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37378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必修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赤壁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2)窈窕()(3)桂棹() (4)愀然()(5)舳舻() (6)渔樵()(7)江渚() (8)蜉蝣()(9)酾酒() (10)横槊()(11)山川相缪() (12)无尽藏也()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2)遗世独立:_(3)不绝如缕:_(4)正襟危坐:_(5)沧海一粟:_(6)杯盘狼藉:_(7)逝者如斯:_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举酒属客:_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今义:美貌的女子。(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_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今

2、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属(2)危(3)望(4)下(5)如(6)歌(7)之(8)而(9)乎(10)于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正襟危坐:_(2)顺流而东也:_(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4)不知东方之既白:_(5)舞幽壑之潜蛟:_(6)泣孤舟之嫠妇:_(7)侣鱼虾而友麋鹿:_6写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_(3)凌万顷之茫然:_(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5)何为其然也:_(6)而今安在哉:_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

3、_(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译文:_(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译文:_(4)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译文:_三、名言警句课内名句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3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4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5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为欧阳修所赏识。苏轼仕途失意,命运多舛,生活

4、颠沛坎坷。思想上入世出世,亦儒亦道亦释。文学上开一代词风,在诗词文赋上均有辉煌成就。同时具有旁通书法绘画、知音律、喜平话、懂园林艺术、精金石的旷世才华。谥“文忠”。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散文名篇有赤壁赋、石钟山记等,名诗有题西林壁等,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二、背景展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或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赤壁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诸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

5、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即该篇)和后赤壁赋。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寄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B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C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抒情。D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1第一段写作者开始游赤壁时的情景,此时景色如何?作者有哪些活动?心情如何?答:_2朗读第二段,思考:面对同样的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主与客的感情有何不同?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答:_3朗读第三段,思考:客为什么面对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却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答:_4朗读第四段,思考:针对客所发出的人生悲叹,苏轼是如何说服客的?这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答:_5本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