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100670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初中三年级第26单元第26课_岩浆与变质作用(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第十三章 重点,1、岩浆的演化; 2、变质作用的方式及变质作用的基本 类型。,第一节 岩浆作用,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挥发分的熔融体 岩浆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次为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挥发组分(H2O、CO2、CO、H2S、NH4) 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也不断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岩:岩浆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根据岩浆是侵入地壳之中或是喷出地表,岩浆作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2、相应地,所形成的岩石分别称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或火山岩) 根据SiO2含量,岩浆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酸性岩浆(SiO263) 中性岩浆(5263) 基性岩浆(4552) 超基性岩浆(45),化学成分,矿物成分,颜色,SiO2 降低, Fe,Mg 增高,浅色矿物降低,暗色矿物增高,由 浅 变 深,粘度,密粘 度度 增减 大小,一、喷出作用,(一)火山喷发类型 喷出作用又称为火山作用 按火山活动时间分: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 按火山通道的形状,可分为: 裂隙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或断裂带上升,喷溢出地表。分布于大洋中脊、大陆裂谷,玄界之门小说忘语 玄界之门小说忘语 一

3、代枭雄 黑岩网千日红 一代枭雄 黑岩网千日红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从仙界归来的厨神 圣墟小说辰东 圣墟小说辰东 逆青春小说黑岩 逆青春小说黑岩 ,喷发物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平面上成点状喷发。按照暴炸强度分为猛烈式、宁静式、和递变式,中心式,猛烈式又称培雷式,宁静式又称夏威夷式,(二)喷出作用的产物,1、火山喷出物:气态、液态、固态三种 (1)气态喷出物 气体中以水蒸气为主,含量常达7O以上;此外有CO2、SO2、N2、H2S以及少量CO、H2、HCl、NH3、NH4Cl、HF等。,(2)液态喷出物称为熔浆。熔浆与岩浆的差别在于熔浆挥发分较少。熔浆泠凝后形成的岩石称为熔岩。熔浆分为三类: 基性熔浆

4、(SiO2含量低,挥发组分少,温度高,泠却慢,粘性小,流动快)泠凝后形成颜色较深的玄武岩。基性熔浆水下喷发凝固形成的岩石称枕状熔岩。 酸性熔浆(富含SiO2和挥发组分,K、Na比Fe、Mg含量高,温度较低,泠却快,粘性大,流动慢)泠凝后形成颜色较浅的流纹岩 中性熔浆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泠凝后形成安山岩,(3)固态喷出物由于气体的膨胀力及其所产生的冲击作用,使火山喉管及火山口附近的岩石被炸碎并抛射出来,未冷凝的岩浆呈团块、细滴喷射出来并在空中或落地后凝结为固体,称为火山碎屑物, 可分为:火山弹(块)100mm、火山砂(砾)2100mm、火山灰0.052mm、火山尘0.05mm四种类型,火山碎屑岩:

5、火山碎屑物经堆积、压实、胶结或熔结而形成的岩石。 集块岩:由火山弹(块)胶结形成的岩石。 火山角砾岩:由火山砂、火山砾胶结形成的岩石。 凝灰岩:由火山灰、火山尘胶结形成的岩石。,2、火山锥的类型 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地形呈锥状,称火山锥。 熔岩锥:由熔岩组成的火山锥。 火山碎屑岩锥: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 山锥。 复合锥: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 的火山锥。 火山锥顶部的圆形低洼部位,称火山口。 与火山口相连的岩浆通道,称火山颈或火 山喉管。,二、侵入作用,岩浆侵入地壳中但未喷出地表时称为侵入作用 侵入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浆岩体称为侵入体 侵入体周围的岩石叫围岩 根据岩浆侵入深度的不同,

6、可分为深成侵入作用(深度3km)和浅成侵入作用(3km),相应地,侵入体也分为深成侵入体和浅成侵入体,(一) 深成侵入体,深成侵入体是地下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岩浆岩体,由于形成时的温度和压力均较高,因而岩浆冷凝缓慢,岩石多为全晶质中粗粒结构,岩体规模较大。 常见的类型有两种:岩基、岩株,岩基是侵入体中规模最大的一类,面积大于100km2,最大可达数万平方公里。平面上一般呈长圆形,长数十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宽可达100km以上。 岩基一般为中酸性岩浆冷凝而成,多由粒度较粗成分稳定的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等组成。, 岩株 是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薄弱地带形成的一种侵入岩体,平面上近圆形或不规则状,接触

7、面较陡,规模较大,面积小于100km2。可独立产出, 或与岩基相连,为岩基的顶部突起部分。,(二) 浅成侵人体,是在地下较浅部位(通常为3km以内)形成的侵入岩体。浅成侵入活动接近地表,岩浆冷凝较快。矿物结晶颗粒细小,岩石常为中细粒结构或斑状结构 浅成侵入体的规模一般较小,常见的有岩床、岩盖、岩墙、岩盆,岩床又称岩席,是厚度较小而面积较大的层状侵入体,与其顶、底板围岩平行,接触面平坦,中部稍厚,向边部逐渐变薄以至尖灭 岩盖(岩盘),是上凸下平的穹窿状侵入体。由岩盖中部到边部,其厚度迅速变小而尖灭。岩盖规模一般不大,底部直径约36km,最厚处通常小于1km,地表出露形态常为圆形、椭圆形,岩墙 厚

8、度比较稳定且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厚度一般几十厘米至几十米,长几十米甚至几千米。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岩墙很少单一产出,常常是几十条、几百条有规律地分布,形成岩墙群。岩墙又可称岩脉,岩盆 中央部分厚度大,边缘厚度小,中间微向下凹的盆状侵入体。岩盆是岩浆侵入到岩层之间,其底部因受岩浆的重力而下沉,故中央下凹;或岩浆侵入到构造盆地中形成的,三、岩浆的演化,原始岩浆是由上地幔以及地壳物质局部熔融而产生的最初岩浆。原始岩浆从地壳深处上升,通过各种演化可以派生出种类较多的次生岩浆 原始岩浆的种类总是比较少的,但地壳上分布的岩浆岩却很多,目前,地表见到的岩浆岩不下百余种。这主要是由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岩浆分

9、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一)岩浆的分异作用,岩浆的分异作用:是指成分均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条件下,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分化为若干成分不同的岩浆的过程。 分异方式主要有:熔离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和气态分异作用,熔离分异作用 是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冷却过 程中,主要受重力及温度的影响,分成两种或多种 成分不同的互不混合的岩浆的过程。 这种分异作用是在岩浆结晶之前的液态状况下发 生的,所以又可叫液态分异作用。,结晶分异作用 在岩浆的缓慢冷却过程中,各种组分因熔点温度不一,按照一定顺序先后结晶。在先结晶的矿物中比重大的下沉,轻的上浮,和未结晶的残余岩浆分开。在岩浆冷凝结晶过程中,各

10、种成分按一定顺序结晶从岩浆中逐渐分离出来的过程称结晶分异作用,气态分异作用 分异作用到了最后阶段,分化出来的残余岩浆中含有很多挥发性物质成分。它们的特点是熔点低,挥发分高,化学活泼性强,可以和岩浆中各种金属元素,特别是稀有元素结合成挥发性化合物。当温度和压力减低时,它们便从岩浆中分离出来,集中在岩浆的上部或扩散到围岩的裂隙和空隙中去 在岩浆分异作用的后期,大量挥发性成分从岩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气态分异作用。,(二)同化混染作用,当岩浆侵入到围岩中时,岩浆熔化围岩,使围岩中某些化学成分通过化学反应或直接熔融而加入到岩浆中去,使岩浆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同化混染作用 原始岩浆的种类虽是有限的,但通

11、过岩浆的分异作用和同化混染作用会使其发生复杂变化,它是岩浆岩岩石类型多样性的重要原因,第二节 变质作用,概念:在地下特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有岩石基本上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构造变化而形成新岩石的地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 变质作用的原岩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及变质岩,一、变质作用的因素,1、温度: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主导因素 它可以提供变质作用所需要的能量,使岩石中矿物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促使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结晶作用的进行 温度增高还可使矿物的溶解度加大,使更多的矿物成分进入岩石空隙中的流体内,增强了流体的渗透性、扩散性及化学活

12、动性,促进了变质作用的过程 变质作用的温度范围可由150200oC直到700900,2、压力:压力也是变质作用的重要因素,根据压力的性质可分为静压力和动压力。 静压力又称围压:是由上覆岩石的重量引起的压力,它具有均向性,并且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静压力导致矿物中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距离缩小,促使矿物内部结构改变,形成密度大、体积小的新矿物。 动压力:是由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定向压力。由于动压力只存在于一定的方向上,因而使得岩石在不同方向上产生了压力差。它可以引起矿物的压溶作用,导致原岩发生矿物的重新分异与聚集,造成矿物定向排列;也可以使原岩破碎或产生变形,从而改造了原岩的结构与构造。,3、化学活动性

13、流体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一种具有很大的挥发性和活动性的流体。这种流体的组分以H2O及CO2为主,并包含有多种其它易挥发物质及溶解的矿物成分 可以促使矿物组分的溶解和迁移,引起原岩物质成分的变化; 可作为固体与固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媒介,加快固体与固体之间的物质组分的交换。,二、变质作用的方式,1、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局部)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又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并未形成新矿物。 重结晶作用对原岩的改造主要是使其粒度加大、颗粒相对大小均一化、颗粒外形变得较规则。重结晶作用一般无物质的带入与带出,亦无新矿物的产生。 如:隐晶质的石

14、灰岩经重结晶作用后变成颗粒粗大的大理岩(主要矿物成分均为方解石)。,2、重组合作用: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在原岩总体化学成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挥发分除外),原有矿物或矿物组合转变为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作用。 重组合作用的特点:除水和二氧化碳参与外,一般无物质的带入带出,有新矿物的形成和原矿物的消失。,(1) 同质多相转变:不包含H2O和CO2的释放或吸收的固相之间的变质反应。 红柱石、 蓝晶石 、夕线石(Al2SiO5)之间的转变 (低温低压)(低温高压)(高温高压) 它们的成分相同,但在不同温压下表现为三种不同的矿物(质点排列方式结构发生变化)。 (2)脱水(及水化)反应:原有矿

15、物或矿物组合随温度升高,释放出水而形成另一种矿物的过程。 Al4(Si4O10)(OH)18+4SiO22Al2Si4O10(OH)2+2H2O 高岭石 石英 叶腊石 Al(Si4O10)(OH)2 Al2SiO5 + 3SiO2 + H2O 叶腊石 红柱石 石英 (3)脱碳反应:是指钙质沉积岩随温度升高释放出CO2而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CaCO3+SiO2= CaSiO3+CO2 方解石 石英 硅灰石,3、交代作用:变质过程中,化学活动性流体与固体岩石之间发生的物质置换或交换作用,其结果不仅形成新矿物,而且岩石的总体化学成分发生改变。 如:含 Na+的流体与钾长石发生交代作用而置换出K+,

16、形成新矿物钠长石(斜长石的一种),有物质的带入和带出: Na+ + KAlSiO3O8NaAlSi3O8 + K+ (带入) (钾长石) 钠长石 (带出),三、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 在岩浆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带来的热量(温度)及挥发性流体(化学活动性流体)所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的主要变质因素是温度及化学活动性流体,压力居比较次要的地位。接触变质作用是发生在高温、低压的变质环境之中。,按引起接触变质的主导因素及变质作用方式的不同,接触变质作用可分为: 接触热变质作用 引起接触变质的主导因素是岩浆侵入造成的温度升高,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为重结晶作用和重组合作用,变质作用前后岩石的总体化学成分无显著改变 。如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石英砂岩变成石英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引起变质的因素除温 度以外,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所产生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