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0769687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姓名:李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康建民 2009-06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1 - 摘 要 庆阳婚丧唢呐是庆阳地区民间颇为盛行的一种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 其音乐旋律高亢中不失婉转,其表现风格激昂中略显悲楚,体现出浓郁的黄土音 乐文化特色。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发展和承继过程中,庆阳婚丧唢呐已经发展成为 具有自身独特的曲牌体系,具有庞大的演奏人员,具有独特的演奏技法,具有浓 郁的地域特征及民俗性特点的一个独立的乐种。 庆阳婚丧唢呐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其高亢婉转的旋律音调, 不仅仅在于其

2、丰富的乐队配置,不仅仅在于其繁杂的演奏技巧,将音乐活动与民俗活动的紧密 结合,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具有音乐性与民俗性的双重性质。使得庆阳婚丧唢呐艺 术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运用音乐学、民俗学的分析方法对庆阳婚丧唢呐进行分析,通过对旋律 旋法、曲式结构、节奏节拍、复调织体、乐队配制、演奏技法、曲牌名称、花音、 苦音等因素对庆阳婚丧唢呐的音乐本体进行了分析, 对庆阳婚丧唢呐的历史渊源 进行了考证,对庆阳婚丧唢呐的社会文化功能及民俗性特征进行了阐述,对庆阳 婚丧唢呐著名的艺人进行了介绍, 对庆阳婚丧唢呐在省内外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 结。 关键词:庆阳婚丧唢呐; 音乐特征; 民俗特征; 婚丧仪程; 硕

3、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2 - Abstract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is Qing yang region civil very widely accepted of a kind with the sonar for the lord play music a promote of machine joy, dont lose in its music melody Stimulated tactfully, in the its performance style infuriation slightly sad,

4、the body appears heavy cultural special features of loess music Celebrate. the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in as long as more than 400 years of the development with inherit the process have already developped to become having an oneself a special song card system, have to hugely give musical p

5、erformance a personnel, have to specially give musical performance a skill, have the happy kind of an independence of heavy region characteristic and folk sex characteristics.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this text usage musicology, ethnology adjusts sex, song type structure, music band through a make ex

6、change type to prepare, give musical performance a skill, song card name towards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to carry on analyze, , bitter sound flower sound etc. factor to celebrate the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of the music essence carried on analysis, carry on to research towards ce

7、lebrating the history origin that the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to celebrate social cultural function and folk sex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to carry on elaborate. Keyword: Qing yang Marry and funeral Sonar Music characteristic Folk characteristic Marriage fu

8、neral instrument a distance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41 - 图谱例索引 图谱例索引 谱例 1:大摆队(一)11 谱例 2:小开门(一)12 谱例 3:哭长城13 谱例 4:大摆队(二)14 谱例 5:音区、音域表15 谱例 6:南香祭灵16 谱例 7:小开门(二)18 谱例 8:小开门(三)20 谱例 9:欢音调21 谱例 10:苦音调21 谱例 11:哭担水22 谱例 12:九连环、茉莉花23 谱例 13:哭长城24 谱例 14:大摆队(三)27 谱例 15:坐宫28 谱例 16:点纸29 谱例 17:辞朝29 谱例 18:终南山30

9、谱例 19:银纽丝31 谱例 20:小开门(四)32 谱例 21:小放牛32 谱例 22:相亲33 图 1:庆阳婚丧唢呐调式、调性统计表11 图 2:请官乐队及孝子队形图28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3 - 绪 论 绪 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位于甘肃省东部的庆阳地区,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黄土 层堆积最厚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纯朴善良、能歌善奏。早在 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便有了有关庆阳先民音乐活动的记载。如今我们熟知的军 民大生产 、 锈金匾 、 高楼万丈平地起等民歌也出自庆阳地区。 流行于庆阳地区的以唢呐为主奏乐器

10、的鼓吹乐, 在四百多年以前的明代就有 记载,由于其音乐活动是伴随着民间婚丧、嫁娶等活动而进行的,因而称之为庆 阳婚丧唢呐。庆阳婚丧唢呐虽历经数百年来历史朝代的变迁、人们文化意识形态 的更迭,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至今,并已发展成为 具有自身独特的曲牌体系,具有庞大的演奏人员,具有独特的演奏技法,具有浓 郁的地域特征及民俗性特点的一个独立的乐种。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庆阳婚 丧唢呐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庆阳婚丧唢呐以其高亢激昂的旋律 音调,婉转悲情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浓郁的黄土音乐文化特色。庆阳婚丧唢呐与当 地民间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的结合,使其成为庆阳地区

11、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因而庆阳婚丧唢呐具有音乐性与民俗性的双重艺术特色。从文化感 情上讲, 笔者身为庆阳人, 从小接触到这种艺术形式, 对其有着很深的本土感情, 另外,本人曾作为庆阳婚丧唢呐班社中的一员,多次参与乐队演奏和民间风俗仪 程,对庆阳婚丧唢呐的音乐形态,对庆阳地区民间民俗仪程有比较深的了解。对 于庆阳婚丧唢呐音乐本身的喜好和对庆阳民间民俗活动的浓厚兴趣是撰写本文 的一个原因。 (二) 、选题的意义 1、 庆阳婚丧唢呐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当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被不断 推向“边缘”化的严峻形式下,庆阳婚丧唢呐音乐却展现出其广泛的流传性和强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

12、化研究- - 4 - 大的生命力,由于其形态完整,流传面广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系 统、全面地分析、研究庆阳婚丧唢呐音乐,对于我们了解庆阳婚丧唢呐音乐这一 民间艺术形式,传承和保护这一艺术形式有着积极的作用。 2、运用专业的作曲理论技术对庆阳婚丧唢呐音乐本体进行分析研究,我们 能够更加深刻的把握庆阳婚丧唢呐音乐艺术的特征, 我们也可以运用作曲理论技 术来充实、完善这一艺术形式。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形式。 3、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贯穿了庆阳民间婚庆、丧葬活动的各个仪程中,是集 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因此,对庆阳婚丧唢呐的研究对于揭示庆阳地区 民俗文化、社会文化有着现实意

13、义。 4、 目前,对庆阳婚丧唢呐音乐的研究还不深、不全,多为介绍性的、概括 性的描述,因而对庆阳婚丧唢呐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一) 、研究方法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方法结合历史文献研究 法。坚持深入田野,通过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对于庆阳婚丧唢 呐音乐本体的研究和庆阳民间民俗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采用历史文献 法,查阅了大量的县志、地方志及相关研究著作,结合田野调查,对庆阳婚丧唢 呐音乐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外,还运用了比较分 析,描述阐释等研究方法。 (二) 、田野调查 在田野调查中,主要采用了

14、参与观察、访谈与调查访问等方式,并利用现代 化的仪器设备如数码相机、录音笔、摄像机等,拍摄记录了庆阳婚丧唢呐音乐活 动和庆阳民间民俗活动。本人分别于 2007 年 8 月 13 日至 8 月 15 日、2008 年 3 月 9 日至 3 月 15 日、2008 年 12 月 18 至 12 月 20 日三赴庆阳,随合水县吉岘乡 王家班、西峰区彭原乡吴家班,对庆阳婚丧唢呐用乐情况、红白事风俗仪程进行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5 - 调查。并录制音响资料 36 条,搜集唢呐曲牌 9 个。于 2007 年 8 月 17 日至 18 日,前往庆阳市西峰区,与唢呐老艺人梁平正交

15、谈、采访,赴庆阳市文化馆、群 艺馆,找到惠书记、王老师交谈,并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查找资料。 硕士学位论文 -庆阳婚丧唢呐音乐与文化研究- - 6 - 一、庆阳地区音乐文化、民俗文化概况 庆阳市地处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位于东经 106.20-108.45 度,北纬 35.15-37.10 度之间。东、南与陕西接壤,北与陕北、宁夏交界,西临甘肃省平 凉市,为陕、甘、宁三省的交界处。辖庆城县、环县、华池、合水、镇原、宁县、 正宁七县及西峰区。116 个乡镇,人口 260.51 万。庆阳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 化积淀。早在二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六千多年以前,中华 民族的始祖

16、轩辕皇帝就率族人繁衍生息在这块黄土地上。周代先祖不窟、鞠陶、 公刘及十代子孙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百谷” , “务耕种、行地宜” ,发展农牧 业生产,开创了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先河,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 庆阳人民 能歌尚乐,早在周先祖开发北豳的时代,便有诸多歌谣在民间传唱。收录在我国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豳风中的七月 、 东山 、 鸱枭等七首歌谣就是 这一时期流行于庆阳民间的 。千百年来,庆阳民间秉承了周祖遗风遗俗,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情习俗。同时,庆阳又是戎、狄、羌、匈奴等古老民 族的聚居地,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古拙的民俗、精湛 的艺术使得庆阳成为一个具有广阔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音乐积淀的地区。 (一) 、庆阳地区音乐文化概况 庆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