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100737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预测 第九部分 生物与环境三十二 9.2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课时提升作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泉州模拟)下列属于群落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后的森林B.弃耕的农田C.过度放牧的草地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解析】选D。火灾后的森林、弃耕的农田、过度放牧的草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沙丘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2.(2017宜春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38()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C.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属于捕食关系D

2、.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解析】选C。根据种群密度的定义可知,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统计个体较大和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的丰富度,B正确;太阳鱼遇仔鱼过多时,成鱼会吃掉部分幼鱼,同种生物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C错误;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灌木层逐渐失去优势地位,D正确。【加固训练】(2016皖南联考)比较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属于群落层次的是()年龄结构初生演替空间结构次生演替基因频率食物链信息传递A.B.C.D.【解析】选B。年龄结构和基因频率属于种群层次;食

3、物链和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都属于群落层次。3.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39()A.演替先后顺序:乙丙甲丁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解析】选D。在废弃鱼塘中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所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方法技巧】“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4.(2017衡水模拟)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所发

4、生的演替一样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C.物种多样性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选B。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上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因此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加,但竞争程度主要与资源、空间等有关;由于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

5、获取养分,因此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40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动物种类及数量蚂蚁蚯蚓蜈蚣溪边土壤上午10点很少较多非常多晚上10点少多较多山地土壤上午10点非常多较少较少晚上10点较多少很少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解析】选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错误;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

6、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错误;由表格信息可知,动物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主要是土壤含水量不同,取样的时间也不同,D正确。6.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C。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分层主要取决于植物的分层,与动物的食性和栖息环境有关;在农业生产上要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属于植物垂直结构上

7、的分层现象,但合理密植反映的是同一种群内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C项错误。【知识总结】“高山植被分布”与“群落垂直结构”(1)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分布不同,从低到高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2)高山植被分布不属于群落垂直结构,因为在每一个自然区域地段,均具有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如图所示。7.为了减少某种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害虫的蜘蛛。下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在时期,害虫

8、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解析】选C。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使蜘蛛食物减少的同时也会杀死蜘蛛,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蜘蛛的捕食;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不会减少到零。【易错提醒】捕食竞争(1)捕食曲线是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2)竞争是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竞争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一方灭绝。8.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

9、),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间的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题指南】解题时要以曲线反映的种间关系和投放的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这一信息为突破口。【解析】选C。从曲线变化上可以看出,甲、乙应该为捕食关系,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浮游动物鱼。投放某种鱼的初期,乙和丙因争

10、夺生存空间而存在竞争关系。由于鱼是大量的,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导致生存斗争加剧,鱼类随之也会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9.(2017盐城模拟)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选C。温度是造成山地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生

11、态因素,而森林和海洋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A、D错误,C正确;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为不同地点的植物分布,不属于垂直结构,B错误。1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解析】选D。S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B正确;由题图可知,R

12、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R时和T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群落演替在各时间段均会发生,D错误。11.(能力挑战题)某捕食者与其猎物种群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如果以捕食者数量为x轴、猎物数量为y轴作图,则图形正确的是()【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符合捕食关系的种群波动:猎物增加捕食者增加猎物减少捕食者减少,且捕食者最多时,猎物数量并不是最少,两者数量也不相同,排除了A、B、C,只有图D所示满足这种波动。12.(能力挑战题)如图表示3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a和图b中3个物种的资源利用状况不同,下面

13、是对图a中3个物种与图b中3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B.图a中3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b中3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C.如果资源有限,图a中物种2有被排除的危险,图b中物种3有被排除的危险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竞争激烈程度相等【解析】选A。图a中3个物种所需资源状态重合部分较少,所以种间竞争较为缓和,而每种生物可用资源跨度较小,即可用资源较少,所以种内斗争较为激烈。图b中3个物种所需资源状态重合部分较大,所以种间竞争较为激烈,而每种生物可用资源跨度较大,即可用资源较多,所以种内斗争较为缓和。图a和图b中物种2的资源状态与

14、其他物种重合较多,即竞争较为激烈,被排除的危险性最大。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18分)(2017抚顺联考)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上图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表中所示为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7341刺槐0.1480.7610.8841请根据图及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该群落发展至第

15、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关系。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_现象。(2)在该演替过程中,由于群落的物种数目即_提高,导致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提高。(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解析】(1)分析题图,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次生演替,发展至第3阶段时,丙种群占优势,甲、乙种群占劣势,三个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该群落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数目越来越多,即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则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不断增强。(3)从题表看出,油松和刺槐的物种生态位重叠最大,因此竞争最激烈。答案:(1)次生演替竞争垂直分层(2)物种丰富度抵抗力(3)油松和刺槐【知识总结】群落演替的几点理解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