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91623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邓朝凤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 中国历史(上)第8课商鞅变法教案字水中学 邓朝凤 【课标要求】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内容,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及意义。2、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现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的文物图片,培养学生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商鞅变法原因,措施,影响以及变法成功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学习分析事物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改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正确对待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改革。了解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改革

2、派和以公子虔和公孙贾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和行为,激发是非分明,爱憎鲜明的情感。通过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所遇到的阻力,培养学生是非分明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需要有所付出的。从商鞅为改革而死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商鞅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 商鞅变法的内容 (2) 商鞅变法的影响2、教学难点(1)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分歧;(2)商鞅变法的某些措施的含义及作用(如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奖励军功与废除贵族特权等)。【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法、

3、启示法。【教学过程】步骤一:组织新课 (暖场、点题)(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好,同学们准备上课了,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战国争雄,知道了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国被称之为“战国七雄”发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大规模的著名战役。其中,长平之战,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多媒体展示上节课图片,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步骤二:导入新课 上课前事先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同时课件上显示这首歌的部分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

4、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营造课堂气氛,以便成功导入“改革”的教学内容) 教师:这首走进新时代的歌曲是为了歌颂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从歌词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带了了哪些好处?(请同学起来回答)学生:言之合理即可。教师:很好,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此我国人民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改革开放富起来”。正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同学能够在环境这么好的教师里面学习。在2000多年前战国也有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大家一起说是什么改革。学生:商鞅变法。(多媒体展示)教师:很好,请同学

5、们翻到课本44页,进入第8课的学习商鞅变法以大众歌曲走进新时代进而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富强的结论,从而导入本课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的改革商鞅变法。大众歌曲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步骤三:新课教学教师:本课商鞅变法分为三个子目。讲商鞅变法的原因是秦孝公求贤;讲商鞅变法内容的是商鞅主持变法;讲商鞅变法的影响的是秦国的变化。(请同学们写在子目前面)一、 秦孝公求贤 (原因) 石斧 青铜农具 战国铁农具教师:(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农具图片)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幅图石斧,它是什么时候的农具。(新石器时期)。第二幅图青铜农具(西周)。第三幅图铁农具(战国)。第三幅铁农具与前两种农具比优越性体现在哪

6、里?(更加锋利,加快劳动效率,有利于农业生产,是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 战国冶铁示意图 教师:从以上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多媒体展示以上图片,请同学起来回答)学生:皮囊鼓风冶铁和铁农具的出现说明战国会冶铁,而且铁器做的工具已经普遍使用青铜牛尊 教师:从这幅图同学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请同学回答)教师:牛的鼻子套了一圈环,说明牛已经被用来干活。 用畜力代替人力,提高了生产 效率。教师:所以,在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下来,并在前面写上根本原因。教师:我们看一下战国地图(多媒体展示)我们可以看

7、到,秦国是处在西部,西部在当时是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的地方,东方各国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城市一样,也有着严重的地域歧视,他们看不起秦国,认为他是一个边远的野蛮国家,就连会盟也很少让其参加。甚至魏国军队还渡过黄河,占领秦国大片土地。所以秦国的落后挨打是其变法的主要原因,请同学们在书上写上主要原因。教师:此时的秦国处在战争不断地战国。被东方各国所歧视,就连领土也不能保全。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他所采取的措施就是改革内政,变法图强)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下来。于是秦孝公在全国发布求贤令,广招人才,商鞅得到消息之后,来到秦国。教师:在战国时期这样一个混乱的时期,各国也都纷纷变法图强,

8、其中变法最为彻底,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因为秦国落后,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富国强兵。因为商鞅想在秦国实现在自己的理想,所以来到了秦国。商鞅的变法主张虽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但是顽固派大臣却极力阻挠,双方在朝廷上进行了唇枪舌战。(多媒体展示舌战图片及材料,提问从商鞅的话中思考秦孝公为什么支持商鞅变法,给学生解释文意)材料:“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学生:因为秦国要想强国利民就必须得变法。教师:所以说变法在此时的秦国是迫在眉睫的,是有必要性的。在得到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便开始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二、 商鞅主持变法(课件列举出变法的条目,教师逐一讲解)教师:我们首先

9、注意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学共同回答)时间:公元前356年 地点:秦国 人物:商鞅 事件:变法教师:首先在经济上1、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看到脚注部分,土地国有历史上称为“井田制”。(展示井田制图片以及材料,提问承认土地私有有什么好处)材料: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小路,边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货志学生: 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还允许买卖。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教师:由于废除土地国有,农民上交的粮食少了,损害了谁的利益?学生:保守派旧贵族(提示之前商鞅舌战的对象)弊端: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2、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10、。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凡是努力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徭役。保证了国家的财源。重,看重,农,农业,抑,抑制,商,商业。重农我们可以理解,为了发展小农经济,保证税收,那么为什么要抑商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教师: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商居四民之末。当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关键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了。有道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如果老百姓弃农经商的话,国家就完了。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是采取的重农抑商的政策。(与当代商人地位较高比较,加深理解)影响:发展农业,保证税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阻碍商业发展。军事上:奖励军功,按军功受爵。其目的是在富

11、国的基础上实现强兵。教师:(展示材料)材料: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归属)籍(公族簿籍)。教师:这段材料的意思就是说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爵位和受特权。很明显,这损害了谁的利益?(学生齐答旧贵族)。所以这一条也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教师:废除了贵族后代享有的特权之后,秦国又是如何选官的呢?(展示材料)材料:有军功者,各(各自)以率(标准)受上(等级)爵。教师: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秦国建立按军功授爵,把爵位分为二十个等级,按军功立爵位,立功一次升一级。大来讲,就是杀一个人,带一个人头回来就升一级,所以敌人的脑袋就叫首级。这条措施把秦国人民的报国热情激活了,他们渴望为国出力,能多当兵,

12、多杀人。因此军队的战斗力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影响)政治上:1、迁都咸阳,推行县制。教师:(展示战国七雄图)咸阳临近渭水,我们之前学过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文明发源都是在大江大河流域,所以秦国迁都咸阳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且咸阳交通便利,更有利于秦国向东发展。教师:(展示材料,并且同学起来回答,这则材料对我们当代社会有什么影响)材料:(商鞅)集小(都)乡邑聚(集合)为县,置令、丞,凡三十县。以上引自史记商君列传教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方面,废分封,推行县制。乡、邑合并为县。县令、县官由谁委任?(国君)没错,国君直接派官吏去治理。大家想一想,分封制和县制相比加强了谁的权力?(国君)加强了国君的权利

13、,也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写在书上影响)教师:我们现在重庆都还有很多县,比如秀山县、酉阳县、武隆县,包括我们的江北区的前生也是称之为江北县。由此可以知道推行县制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影响)2、 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看材料,展示材料)材料:令(下令)民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连坐。不告(举报)奸(违法)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教师:材料的意思就是说为了控制人民,实施严格的户籍制度,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二伍为一什。所谓连坐法,就是在什伍内部如果有一人犯法,则其他人都要治罪.实行这种方法是让大家互相监督,互相举报。如果不

14、举报违法的人就要被腰斩,举报了违法的人与斩敌首级同等赏赐,隐藏违法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我们可以看出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是极为严苛的,轻罪重罚,执法严格。教师:通过户籍和连坐、告奸,农民被纳入政府紧密控制之下。这样做有什么影响?(强化了统治,保证了兵源)那这么做有没有弊端呢?(请同学回答)法律过于严苛,百姓恐慌。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是秦国的百姓,你最赞同商鞅变法的哪一条,为什么?(请同学起来回答,言之合理即可)教师:那同学们,要是你们是秦国的旧贵族,你们怎样看待商鞅变法?学生: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教师:那你们甘心吗?学生:不甘心。教师:没错,不甘心的旧贵族唆使太子犯法,妄图阻止新法的推行,但商鞅

15、怎么做的呢?我们看一下小字部分(严厉执法)。被割掉了鼻子,在脸上刺字。教师:这样严格的执法使旧贵族再不敢公开的破坏新法,新法得以在秦国顺利实施。但在秦孝公死之后,商鞅失去了依靠,不甘心的旧贵族开始了反扑。(展示材料)材料: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商鞅被“车裂”处死。(解释车裂)那么商鞅死后,是否就意味着变法的失败呢?(学生齐答不是)教师:商鞅虽然被处以车裂,但是他指定的新法在秦国已经推行了20多年,使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达到了使秦国富国强兵的目的,所以,商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