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92283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源11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最新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命题模型一 以调节为基础考查人体稳态及其维持 1体液与内环境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2下丘脑在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中的作用 (1)图示:,(2)分析 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 a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 b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调节中枢。 水盐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

2、素和肾上腺素;在调节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1(原理应用类)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依赖细胞也能完成 B尿素和CO2从内环境排到外界环境中的途径一般是不同的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解析: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依赖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尿素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到外界环境中,CO2通过呼吸系统排到外界环境,B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

3、白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2(过程示意图类)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下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请分析该体温调节过程图并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注:图中数字116表示神经元,字母表示感受器,其中P、S和H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 A当刺激存在时,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 B若刺激为寒冷,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 C若刺激作用于P,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 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解析:无论刺激是炎热还是寒冷,1为传入神经,则1和7之间传递

4、的永远是兴奋性的冲动,A正确;若刺激为寒冷,应该是促进产热,促进血管收缩,因此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B错误;由图可知,当刺激作用于P(感受器)时,可通过4条反射弧完成体温调节过程,它们分别是171115,1781413,1781416,17111213,C正确;由图可知,H为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也存在于下丘脑中,D正确。,3(坐标图信息类)如图所示,A表示某人剧烈运动2分钟理论所需的氧量,B表示运动及恢复过程的耗氧量。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C,A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有氧呼吸产能多 B在运动过程中血浆中乳酸的含量会增

5、加,原因是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在图中可通过2分钟内实际供氧量少于理论需氧量来说明 C剧烈运动过程中有一半C6H12O6发生以下反应:C6H12O6C3H6O3能量 D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测定血液pH,发现无大的变化,原因是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物质调节pH,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剧烈运动过程需氧量高说明剧烈运动耗能多,有氧呼吸产能比无氧呼吸多,A正确;在运动过程中血浆中乳酸的含量会增多,原因是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在图中可通过2分钟实际供氧量少于理论需氧量来说明,B正确;剧烈运动过程耗氧量大于所需氧量的一半,说明不足一半的C6H12O6发生以下反应:C6H12O6C3H6O3能量,C错误;如果在运动过程

6、中测定血液pH,发现无大的变化,原因是血浆中有多对缓冲物质调节pH,D正确。,对体温调节过程机理解读模糊的补救策略 (1)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增加散热量,减少产热量,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机制如下:外界温度低

7、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也少。当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当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如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继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押题1 (2016福建厦门质检)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胰岛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来调节血糖的浓度 B胰岛素作为信息分子,可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C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

8、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解析:结合题干信息:“胰岛素浓度升高时,GLUT4从细胞内的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胰岛素浓度降低时,GLUT4通过细胞膜内陷重新回到囊泡”,A正确。胰岛素作为信号分子,只能传递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其本身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B错误。GLUT4从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一旦缺少,葡萄糖无法进入细胞内,这是胰岛素无法替代的,D错误。,押题2 (2015四川绵阳二诊)如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表示器官或细胞

9、,表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下丘脑,大脑皮层,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肝脏(细胞),胰岛素,提高垂体细胞代谢速率,(4)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_; 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_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 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

10、加。 (2)分析题图可知B为垂体,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B(垂体)时,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垂体)的效应为: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细胞提高代谢速率。,(3)饥寒交迫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为胰岛A细胞,为胰高血糖素,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在调节血糖方面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的激素为胰岛素。 (4)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的多,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

11、后,人体为保证机体水盐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命题模型二 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考查免疫调节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问题归纳,(1)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缺乏T细胞则几乎无特异性免疫。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既各自具有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即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但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则通过细胞免疫发挥作用。,(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反应,免疫前无,免疫前有,B(T)细胞的增殖分化,记忆B(T) 细胞增殖分化,反应慢、反应弱,反应快、反应强,2.免疫异常相关问题解读 (1)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与免

12、疫缺陷病,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艾滋病,(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 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区别: a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抗原才会发生,体液免疫第

13、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b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过敏反应中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3)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 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1)证明胸腺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切除小鼠的胸腺,细胞免疫全丧失,只保留部分体液免疫。 (2)器官移植:同一个体中不存在免疫排斥,不同个

14、体之间存在免疫排斥。 (3)证明抗体具有专一性 对实验动物(大小、年龄、生长状况相同)同时注射某流感疫苗。 一段时间后,再分别注射不同种的流感病毒,观察其患病情况。,(4)证明血清抗体有治疗作用 从破伤风患者体内获取血清。 选取各方面相同的小鼠等量分成a、b两组。 a组注射血清后再注射破伤风毒素,b组只注射破伤风毒素。 观察两组小鼠生活状况。,D,解析:图中细胞是吞噬细胞,细胞是T细胞,细胞是B细胞,细胞是记忆细胞,细胞是浆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和细胞,A错误。过程、是抗原的呈递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结合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

15、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B细胞的增殖分化大多数需要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及过程共同作用,D正确。,C,A图甲中细胞和均是T细胞,细胞是效应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与细胞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50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解析:据图可知图甲中细胞和均是T细胞,细胞是效应T细胞,A正确;树突状细胞是吞噬细胞,其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是浆细胞,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细胞是效应T细胞,细胞膜上有受体,C错误;图乙是用50g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D正确。,3(表格信息类)春节过后,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于PM2.5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颗粒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研究PM2.5对人体T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细胞,48小时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注: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1)颗粒物入肺会导致吞噬细胞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