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110731159 上传时间:2019-10-3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方式(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随访与处理,围手术期概念,狭义: 鼻窦手术前1周、手术、手术后4周; 内容:用药策略和局部处理。 广义康复过程: 鼻窦手术后4周后的中长随访期。 内容:用药策略和局部处理。,完成手术仅为治疗疾病的开始,术后的随访和综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韩德民,手术前干预措施: - 抗生素 - 类固醇激素(全身及局部) - 抗组胺药物 - 粘液促排剂 - 免疫治疗 - 鼻腔清洗 - 减充血剂,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综合治疗流程图,符合手术适应证,鼻内镜手术后措施: 用药策略: - 抗生素 - 类固醇激素(全身及局部) - 粘液促排剂 - 抗组胺药物 - 免疫治疗 - 减充血剂 局部处理

2、 - 鼻腔清洗 - 鼻腔清洁处理,手术前诊断 - 病史采集 - 鼻内镜检查 -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鼻内镜手术及手术中措施: - 全身麻醉并控制性低血压 - 术中止血药应用 - 术中抗生素应用,随访及随访制度 - 术后1月每周复查1次;此后依 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间隔时间, 直至术腔上皮化 - 用药策略 - 局部处理,出发点之一,内镜手术局部行为去除病变及结构异常; 所保存的病变粘膜功能恢复有赖于有效术后治疗; 术腔管理(处理)随访: 防止术后合并症(严重者可致使手术失败); 促使术腔粘膜恢复、上皮化。 手术不能根除的因素继续存在; 感染性炎症; 免疫异常; 遗传; 其它全身因素。 有必

3、要进行药物治疗全身、局部。,出发点之二,有利于系统地观察和治疗疾病; 便于纠正手术之不足手术治疗重要补充; 随访治疗反馈总结经验; 提高术者手术技能; 调整和改进手术方式方法。 建立随访制度!,出发点之三,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证医学需要: 获得最直接、最好和最准确的证据; 基础医学支持; 指导临床实践。 2005 世界鼻科会悉尼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Nose,围手术期管理,统一理念,医生,护士,患者,Interaction,1.,2. 严格规章制度;,3. 责任感和责任心。,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病人的体质因素 医生的手术因素 术后的复查、随访与综

4、合处理,术后随访的内容,建立随访档案 内镜下的术腔处理 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 合并症的处理 健康指导,FESS术后鼻腔、鼻窦粘膜的转归,第一阶段:术腔清洁阶段 术后1-3周 第二阶段: 粘膜转归竞争阶段 术后26周 第三阶段:上皮化阶段 术后6周6月,许庚: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34:30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经镜手术后综合处理意见。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36:237,术腔清洁阶段(手术后3周),本阶段的特征: 粘膜创伤性水肿、腺体分泌亢进 术腔陈旧性淤血、大量纤维素性渗出 术腔大量干痂形成,手术后主要任务局部治疗,术后

5、局部反应: 纤维素膜和干痂形成:手术创面或粘膜损伤,纤维素渗出形成纤维素膜,可有大量的干血痂形成; 机体修复机制术后并发症潜在因素。 分泌物及陈旧性血液潴留; 粘膜水肿和不良肉芽生长。 清洁术腔,手术后的早期,常规:鼻内镜下处理。 填塞物取出时机? 手术后2448小时取鼻腔填塞物; 第二次处理时间通常间隔57日; 术后1月: 视术腔状况决定随访处理间隔时间。,鼻腔冲洗,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术后冲洗可减少术腔干痂的形成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鼻内窥镜下的表现 等渗生理盐水(NaCL0.9%)和高渗盐水的冲洗(NaCL 3.5%或5%) 每日冲洗12次 术后取出填塞物的次日就可开始 持续时间可根据鼻腔

6、分泌物的多少而定,鼻腔清洗,作用: 便于鼻腔清洁,减少术腔内结痂; 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及粘膜炎症、水肿的消退。 开始时间:术后鼻腔填塞物取出后的翌日; 常规:每日两次,用0.9%生理盐水500ml清洗后,用相应鼻腔清洗液50ml注入鼻腔; 持续时间:根据术腔粘膜恢复情况及分泌物多少而定。,鼻内镜手术二周后,36周是粘膜恢复较快时期; 常见现象: 窦腔保留粘膜水肿、囊泡样变; 肉芽组织过度增生; 鼻腔或中鼻道瘢痕粘连; 已开放窦口的狭窄或闭锁。 主要治疗措施: 清理术腔内增生组织,保持已开放鼻窦的通畅引流; 合理用药:促使粘膜上皮化。 局部类固醇激素; 粘液促排剂。,术腔粘连的处理,术后2周,中鼻

7、甲 外侧愈合,剥离子将中鼻甲 推向内侧,粘膜转归竞争阶段 术后26周,本阶段的特征: 窦腔粘膜水肿、囊泡生成 肉芽组织过度增生 术腔粘连、闭锁 窦口狭窄或闭锁,治疗原则:清除术腔囊泡,保持窦口通畅 清理术腔内囊泡和肉芽,注意不要破坏疏松的粘膜 保持术腔和鼻窦口的通畅、引流 合理用药: 局部类固醇激素 粘液促排剂 术腔冲洗每日12次,保持鼻腔湿润,清洁鼻腔,减少炎性物质对粘膜的刺激,促进纤毛功能恢复,减少术腔干痂形成 高渗盐水有助于消除黏膜水肿,加快纤毛摆动? 抗生素?基本不用,定期复诊 规范用药,术腔囊泡的处理,皮质类固醇应用,鼻、鼻窦炎术后; 鼻息肉术后; 哮喘、ASA三联症、术前查有明显变

8、态反应因素者: 作用: 抗炎、减轻术腔水肿、防止或延缓鼻息肉复发; 补充手术创伤后内源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局部皮质类固醇作用机制,抑制免疫反应各个阶段: 抑制速发反应和迟发相反应; 减少鼻粘膜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数目; 稳定鼻粘膜上皮和血管内皮屏障; 降低刺激受体敏感性; 减轻炎症性鼻粘膜的水肿和血管扩张; 降低腺体对胆碱能受体的敏感性。,术前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必要性,减轻黏膜充血水肿,有效的防止手术中出血; 黏膜炎症的缓解利于手术中对病变黏膜取舍的判定,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使用时间?天根据 术腔上皮化? 症状缓解?,术后应用鼻内类固醇激素必要性,对抗粘膜炎症,控制和减轻黏膜水肿; 控制囊

9、泡生长和息肉再生; 控制病理性分泌; 使用时间为3-6个月,甚至更长。,鼻内类固醇用药的优势,鼻内类固醇激素最大优点: 发挥类固醇激素强大抗炎、抗水肿效能; 避免全身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对HPA轴功能影响。,用 法,局部应用: 手术后术腔粘膜近愈合时开始应用喷鼻激素; 通常在手术后一周开始应用。 全身应用: 短期突击疗法: 强的松 0.5-1mg/Kg/D,10-14天; 晨起空腹顿服,无须减量停药; 与局部喷雾剂配合应用。 维持疗法:5-10mg/D1月。 警惕长期应用产生全身副作用。,瑞士专家: 推荐为强的松30mg/d3周,每隔一周每日剂量减少10mg。 顾之燕教授:手术前、后应用一段时间

10、(一般是数周),推荐强的松,4060 mg口服,每天1次,57天后逐渐减量。围手术期应用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 mg,每天1次 周兵教授: 短期突击疗法:强的松 0.51mg/Kg/D, 晨起空腹顿服 1014 D 维持疗法:510mg/D 许庚教授: 地塞米松 2.25mg/D qd 清晨顿服 10D 地塞米松 10mg/D 静滴 3 D(术前) 3-5D (术后),专家意见,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吸烟、糖尿病、青光眼、胃溃疡、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精神异常以及接受吸入式皮质类固醇的患者应当谨慎使用 可能造成肥胖 绝经期后的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风险增高,推荐补充维生素D和钙,应当及时评

11、价骨密度,抗生素的应用,慢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占70)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100)和卡他莫拉菌(50)产生内酰胺酶,对阿莫西林抗药 常用药物:青霉素+克拉维酸 二代头孢类 大环内酯类 应用时间:术后2周左右,粘膜上皮化阶段术后8周6月,本阶段的特征: 粘膜基本上皮化 鼻腔通气良好 没有或仅有少许口吸涕 治疗措施: 定期随访:12个月左右 根据术腔情况和病人主述是否使用局部类固醇激素,中鼻道,筛 窦 上颌窦,额 窦,蝶 窦,鼻内镜图像比较上皮化过程, 转归规律,术后2周,术后1.5月,术后3月,鼻腔填塞与粘膜维护,鼻腔填塞物: 膨胀海绵:Merocel; 止血凌; 硅胶管; 藻酸钙; Merogel; Rapid Rhino; 油纱条; 其他。,效果评估: 压力大,取出痛苦;分割粘连好; 吸收和止血好,压力小;出血多者差; 支撑效果好,通气;止血凌好; 止血一般,需取出且取出不易; 止血好,吸收好;昂贵; 止血佳,痛苦小;有充气囊;贵; 顺应性好,压力止血好;取出痛苦;,复发原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变态反应性炎症); 随访不完整,综合治疗概念滞后; 免疫异常(缺陷)? 对致病因素缺乏准确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