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885856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3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课件 湘教版必修1(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必修1,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第四章,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理解不同时期自然资源的利用特点及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一、自然资源概述 基础梳理 1概念 存在于_,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_与_的总称。 2属性 具有_、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_等特点。,自然界,物质,能量,有限性,社会性,3分类 (1)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_

2、资源、水资源、_资源、生物资源等。 (2)按资源再生的性质:_和非可再生资源。 归纳提升 (1)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气候,土地,可再生资源,特别提醒: (1)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 判断某些物质和能量是不是自然资源,必须抓住两个标准: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人们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经过人们加工的物质和能量不能称为自然资源。社会属性。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才能称为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人们还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

3、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从各种角度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特别提醒: (1)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的相对性 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相对的。列表分析如下:,(2)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都有规律可循,可再生资源的形成受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一般具有地带性规律,非可再生资源具有地质规律,如沉积盆地多煤、石油资源,岩浆活动处多有色金属资源。 (3)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不之尽、用之不竭”的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资源的再生速度,或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就会造成资源短缺。,新浪网2013年2月8日消息 随着市场

4、需求的变化,预计201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约为7.7亿吨,增长约4000多万吨。澳洲和南美洲仍将是主要进口地。结合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从自然资源的自我再生性质来看,与铁矿石属于同一种自然资源的是( ) A天然气 B水资源 C森林 D钢材,典例剖析,(2)巴西和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丰富,这反映了自然资源特点的( ) A联系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分布的不均衡性 D利用的发展性 解析:第(1)题,从自我再生性质来看,铁矿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天然气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钢材不属于自然资源;水资源与森林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第(2)题,世界上一些地区铁矿石资源丰富,一些地区铁矿石资源贫乏

5、,这说明铁矿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均匀。 答案:(1)A (2)C,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1)(2)题。,(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解析:第(1)题,我国稀土资源储

6、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下降,说明存在过度开采问题。第(2)题,在稀土开发利用上,禁止过度开采,并减少低附加值的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答案:(1)C (2)A,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基础梳理,18世纪,60,煤炭,可再生能源,木柴,煤炭,石油,蒸汽机,内燃机,生产力发展,合作探究 读教材P102图426“能源结构的转变”,探究以下问题: (1)在1850年到1900年间,木柴和煤炭的能源地位是如何变化的?_。 (2)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比重超过生物能源是在什么时间?这种变化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_。 (3)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如何?_。 提示:(1)木柴的能源地位一直下

7、降,煤炭的能源地位一直上升。(2)19世纪80年代。工业革命。(3)以化石能源为主(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为主),能源消费构成趋向多样化。,归纳提升 (1)不同时期煤炭的地位 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扩大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期,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3)能源消费结构与化石能源的含义 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供给消费的各类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统称为化石能源,又称化石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燃烧产生大量的CO2和其他废气等。 (2)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8、,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日常生活中,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批量生产,风力发电的日益普及,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千家万户所有这些变化说明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你能解释其原因吗? 化石能源数量有限,且随着大量开采,储量日趋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导致污染严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清洁、污染小。,(2013上海高考)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

9、结构表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完成第(1)(2)题。,典例剖析,(1)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基本特征是( ) 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 B C D,(2)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解析:第(1)题,从表格的信息可以看到,煤炭的消费比例一直在80%以上,且不断地增长,故正确;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例下降,但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实际上,石油、天

10、然气的消费量是上升的;石油下降的幅度不到一半,而天然气下降了一半,所以石油的消费量增幅是高于天然气的。第(2)题,从单位GDP的能耗图中可以看到,单位能耗一直在下降,故排除选项B、C;流动人口和GDP能耗没有关系;所以只能是经济发展促使能源需求增长的结果,故选项D正确。 答案:(1)C (2)D,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风能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读“陆地与海上风速统计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为了有效利用风能发电,应使安装发电装置的风塔高度( ) A海洋上高于陆地 B陆地上高于海洋 C海洋上和陆地上相同 D据图无法判断,(2)有关海上和陆地风速叙述正确的是( ) A风速差距由

11、地(海)面向高空增大 B风速差距由地(海)面向高空减小 C陆地风速较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D海上风速较大是海浪的推波助澜作用 解析:第(1)题,读图知B项正确。第(2)题,陆地风速较小是地物阻力造成的。 答案:(1)B (2)C,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梳理 1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_、质量、_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_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数量,分布,历史发展阶段,2阶段特征,自然资源,工业布局,石油工业,有色金属,迅速上升,归纳提升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如下表所示:,特别提醒: (

12、1)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各不相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利用深度逐步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人类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面临枯竭。如果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将会持续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能量;反之,如果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现象。,(3)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用图表示如下:,(2014山东临沂一模)读“300多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

13、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1)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 (2)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耕地和牧场面积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减少,说明人类活动增强,故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第(2)题,森林和草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此类用地减少必然会加剧水土流失、引起旱涝灾害。 答案:(1)B (2)D,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日能源消耗量(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读图回答(

14、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主要消耗一种能源 D人均能源消耗的增长促进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2)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部分属于( )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A B C D,解析: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现代人类消耗的能源大多是化石燃料,它们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属非可再生资源。 答案:(1)D (2)B,一、单项选择题 (2014北京西城二模)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

15、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12题。,1据图(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两种水资源都来自大气降水,所以来源相同;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应包含了绿水和蓝水。 答案:A,2绿水(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解析:绿水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大气,而大气能吸收地面辐射,故绿水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蓝水直接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过程,而对地表形态有塑造作用,湿润地区的农业发展主要是依赖地表水(即蓝水)。 答案:C,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促进煤炭开采业的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