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867568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是什么?(基本内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1、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文化)(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2、的影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比如:“法治、诚信”与经济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与政治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增强国家的软实力)。(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对个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能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作用):能够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关系)(1)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民族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2)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 (3)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

4、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4)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性工程。(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魂”,有了这个“魂”,文化建设就有了精

5、神价值的支撑。(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有利于促进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社会文明建设,提高我国国的综合国力。2、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4、有利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根本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5、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6、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

6、建设,立德树人,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综合(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如何培育和践行?(怎么办?)1、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力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3、要利用现代科技,打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广泛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开展丰富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5、公民个人:(1)要

7、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积极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做到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三层关系: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关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依法治国关系(德治与法治统一)。各地二模典型试题1、每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都离不开价值追求的指引;每段砥砺奋进的征程,都有相应精神力量的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在人的心里搞建设,久久为功,弛而不息。倡导优良家风,使其成为推进社会主

8、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培育乡贤文化,重构乡村本土文化,敦厚民心民风,激励向上向善。重视传统节日,让其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情感节、仁爱节、文明节,彰显了节日文化内涵,树立了节日新风。八项规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打虎拍蝇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国家公祭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时代楷模发布、感动中国人物表彰,身边好人寻找最美无数道德灯塔在全国挺立,照亮了整个社会的价值星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

9、、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同频共振。(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是怎样“在人的心里搞建设”的。(10分)参考答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文化养料。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营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价值认同感。(每点2分,答出5点即可

10、。考生如答出发展先进文化,奏响文化主旋律等答案,亦可酌情给分)(3)结合实际,请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朗朗上口),并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指出其哲学依据。(要求不能重复某一个观点)。(6分)答案示例:标语:知行统一,行胜于言。依据: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或坚持实践的观点)标语:文明养成,从小做起。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标语1分,哲学依据2分。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材料一:中国慈善伦理思想有着深远的文化血脉,内容丰富。儒家以仁义为基础,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家以慈善积德为核心,认为“积德累

11、功,慈心于物” “乐以养人,周穷救急”等;墨家以兼爱为核心。当今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乐善好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然而,火热的爱心也时常遭遇现实尴尬从求助真伪难辨、善款成“糊涂账”到慈善组织饱受质疑,一些不规范的慈善行为将慈善演化为“名利场”,鱼龙混杂,不仅损毁了慈善事业的声誉,还挫伤了社会爱心。发展慈善事业有待与法同行。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了慈善法。慈善法立足国情,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发展了中国慈善伦理,在慈善伦理规范体系中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慈善法把慈善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使法治精神引领、规范、促进中

12、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法治精神能够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12分)参考答案:法治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可以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美德的健康发展。法治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引领、规范人们参与慈善活动。有利于人们在遵守公民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释放更多向善的力量,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利于社会成员在义行善举中不断提升道德力量

1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善行更好地从“他律”走向“自律”,提升行善境界。(2)慈善法体现了慈善文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12分)参考答案:慈善法坚持中国慈善伦理思想与现代法治文明的统一。(2分)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承接了中国慈善伦理思想的文化血脉,汲取了其丰厚滋养。(4分)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注入法治的理念、平等的精神,强化了友善的价值追求,丰富了慈善文化的内涵;(2分)它立足国情,把优秀传统慈善伦理思想法制化,创新了慈善文化的形式;(2分)拓展了慈善活动的范围,为践行慈善文化提供了新途径。(2分)3、材料:20

14、15年9月2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传承英雄精神,需要弘扬抗战精神。近年来,出现了百团大战、根据地、东方战场、黄河在咆哮、1937南京记忆等一大批有神、有骨、有肉、有心的优秀之作。这些优秀作品的创作,能找准题材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此同时,有些抗日剧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剧情被观众诟病不已,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抗日神剧

15、的特点可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1)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优秀抗战影视作品的作用。(10分)(2)请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抗日神剧”的错误。(12分)(3)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就弘扬抗战精神拟定两条宣传标语。(4分)(1)优秀抗战影视作品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每点3分)(2)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抗日剧应该根据抗战史改编,“抗日神剧” 中夸张、雷人的虚构剧情没有尊重历史事实,没有尊重实际。对个别英雄人物的神化,否定了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4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抗日神剧”一旦被观众信以为真,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不论是对历史的看法还是对战争的认识。(4分)(3)答案示例: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树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