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094049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5上海高考历史压轴题小作文集合加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5 历史高考压轴题2010 年37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 。 “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2、。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 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 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25 分)(1 ) “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 分)(2 )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6 分)(3 )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 ”的

3、?(15 分)37 ( 1)答案 1:第八条马关条约 ;第十九条天津条约 。 (4 分)其他答案:(0 分)37 ( 2) 正义的要求(3 分)答案 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3 分)答案 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 (3 分)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答案 2:能进行简单概括(2 分)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答案 3:基本照抄“合约”内容( 1 分)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其他答案: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 (0 分)37 ( 2)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 (15 分)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 ( 13-15 分

4、)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

5、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 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 (3-7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 ;“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 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1-2 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0 分)2011 年:39 工业年代材料一:英国人均

6、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 年)材料二: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 年)1750 年(%) 1830 年(%) 1860 年(%) 1900 年(%)英国 19 95 199 185美国 24 72 236中国 328 298 197 62印度 245 176 86 07材料三: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 年)建丝厂于沪上。丝车仅一百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惟是时女工都无充分训练,工作不良,丝质随劣;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损耗殆尽。光绪十三年后,丝厂事业逐渐发达,

7、丝车自一百部增至九百部。后法国绸商渐知中国除土丝外,亦有机制厂丝可供应用,乃相率电请驻沪洋商就近采办。此项办法始自光绪十九年,迄今三十余年,未尝变更也。问题:(27 分)(1 )材料一体现了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什么特点?(2 分)(2 )你能从材料二中提取到哪些信息?(6 分)(3 )材料三中的丝厂经历了怎样的变迁?(4 分)(4 )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两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看法。 (15 分)39(1)答案 1能发现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征。(2 分)从两次工业革命之同的比较来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答案 2:仅描述曲线的变化情况。(1 分) 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 其

8、他答案。(0 分)39 (2)答案 1: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两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6 分)19 世纪 30 年代前中印产品在世界中所占份额高于英国,到 20 世纪初已落后于英国20 世纪初英美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 2:能在数据之间建立起一组关联,并描述其特征。(3 分)20 世纪初英国产品在世界中所占的份额超过中印,美国在 20 世纪初超越英国答案 3:分别描述各国产品的份额变化情况。(1 分)英美产品在世界产量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中国的份额不断下降其他答案。(0 分)39(3)答案 1:从材料中找到两个变化。(4 分)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产品对外销路

9、逐渐畅通。丝车数量从 100 部增至 900 部;从兜售到采办。答案 2:从材料中找到一个变化。(2 分)工厂规模逐渐扩大其他答案。(0 分)39(4)(15 分)答案 l: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315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工业革命与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工业革命的双重后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

10、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 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 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 分)2012 年:40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 分)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 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

11、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 ,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

12、宣扬什么奥义。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问题:(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4 分)(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6 分)(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 分)40(1)水平 l:基于有效的证据进行准确推断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 15 亿的。 其他答案:错误的推断,或结论与证据不一致,或只有结论没有理由。40(2)水平 l:能全面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来源:学,科,网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

13、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水平 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充分其他答案40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水平 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水平 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水平 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水平 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

14、权威。评分项二:史实水平 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读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立联系。水平 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水平 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 信息水平 4:没有使用文本信息评分项三:论述水平 l:能够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水平 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 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 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 1:叙述成结构水平 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 3:仅能罗列史实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2013 年:40严复笔下的进化论(25 分)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将赫胥黎的作品译成中文发表。以下两栏材料,分别选

15、自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阅读并回答问题。原著直译文在生物界,这种宇宙过程(cosmic process)最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生存斗争,即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这一点而言,也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严复译文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与其所遭值之时与地,及凡周身以外之物力,有其相谋相剂者焉。斯宾塞曰:“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夫物既争存矣,而天又从其争

16、之后而择之,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严复按语一: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斯宾塞者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 ,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动植之事而一贯之,其说尤为精辟宏富。其第一书以发明天演之旨;第二书以天演言生学(生物学) ;第三书以天演言性灵(心理学) ;第四书以天演言群理(社会学) ;第五书乃考道德之本源,明政教之条贯,而以保种进化之公例要术终焉。呜呼!欧洲自有生民以来,无此作也。严复按语二:夫既以群为安利,则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赫胥黎言群理,所以不若斯宾塞之密也。注:赫胥黎、斯宾塞都是 19 世纪英国的著名学者。问题:(1 )严复翻译此书与哪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刺激有关?(2 分)(2 )比较上述材料,概括严复译本(包括按语)与赫胥黎原著的内容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