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100380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sdiyb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引发对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思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当代医学生培养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反思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培养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进一步提升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具体举措。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

2、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意外性、群体性及对社会危害严重性的特点,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均产生严重影响。2 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必要性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各种传染性疾病带来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2008年1月, 卫生部颁发的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目前的医学现状来看,一方面预防为主的观念较淡薄,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发现、报告和院内感染等各类公共卫生事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观念上、宣传上、预防控制措施的力度上与现实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绝大部分投入于

3、医病治病的教育和研究上,对医学生的公共卫生素养的教育不重视,并且相对较少。在这样的学习背景下,医学生毕业后到了医疗岗位,当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也就难以有“公共卫生素养”来支撑。如2003年春3月24日前,非典流行初期,大量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因抢救非典患者而被感染的病例占全部病例的27.43%。2004年11月以来,我国发现的20余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多数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被耽误了58天后, 才被转送到上级医疗机构诊治。这些事例表明医学教育中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培养承待加强。因此,从预防这类事件的发生到疾病控制,医学教育体系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贯彻落实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

4、)所指出的“医学生不仅要学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还应在疾病的预防、健康观念的推广及公共卫生等领域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 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公共卫生防病业务素质,树立卫生防病新理念,增强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就成了当前医学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任务。3 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的现状3.1 公共卫生事件教育重视不够, 导致医学生公共卫生观念淡薄、敏锐力不强:从2003年SARS发生以来至今,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而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并没有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

5、件的理论教学,只有极少数高校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进行教学,造成医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缺位,所以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医学生往往表现出对这些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进展情况不够重视,对如何预防知晓度不高。很少利用医学知识从医学角度去关注公共卫生事件并对身边的人进行公共卫生知识宣传。基本上属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状。没有肩负起健康促进者和保卫者的使命。3.2 医学生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低: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院正在各医院实习的准医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来看,其应急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生处置的对象不仅是环境和个体病人,还有对公共关系

6、的组织和协调。尤其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医生更重要的是对事件的判断能力,以供行政管理部门决策,同时还要具备对事件的现场指挥能力。2003年, 我国突然遭遇SARS事件,曾经使我国一度措手不及,除去政府、民众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的应急能力严重不足。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认为,在危机的时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能应急、能解决危机的团队。但是,我国的医学院校传统模式上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进行突发事件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的培养,所以往往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不高。因此,在我国进行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吸取欧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合理理念与做法,注重加强医学生应急能力的培养。3.3 缺乏

7、对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 法律是控制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 它从制度上保证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高效性。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因而医学毕业生对卫生法规知识知之甚少。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黄芬等调查表明,仅有约50%即将毕业的医学院校学生知道法定管理传染病的分类,34% 知道传染病报告责任人与时限,20%左右知道疫区及传染病隔离、医学观察和发现传染病后卫生机构可依法采取的措施等传染病防治法的基本知识。4 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具体举措4.1 增强意识,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 将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与应急能力培养相结合:医学院校要充

8、分认识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性,增强开展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公共卫生系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把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教育作为加强应急救治后备队伍快速反应能力的切入点,建立长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学教育机制, 构建公共卫生课程体系,突出应急能力培养,推行综合实验改革,开展应急技术培训和实践教学演练,培养组织指挥协调能力等手段,建将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加强医学生的公共知识实践活动。同时也增强了这些未来的医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4.2 加强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心理学知识的

9、学习4.2.1 加强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学习:针对在校医学生和实习医学生等不同层次、系统及专业类别的实际需要和特点,在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专题培训班、讲座、以问题为基础、报告会、研讨会、应急演练等方式进行,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主要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和法制),重点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预防与应急准备制度、监测与预警制度、应急处置与救援制度、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等。如2003年以来,我国加快了

10、公共卫生立法步伐,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公共卫生行为,促使他们承担起公共卫生责任。引导医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增强本领。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从观念和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使医学生具有公共卫生意识,具备必需的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实现疾病预防与诊治的有机结合。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的基础上,组织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的考核考试。考核考试合格的,按学时记学分,作为年度学习成绩考核的依据之一。在培训后,要加强培训质量评估,确保培训效果。建立长效机制,把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公医学

11、生培训的重要内容长期开展下去。4.2.2 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培养: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人们亲身经历或各种信息干扰,出现情绪上波动,表现出众多异常心理和行为,这些在突发事件中出现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正常的,但仍需要健康教育工作者及时对公众进行解释、指导以及心理问题应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宣传,这样就从客观上要求医学生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并在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用自己的行动进行实践。包括对大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树立健康心理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12、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众都能具有较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就会降低灾难危害程度。因此,广泛开展针对公众的健康教育,使公众正确地了解有关知识,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增强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起到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增强公众理性行为能力。4.2.3 加强应急能力培训:加强医学生流行病学的教学体系改革, 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及时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意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和内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一般程序以及应急处理应注意的具体问题等。4.3 构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素养文化:“思患而预防之” 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至今天,不仅成为我

13、们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还是思想观念的发展,同时也是长期预防医学的实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因此,医学院校要把这种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把“预防为主、防治并举”作为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首先提高思想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变“治病为主”为“防病在先”。通过开展培养公共卫生美德、举办公共卫生知识讲座和竞赛,通过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性网站,其中包含链接卫生部等权威最新信息等、利用电子公告、宣传栏以及标语等等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战胜突发性公共卫生的信心和能够战胜的措施、理由,形成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有组织的为医学生开设公共卫生社区实践活动,让医学生针对公众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咨询业

14、务,为身边的人讲解怎样预防等等, 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不及时就诊造成的传播。在整个校园形成一种文化,让公共卫生素养深入人心,为生命护航。5 小结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已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和某一级政府,而已全球化。某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影响的也绝不仅仅是某一地区或国家的利益,可谓触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加强医学生公共卫生素养,使广大医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和要求,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提高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防御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效能,同时也为未来的医疗机构提供一支具备良好公共卫生素养的医疗队伍打下最见识的基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