莉酸在该实验中都是自变量,组形成对照,证明NaCl能够引起胡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组形成对照,得出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故C项错误,D项正确。8.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突破口:(1)离子经离子通道进出细胞属于协助扩散。(2)主动运输的特点

10、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D。K+和Na+分别经离子通道排出和进入细胞属于协助扩散;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主动运输。【易错提醒】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并非都是主动运输,在顺浓度梯度情况下,也可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进出细胞,如静息电位产生时K+的外流和动作电位产生时Na+的内流都是协助扩散。9.(2017漳州模拟)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 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 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

11、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86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需要量大,对Ca2+需要量小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解析】选D。由题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需要量不同,A正确;水稻吸收的SiO44-多,对Ca2+吸收少,而番茄吸收的Ca2+较多,对SiO44-吸收少,B正确;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C正确;选

12、项D所表述的内容不能从表中数据得出。10.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够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解析】选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用的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因此不能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细胞液有一定的浓度,因此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细胞会吸水膨胀,但由于植物细胞最外侧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而不会破裂;用一定浓度的KNO3

13、溶液处理细胞后,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由于细胞的快速失水而导致细胞死亡后,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方法技巧】有关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分析(1)从细胞角度分析。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从溶液角度分析。在溶质可跨膜运输的溶液中(如KNO3溶液等)细胞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在溶质不能跨膜运输的溶液中细胞只会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自动复原。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但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不再复原。11.(能力挑战题)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

14、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解析】选C。由甲图可知: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此种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b曲线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先加快,后达到最大,可见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正确;b曲线无论代表协助扩散还是主动运输,载体蛋白的数量都是限制转运速率继续增大的因素,B正确;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

15、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错误;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ATP,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5分)12.(25分)(2017宿州模拟)原尿中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氨基酸。下图一为肾小管壁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287(1)肾小管上皮细胞将从原尿(位于肾小管管腔内)中吸收的氨基酸运输到组织液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_,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_,若肾小管管壁细胞表面运输氨基酸的载体蛋白大量减少,尿量会_(填“增加”或“减少”),请分析原因_。(2)科学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发现了水通道(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严谨地说,水分子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