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培养计划

上传人:章** 文档编号:110914990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届生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届生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届生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应届生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应届生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届生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届生培养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本科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 (修正)行政人事部2019年6月30日目 录一、培养计划方案说明.3二、培养计划方案概况 3三、2010年本科生具体培养计划 3-10四、附表一2010年本科生第一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安排 11五、附表二2010年本科生第二阶段培训计划安排.12六、附表三2010年本科生第三、四阶段培训计划安排.13七、附表四2010年本科生实习指导人员安排表.14一、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说明为确保2010年度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司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努力抓好毕业生入司导入工作,更好地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稳步成长,行政人事部在总结2010年应届专科毕业生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经

2、研究分析,现提出2010年度应届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具体情况如下:二、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概况方 案 主 题:应届本科毕业生培养计划方案;方 案 目 的:(1)使毕业生快速转换角色与心态,适应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2)使毕业生系统了解公司和生产各部门情况,熟悉公司产品知识与工艺流程以及各岗位操作规范; (3)帮助毕业生改变观念,调整情绪, 解决其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 (4)培养毕业生职业意识,规范毕业生职业行为,加强毕业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毕业生快速成为部门、车间、班组骨干力量。培 养 周 期:2010年7月8日至2011年9月30日(1年3个月);培 养 对 象:应届本科毕业生

3、共计20人;负 责 部 门:行政人事部;参 与 部 门:行政人事部、生技部、生产计划调度室、研发部、质管部、服务部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具体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熟悉公司环境、转变角色与心态(校园人到企业人)入司1个月能独立开机及简单产品调试(企业人到岗位人);入司3个月力争成为组长、副班长,优秀的可成为班长;入司6个月成为生产系统(部门、车间、班组)骨干力量。入司1年内二、培养主线:以入司导入与企业文化培育为主线;培养主线以角色转变与心态调整为重点;培养重点以素质提升与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核心以模块式培训和持续性培训相互穿插进行;培养模式以硬性的专业类知识与软性的情绪、心态类课程相融合;课程设置

4、学习、培训与活动、竞赛相结合;培训方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练相结合。培养形式三、培养对象:公司累计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已确定录用),共计20人(具体人员名单参见附件三:2010届本科生实习指导人员安排表)。四、培训讲师:公司各部门经理、负责人、实习指导老师、内部讲师。五、培训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参观、现场实践、竞赛等形式。六、培养周期(1年3个月):培养定位阶段 (1年)跟踪阶段(3个月)实习培训阶段 (2个月)入司培训阶段(3天)1、第一阶段:入司集中培训阶段(3天):2010年7月12日-2010年7月14日; 2、第二阶段:实习培训阶段(2个月):2010年7月19日-2010年8月31日

5、(晚上);3、第三阶段:行政人事部及各相关领导跟踪阶段(3个月):2010年9月1日-2010年12月31日;4、第四阶段:各相关部室(车间)培养、定位阶段(1年):2010年9月-2011年9月七、培训内容:新进大学生培训内容,计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第一阶段:入司培训阶段培训内容(由行政人事部负责)(1)公司简介(含公司历史、概况、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2)公司规章制度与日常行为规范;(3)公司产品介绍; (4)校园人到企业人角色转换;(5)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提升;(6)往届毕业生个人发展介绍 ;(7)人际沟通与协调;(8)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9)职业形象与礼仪;(10)优秀培

6、训心得总结演讲。具体见附表一2010年本科生第一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其目的:了解公司相关情况,使毕业生转换角色与调整心态,快速适应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转变。2、第二阶段:集中培训与部门实习结合阶段培训内容(由相关部门负责,行政人事部协助)(1)产品认知;(2)前岗位工作认知; (3)新老员工联谊座谈会(4)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5)XX成窗制作与常见产品介绍(6)开停机操作规范(7)如何做好交接班(8)新老员工篮球联谊赛(9)产品质量控制(10)设备基础知识(11)XX组装知识(11)模具基础知识(12)知识与演讲竞赛(13)非正式交流与沟通会议(13) 开发区文艺晚会(14)理论知识考试具体见附

7、表二2010年本科生第二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其目的:了解生产各部门情况,熟悉产品工艺流程与各岗位操作规范。从而快速适应部门与岗位工作。本阶段结束后,将组织进行理论知识考试。3、第三阶段:部门实习阶段培训内容(由相关部门负责、行政人事部跟踪)(1)由相关部门实习老师应对毕业生每10天沟通或座谈一次,对毕业生心理动态进行跟踪;(2)行政人事部每月20号左右组织毕业生工作座谈会,及时了解毕业生实习工作情况;(3)行政人事部每月定期组织一次与新进毕业生进行非正式交流与沟通,关注其生活情况,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目的:帮助毕业生改变观念,调整情绪, 解决其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4、第四阶段:培养跟踪阶段内容(

8、由用人部门与行政人事部负责) 每月进行一次职业素质类或管理基础类课程,具体课程安排见下: (1)生产现场5S管理 (2)跨部门沟通与协调 (3)品质控制与管理 (4)员工职业意识与素养 (5)工艺与作业程序管理 (6)员工情绪控制与压力管理具体见附表三2010年本科生第三、四阶段培训课程计划,目的:旨在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行为,加强毕业生对管理的深入认知,使毕业生快速成为部门、车间、班组骨干力量。八、本科车间实习工作安排不做具体列举:(1)7、8月份各相关车间实习,人工费用工不计入考核,9、10月份减半考核。(2)毕业生实习一个月后,将进行第一次分流,选派两名毕业生到技术服务部门,接受其

9、部门培养;(3)毕业生实习二个月后,将进行第二次分流,为毕业生确定意向部门与岗位,以接受其部门培养。九、培训地点:公司三楼培训室、生产现场。十、培训职责1、行政人事部职责(1)负责新进毕业生的入司报到、入司导入、岗前培训、定岗分配以及实习期的考核与工作表现;(2)负责召开新进毕业生座谈会工作;(3) 负责组织新进毕业生参加知识与演讲竞赛以及相关业余活动;(4)定期与新进毕业生进行非正式交流与沟通,关注其工作与生活情况;(5) 负责新进毕业生之人事培训记录等管理工作。(6)制订各种培训与活动计划并进行费用预算申报;(7) 负责食宿安排(要求宿舍卫生清洁、基本设施齐全);(8)协助各部门制定、执行

10、帮带培养计划并做好相关纪录;(9) 负责跟进新进毕业生入司6个月后将进行基本管理常识的培训。2、各实习部门职责(生技部、生产计划调度室、质管部、研发部、 服务部等)(1)在行政人事部制订的初步实习计划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流程和进度细化实习计划并实施;(2)对实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考核,跟进毕业生提交实习心得,了解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并做好汇总记录;(3)对实习毕业生进行评估,作为未来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依据;3、新进毕业生职责(1)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文化,快速融入企业;(2) 加快转变角色与心态,适应公司和岗位要求;(3)培训与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4)有责任和义务,提出公司改

11、善性的建议与方案;(5)有责任和义务,保守公司一切有关商业与技术秘密;(6)维护公司利益,遵循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7)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以自己的业绩回报企业;(8) 培训期间,如有任何问题,积极向公司领导反映。十一、培训奖惩规定(1)培训期间,无故不参加部门或管理单位安排者,劝退处理;(2)实习期间违反部门规定,由各部门提报人事管理部处罚;(3)三次以上考核不合格者,将延迟试用期一个月,后续视该员表现再决定是否转正或辞退;(4)对于无故缺席,或延交实习总结者,除采取思想教育外,同时列入该员工绩效考核中。十二、培训评估主要采取:分阶段式评估方式进行;第一阶段:由行政人事部对毕业生

12、进行考察与评估(培训心得总结);第二阶段:由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估报告及毕业生工作总结报告(理论考试);第三阶段: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由公司高层、行政人事部、用人部门和毕业生进行交流,总结部门实习的成果(工作总结);第四阶段:公司密切关注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对其展开多维度的了解,做出准确评估(月度考核)。具体考核评估方式有:口试+笔试+工作总结+实践操作+座谈会+竞赛演讲。并延用四级评估方式,对毕业生进行后期追踪、访谈,了解其成长满意度以及离职率,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反馈、改善。十三、相关附件序 号附 件 名 称备 注附表一2010年本科生第一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安排附表二2010年本科生第二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安排附表三2010年本科生第三、四阶段培训课程计划安排附表四2010年本科生生实习指导人员安排表 行政人事部 2010-6-30-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