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859721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总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配套课件新人教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2019备考】 最新考纲: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频数: 难度:),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构成物质的微粒 原子:原子是_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分子:分子是_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离子是

2、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之分。,化学变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元素,单质,2.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把握物质分类的3个“误区”,(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

3、)误认为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就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1.教材知识探究,答案 (1)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水除外)。 (2)H3PO2NaOH=NaH2PO2H2O 碱,2.(RJ必修1P421改编)现有下列4组物质:,A.CaO、NO、CO2、Al2O3 B.H2、Cl2、N2、Cu C.O2、Fe、Cu、Zn D.HCl、H2O、H2SO4、HNO3 (1)填写下表空白。,(2)若(1)表中的4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答案 (1)CO2 Cu O2 H2O (2)2CuO2CO2H2O=Cu2(OH)2CO3,3.(溯源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2017课标全国,7)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 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2)(2014天津理综)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 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 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答案 探源:本考题源于RJ必修1 P25“树状分类举例”及拓展,考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根据不同的标准判断物质分

5、类的方法。,题组一 传统文化中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1.神农本草经说:“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 ),A.氯化物 B.合金 C.硫化物 D.氧化物 解析 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 答案 D,2.(2017山东重点中学第一次调研,1)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A.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瓦”,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

6、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 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D,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 (2)CO2和N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酸,故二者都是酸性氧化物( ) (3)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 (4)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 (5)SiO2既能和

7、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 答案 (1) (2) (3) (4) (5),题组二 正确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依据正确的是( ),A.酸:电离时是否产生氢离子 B.胶体: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C.强电解质:溶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 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解析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物质是酸,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A项错误;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在109m107m之间,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错;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8、,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 C,5.(2018济南一中质检)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C.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解析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它是金属氧化物,选项A错误;B.同种化合价可以对应多种氧化物,如4价的氮元素,对应的氧化物有NO2和N2O4两种氧化物,选项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利用丁达尔效应能区分溶液和胶体,云和雾均为胶体,故可以产生丁

9、达尔效应,选项C正确;D.某些金属元素也能形成含氧酸和含氧酸盐,如HAlO2和NaAlO2、HMnO4和KMnO4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答案 C,【规律方法】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方法,常见混合物: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频数: 难度:),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宏观角度 物理变化没有_生成,化学变化有_生成。 (2)微观角度 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的断裂和_的形成。只有化学

10、键断裂而没有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新物质,新物质,旧化学键,新化学键,(3)二者关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般没有化学变化。 (4)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 图示,应用下列用途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 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 a.用铝箔包装物品 b.NaHCO3作为食品工业的膨松剂 c.浓氨水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d.SO2漂白纸浆 e.液态丙烷作制冷剂,ae,bcd,2.化学反应的分类,1.(RJ选修1P25)“实践活动”总结与拓展训练,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反应过程 (1)金属盐盐金属 _ (2)金属酸盐氢气 _ (3)金

11、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Ca_CaCl2 (4)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SSO2_,(5)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_ (6)碱盐碱盐 _ (7)酸盐酸盐 _ (8)盐盐盐盐 _,答案 (1)ZnCuCl2=ZnCl2Cu (2)FeH2SO4=FeSO4H2 (3)CaO Ca(OH)2 (4)H2SO3 CaSO3 (5)CaOSO3=CaSO4 (6)2NaOHCuCl2=Cu(OH)22NaCl (7)H2SO4BaCl2=BaSO42HCl (8)NaClAgNO3=NaNO3AgCl2,2.(溯源题)(2016四川理综,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1)

12、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2)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3)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4)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 (2) 探源:本题源于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衔接知识点,借助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物质变化特点。,题组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2)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3)用铂丝蘸取Na2SO4、Na2CO3、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4)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 (5)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 (6)从海水中

13、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 (7)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2.(2017郑州模拟)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解析 A项,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和冷却NO2气体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前

14、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不符合题意;C项,木炭吸附NO2气体是物理变化,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且均有颜色变化,符合题意;D项,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和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均为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实现,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实现,B项正确;“地沟油”的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答案 C,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