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742763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490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90页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90页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90页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90页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与详细解读(4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Haiwi69 2015,JTG D30-2015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修订简介,一、历史沿革 二、国外状况 三、修订背景 四、修订内容 五、适用范围 六、现实意义,提纲,一、历史沿革,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二、国外状

2、况,1、AASHTO 2002新建和改建铺面力学-经验法设计指南 2、日本道路构造令 3、欧洲、法国的标准、规范等,三、修订背景,我国公路事业快速发展; JTG D30-2004规范使用10多年,积累了成功经验和教训; 近10多年来,出现了相关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路路基设计的需要。,交通运输业发展,2014年底,我国公路统计数字 总里程 :466万公里 沥青 :62万公里 水泥 :165万公里 高速路 : 10万公里 公路密度 :45公里/百平方公里 汽车保有量 :约1.4亿辆 机动车保有量:约2.7亿辆,路基形式,路堤 路堑(山峒) 半填半挖,路堤,路堑,半填

3、半挖,路基病害,承载力不足 稳定性差(边坡失稳、垮塌、滑移) 耐久性欠缺(冻胀) 变形(整体下沉、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变形协调) 水损害(溶蚀、崩解、冲刷、塌方、泥石流),路基设计内在需求,技术要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 经济要求(合理、节约) 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要求(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公路建设发展需要,“一带一路”全球战略规划 沙漠地区公路 海滨地区公路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 多年冻土地区公路 黄土地区公路,四、修订内容,目录变化 章节内容变化 附录变化 总结,1、总则 2、术语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 附录 A、B、C、

4、D、E,目录变化/JTG D30-2004,目录变化/JTG D30-2015,1、总则 2、术语、符号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 附录 A、B、C、D、E、F、G、H、J、K,章节内容变化/第1章,2004版第1章为“总则”,12条。目的、适用范围、路基工程要求、路基设计原则、路基设计准备工作、路基设计流程、高路堤深路堑方案、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不良路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路基动态设计法、“四新”技术应用、与其他规范标准关系等。 2015版第1章仍为“总则”,7条。目的、适用范围、路基设计准备工作、路基设计原理、路基设计原则、“四新”技术应用

5、、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等。,2004版第2章为“术语”,23个。 2015版第2章修改为“术语、符号”,其中,术语24个,符号10个。,章节内容变化/第2章,2004版第3章为“一般路基”,11条,67小条。一般规定(4)、路床(3)、填方路基(9)、挖方路基(7)、路基填挖交界处理(6)、高边坡路堤与陡坡路堤(10)、挖方高边坡(8)、填石路堤(7)、粉煤灰路堤(6)、路基取土(3)、路基弃土(4)等。 2015版第3章为“一般路基”,11条,92小条。一般规定(8)、路床(10)、填方路基(11)、挖方路基(6)、路基填挖交界处理(6)、高填方路基与陡坡路堤(17)、深挖方路基(8)、填石路

6、堤(7)、轻质材料路堤(8)、工业废渣路堤(7)、路基取土与弃土(4)等。,章节内容变化/第3章,2004版第4章为“路基排水”,3条,20小条。一般规定(4)、地表排水(10)、地下排水(6)等。 2015版第4章为“路基排水”,3条,29小条。一般规定(6)、地表排水(13)、地下排水(10)等。,章节内容变化/第4章,2004版第5章为“路基防护与支挡”,7条,45小条。一般规定(6)、坡面防护(4)、沿河路基防护(11)、挡土墙(9)、边坡锚固(9)、土钉支护(3)、抗滑桩(3)等。 2015版第5章为“路基防护与支挡”,7条,56小条。一般规定(6)、坡面防护(6)、沿河路基防护(9

7、)、挡土墙(12)、边坡锚固(12)、土钉支护(5)、抗滑桩(6)等。,章节内容变化/第5章,2004版第6章为“路基拓宽改建”,4条,25小条。一般规定(3)、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1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原有路基的拓宽改建(6)等。 2015版第6章为“路基拓宽改建 ”,4条,29小条。一般规定(5)、原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7)、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7)等。,章节内容变化/第6章,2004版第7章为“特殊路基”,17条,66小条。一般规定(3)、滑坡地段路基(4)、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3)、泥石流地

8、区路基(2)、岩溶地区路基(4)、软土地区路基(9)、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3)、膨胀土地区路基(3)、黄土地区路基(4)、盐渍土地区路基(5)、多年冻土地区路基(5)、风沙地区路基(4)、雪害地段路基(3)、涎流冰地段路基(2)、采空区路基(2)、滨海路基(5)、水库地区路基(5)等。,章节内容变化/第7章,2015版第7章为“特殊路基 ”,19条,139小条。一般规定(4)、滑坡地段路基(11)、崩塌地段路基(6)、岩堆地段路基(6)、泥石流地段路基(6)、岩溶地区路基(6)、软土地区路基(15)、红粘土与高液限土地区路基(4)、膨胀土地区路基(8)、黄土地区路基(5)、盐渍土地区路基

9、(11)、多年冻土地区路基(10)、风沙地区路基(5)、雪害地段路基(10)、涎流冰地段路基(6)、采空区路基(7)、滨海路基(5)、水库地区路基(7)、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7)等。,续上页,附录变化,A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标准试验方法 B 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取值范围与代表值 C 路基平衡湿度预估方法 D 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的取值范围 E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F 路基监测内容与项目 G 挡土墙设计计算 H 多年冻土公路工程分类 J 黄土分区图 K 本规范用词说明,JTG D30-2004,JTG D30-2015,A 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 B 监测内容与项目 C 多年冻土公路工程分类 D

10、黄土分区图 E 本规范用词说明,保留原貌; 增补; 合并; 修订。,总结,1)原规范3.2 节“路床” 根据交通荷载等级 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 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2)填方路基 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 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 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 改为“轻质材料路堤”; 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 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

11、” 给出了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等填筑路堤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路堤结构设计、路堤稳定性验算等技术要求。,6)路基排水 补充了 “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低路堤防排水”、“下挖式通道排水”、“立交区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渗井”、“排水隧洞”等技术要求。,7)路基防护与支挡 补充了“土工格栅反包式加筋土挡土墙、石笼式挡土墙”等柔性防护结构适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技术要求; 修订了预应力锚杆结构计算与防腐要求、土钉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试验与监测设计要求。,8)路基拓宽改建 补充了膨胀土地区和岩溶地区原有路基的评价内容; 修订了原有路基现场测试要求、拓宽路基软

12、土地基处理措施、原有路基利用与处治技术原则及要求。,9)特殊路基 修订了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红粘土与高液限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风化、雪害、涎流冰、采空区、滨海、水库等16 类特殊路基设计原则、病害防治措施与技术要求; 增加了7.19 节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五、适用范围,各等级公路工程 新建 改扩建,六、现实意义,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技术水平; 保证路基强度足够、稳定、耐久; 做到路基设计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条文解读,提纲,1、总则 2、术语、符号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

13、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1、总则,1.0.1 目的 1.0.2 适用范围 1.0.3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 1.0.4 路基设计原理 1.0.5 路基设计原则 1.0.6 “四新”技术应用 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1.0.1 目的,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技术水平,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1.0.2 适用范围,各级公路新建路基设计; 各级公路改扩建的路基设计; 等外公路路基设计可参考。,1.0.3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路基设计时 应做好公路沿线工程地质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沿线地质条件; 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1.0.4 路基

14、设计原理,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和汽车荷载的作用。,1.0.5 路基设计原则,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 保证稳定性、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路基高度,利用挖方材料,做好路基路面综合设计。,1.0.6 “四新”技术应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路基工程质量。,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路基设计符合本规范规定; 还应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3、一般路基,3.1 一般规定 3.2 路床 3.3 填方路基 3.4 挖方路基 3.5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6 高填方

15、路基与陡坡路堤 3.7 深挖方路基 3.8 填石路堤 3.9 轻质填料路堤 3.10 工业废渣路堤 3.11 路基取土与弃土,3.1 一般规定,3.1.1 路基设计之前 收集公路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筑路材料等资料; 做好沿线地质、路基填料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地层岩土性质、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物理力学参数。,3.1.2 路基设计时 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 时,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3.1.3 水浸淹路段路基 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 的安

16、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3 规定。,3.1.4 路基设计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沿河路基不宜侵占河床,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支挡工程; 妥善处理好路基废方,应避免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3.1.5 路基填料设计与土石方调配 满足路基强度和回弹模量的要求; 对移挖作填、集中取(弃)土、填料改良处理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充分利用挖方材料,以节约土地。,3.1.6 路基设计 应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 对于软弱地基、路基与桥涵结构物连接处、路基填挖交界处、高路堤、陡坡路堤等,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路基不均匀变形,满足路面的要求。,3.1.7 路基设计 应充分考虑水和冰冻对路基性能的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