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99173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4:工业集聚与分散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工业集聚与扩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业布局的重要原则之一。其理论基础就是“集聚论”与“消聚论”。(一)集聚论 集聚论的主流思想是: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空间集中,可以产生组合效应,从而产生规模经济效益。英国经济学家KJ巴顿(Button)将集聚效益分为十大类:本地市场的潜在规模。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市场经济,城市人口的增长,促使城市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反过来又为当地工业、商业,增加了潜在市场。扩大当地市场比发展外地市场更有利,因为运输费用比较低,从而降低了实际销售费用。集聚扩大了市场需求,使生产者确信自己的商品有足够的市

2、场容量,从而愿意采用较大的、效率较高的机器设备,并把更高层次的技术引进自己的工厂。 集聚有利于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所需要的人口限度。特别是交通运输,如机场设施的设置,铁路干线的配置,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规模。而良好的交通运输,既有利于输出,又有利于输入。某种工业地理上的集中,有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也为成品的推销、运输提供了方便。生产的集聚,引起熟练劳动力的汇集。多种有才能的经营家、企业家的集聚,有利于形成高智力结构。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集聚能经常提供范围更广的设施(如职工学校、产品研究开发机构、设备维修和其它社会服务),这是单个企业所办不到的。工商业者更乐于集

3、中,因为他们可以面对面地打交道,便于知己知彼,确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多种企业的集聚,加强了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家去进行改革、开拓。这10个方面集中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益。即形成相当大的成本优势,使这一区位优于其它区位。正是集聚效益,使城市化、城市大型化以至大城市带的产生成为必然。由于经济效益同经济空间集聚程度呈相关关系,所以城市的经济效益大于农村,大城市的经济效益高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高于小集镇。因此,集聚论不仅主张生产力布局的空间集中性,而且主张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继续扩展。这个理论认为,尽管集聚达到很高程度时,会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同集聚效益比较起来,这些矛盾和问题是

4、相对次要的,而且有了经济基础,矛盾和问题也不难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大城市出现了一些弊病,城市大型化的潮流依然存在的原因。控制大城市,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事实上也控制不住。相反,多搞小城镇是不经济的。因为:企业的分散化,比集聚占用的可耕地多得多,而可耕地是一种稀缺资源;多搞小城镇,降低了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基础设施达不到“门槛效益”,形不成规模经济;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按世界情况,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上时,人们才开始逐渐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化”,也就是逆城市化倾向。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00多美元,城市化水平才20多,还处于城市化的初

5、级阶段,即集中发展大城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强调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也不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集中高度集中分散更高度集中分散,是近代工业布局的一般趋势。美国的制造业最先集中在大西洋沿岸的东北部,并迅速涌现出一批工业城市,使工业集中到饱和状态。从19世纪中叶起,经过两次西迁运动,在中西部五大湖南部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区。接着,东北部和中西部又联结起来,形成为一个工业企业更加集中的北部工业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工业才较大规模地向南方分散。但直到今天,北部工业带还是美国工业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这个工业带,北起缅因州,南到弗吉尼亚州,长不过550公里,大中小城市就有100多个

6、。日本工业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东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四大工业区,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一步集中在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沿岸,即三湾一海地区。尽管6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国家的干预采取了“工业分散化”和“开发地方工业”等措施,力图把工业企业向原有工业区周围和内陆地区分散,但在占全国土地面积22的三湾一海地区仍集中了全国工业产值的80,其中重化工(如钢铁、石油加工、乙烯等)更占全国8595,而南九州、四国南部、本州东北部和北海道的工业仍然稀疏。(二)消聚论 消聚论认为,集聚的确可以产生效益,但集聚并不永远同效益成正相关关系。集聚的节约,不能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因为同时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

7、约: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可能导致因运输、电力、劳力、用地、水源、原材料的短缺而提高生产要素的价格,从而提高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可能引起销售方面的问题,即成品极限运距内的需求趋于饱和,进一步扩张,就要延长成品的运距和追加过多的运输支出。组织管理上的不利。集聚程度越高,区内外的经济技术联系起来越复杂,增加组织、管理特别是决策上的难度,一有重大失误,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就是风险增加。技术上的不利。由于上述限制因素的作用,可能引起贵重设备利用率的降低,企业的运转低于其全部生产能力,从而单位成本提高。这些反集聚的因素,就必然导致消聚的产生。就集聚的集中表现城市规模而论,也不是规模越大越经济。根据有关学

8、者研究,城市规模经济效益的下限是15万人口以上,其上限是100200万人口以下。在15100万人口范围内的城市,基本公用服务成本比1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更便宜,也比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便宜,一般生活条件不致恶化,就业前景良好;1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生活条件较好,但经济效益、就业机会不足;100200万人口的城市,就业情况较好,但生活条件随之恶化,教育、销售网、服务业、市政业务等将出现严重问题;超过200万人口的城市,整个生活条件严重恶化,生活费用高,就业情况紧张,竞争剧烈,污染严重,犯罪率高。虽然职工的实际收入比3060万人口的城市职工高36,但却为高昂的生活费用所抵消。国际劳工组织的一项研

9、究报告,用4个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利弊。这4个指标包括生活条件、就业、收入、生产率。结论认为:有3050万人口的城市最为理想;人口在60万人以下的城市,能为居民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人口超过100万人的城市,生活条件就明显恶化,犯罪率会显著上升;人口达200万人的城市,交通和住房发生拥挤,市政府不得不在公共交通和住房方面大量投资。因此报告建议不要发展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KJ巴顿根据城市市政服务费用的“U形成本曲线”和生产效率的“反U形曲线”的研究说明,在城市扩展初期,市政服务费用是下降的,达到某种最低水平之后,即开始上升;而生产效率在开始时随城市规模扩展而上升,后来曲线变平

10、,最后达到最大的城市规模时,实际上就趋于下降。因此,即使是中等城市,也不宜都扩展为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三)工业集聚与消聚的关系 尽管上述分析的依据不一,但其共同点是,他们都认为城市规模过大是不经济的,过小也不经济,主张把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中等城市中去;有的进一步分析论证中等城市的吸引力有增大的趋势,因为它与许多小城市不一样,它们已具有相当的设施,又不像大多数大城市那样,人口拥挤或污染,城市刑事犯罪情况不如大城市那样严重,而生活费用一般比大城市低,上下班也比较方便。所以在美国,中等城市现在正受到新的注意。在法国的“地区整治计划”中,从1961年开始,采取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的方针,197619

11、80年,进一步改为以发展小城镇为主,鼓励工业向小城镇分散。原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和发展工业过程中,比较重视创造工业分散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到现在,全国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汉堡、慕尼黑和西柏林,多数工业分布在中小城市。工业集中的鲁尔区,其工业也相对分散在该地区内的中小城镇,这个总规模十分庞大的工业区域内,最大的工业中心也只有70多万人。相对说来企业过分集中,大城市膨胀的矛盾在发达国家中是比较小的。笔者认为,集聚与消聚或集中与分散,是相反相成,而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又都不是无限制、无条件的。因此,既不能笼统地否定集中,也不能笼统地否定分散。从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发展看,企业的集中

12、,相应地,大工厂、城市的迅速发展,曾经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迄今为止,多种经济活动集聚的大城市,也仍然是世界各类型国家区域结构的主体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布局进一步展开的前进阵地。但同时,企业布局的过分集中,大城市的过分膨胀,由此而引起的许多“大城市病”,又的的确确是困扰着世界各类型国家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工业由高密度地区向低密度地区的分散,逐步降低经济空间的集聚程度,是许多国家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反过来,为了避免过分集中的弊端,而走向过分分散,也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同样使工业布局难以合理化。中国的实践就是证明。“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相对集中。以“156”项

13、为中心的674项重点新扩建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京冀辽和内地的晋、内蒙古、吉、黑、豫、鄂、川、陕、甘,在这些省市区内,又相对集中于若干工业点成组布局。现在看,效果是好的:沿海老工业区得到了加强,一批新基地较快成长起来,工业总的增长速度较高,工业经济效益也较好。但到“二五”的前3年,在工业布局上,大搞遍地开花,星罗棋布,新铺的大中小摊子数以万计,表面看来,工业点似乎很快就铺开了,但实际上,由于建设条件不具备,大批项目不得不中途下马,许多已花了大量投资的半拉子工程完全报废,设备器材大量破坏和丢失;勉强搞起来的,也大量亏损,靠财政补贴维持生产,最后不得不关停并转,铺开的工业点大批巩固不下来。60

14、年代、70年代初,以及70年代后期的一段时间内,也曾相继出现过工业布局不恰当的大分散,效果也不好。这说明把企业的分散和集中绝对对立起来也是不恰当的。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乡办、村办和城乡合营、城乡个体工业迅猛发展,工业向小城镇、农村扩散,相应地,也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不仅迅速提高了各省市区的工业实力,也大量吸收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了农村的土地压力,也减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大城市的压力,显示了工业分散化的优势。但农村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暴露出许多弱点:企业规模过小,形不成规模效益。村办工业平均企业职工规模仅27人/个,产值规模20.5万元/个,城乡合营工业更分别只有8.9人/个和

15、9万元/个;技术力量薄弱和技术装备水平低。村办工业工程技术人员比重不足2.7,其中中级以上工程技术人员仅占0.3。人均装备固定资产4662元,基本上是手工操作,因而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低,应变能力差。更重要的是,与上述特点相对应的是布局过散,不仅缺乏集聚效益,更难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许多污染型企业,三废处理率极低,甚至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资源型企业,回采率极低,资源浪费严重,或乱采乱伐,破坏资源。“散、小、低”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而必须进行调整。因此,集中与分散,不应互相排斥,而应有机结合。集中里有分散,分散里有集中。日本的企业布置,在高度集中这一基本形态下,

16、就有相当的分散,在一个工业高度集中的工业区域,也可以看到在规模巨大的企业周围,集结着许多中小企业。或者是在一个主体城市的周围,散布着若干小的工业城镇,组成一个以某种工业为主体的规模庞大的工业中心。与法国里昂、英国曼彻斯特并称为欧洲三大纺织中心的意大利的普腊托纺织工业区,就是以该城市为核心,加上周围几座市镇组成的,在总面积7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全国粗纺毛绽的70,织布机的50,纺织工人的40,共拥有中小企业1200家,家庭工业8300家,通过纺织企业家的组织协调,近万家分散的中小企业和家庭工场,形成一个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这种“镶嵌画”式的工业结构,反映了企业布置集中里的分散,分散里的集中。这是集中与分散结合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大分散、小集中”,是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另一种形式。“大分散”,是指在大的空间范围内,如一国、一个大的经济区内,企业的分布应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