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77059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东亚南亚文明.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2 课,东亚南亚文明,高句丽古迹,高句丽壁画,一、朝 鲜,高句丽,百 济,新 罗,新罗,(前三国),(676年),后高句丽,后百济,新 罗,(后三国),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新罗的金冠和耳环,一、朝 鲜,新罗,(676年),后高句丽,后百济,新 罗,(后三国),新罗统一朝鲜半岛,高丽王朝,936年统一,高丽青瓷,高丽王朝,936年统一,李 朝,1392年改国号为朝鲜,一、朝 鲜,朝鲜国第1代国王李成桂,壬辰卫国战争,1592年,日本将领丰臣秀吉率军侵入朝鲜。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装备了当是世界上第一流的龟形船,给敌军以沉重打击。,描绘日军在釜山登陆情形的朝鲜画卷 釜山镇殉节图(原作成于1709

2、年;此图重绘于1760年),朝鲜抗击日本丰臣政权攻击的龟船,朝鲜之役绘图中明朝军船上的连弩,语言文字,第四代国王世宗创立了朝鲜民族的文字训民正音。但在官方仍然普遍使用汉字。,收于喜方寺版月印释谱中的训民正音谚解(1568年),美食,二、日 本,邪马台国: (200400年) 据三国志记载,邪马台国多次遣使洛阳, 接受魏王册封。,二、日 本,大和统一日本,5世纪,明仁天皇,神武天皇像 白山神社,二、日 本,2、大和统一日本,5世纪,3、日本大化革新,(1)主要内容,A、土地收归国家所有,实行班田收授法。,B、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2)意义,大化革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646年,4、武士集团,(1)幕府,(2)武士道,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1192年1333年,1338年1573年,1600年1868年,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的道德规范以及哲学。如同欧洲中世纪出现的骑士精神,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只有通过履行这些美德,一个武士才能够保持其荣誉,丧失了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自杀。,武士的庄园,平安时代武士首领源赖朝像,日本武士穿的盔甲,切腹自杀,3、武士集团,(1)幕府,(2)武士道,4、日本文化,中日文化交流,二、日 本,1、大和统一日本,5世纪,2、日本大化革新,646年,7世纪以后,日本有

4、计划派遣使臣和留学生,阿倍仲麻呂,平城京(今奈良)街道图,平城京(奈良)遗址,唐招提寺,是日本律宗的总本山。位于奈良县奈良市五条町。是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盛唐建筑风格寺院,所以被称为中日友谊的寺院。已被列入日本国宝,并于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干漆鉴真和尚坐像,鉴真(688年763年)在754年东渡日本,到平城京受到欢迎以后,759年开始建造此寺,大约于770年竣工。,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1001年至1008年) “物语”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学体裁。 以日本平安

5、时代为背景。故事的主角为天皇桐壶帝之子,因天皇不希望他卷入宫廷斗争,因此将他降为臣籍,赐姓源氏;又因其予人光明灿烂之感,故美称为光源氏。 故事围绕着他和一系列女子的爱情展开,源氏物语絵巻五衣唐衣裳,皇太子明仁亲王结婚仪-黄丹衣、一位五衣唐衣裳,奈良时代模仿唐朝襦裙、披帛的女服,汉服和和服比较,茶道,相 扑,角 抵,各抒己见,你能举例谈谈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吗?,三、印 度,13世纪,伊斯兰教势力控制了北部印度地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15261857年),16世纪初,蒙古族后裔巴布尔趁印度分裂之际,几经征战,于1526年建立了莫卧儿帝国,泰姬陵是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它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他的第三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兴建的陵墓。泰姬陵被广泛认为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珍宝和世界遗产中被广泛赞美的杰作之一”,1764年,莫卧尔皇帝向英国东印度公司投降,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