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061102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历史最后选练题(13)一、选择题1、(2017韶关二模,24)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A.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B.冶铁业规模宏大C.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D.南北经济发展平衡答案C解析春秋中后期当时的冶炼技术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冶铁业规模宏大,故B项错误;春秋中后期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已经使用铁制农具,说明此时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农业工具的改进),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在黄河流域,南北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故D项错误。2、(2018延安调研)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

2、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是在东汉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铁农具的广泛应用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当时占主导的是官营手工业,材料反映的也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3、(2018乐山一模,27)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

3、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答案C解析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的产物,故A项错误;清朝国民自大心理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交流,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故C项正确;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中西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4、(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8)“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4、展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答案D解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人并非都为资产阶级,并不会关注纲领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5、.(2017山西三模,30)下表分别为1940年12月25日刊登在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第一卷第十二期上和战后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中关于抗战时期,百团大战中日双方统计的日

5、方伤亡情况()中方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 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日方伤1 719人,亡302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 202人A.中方的统计数据相对接近事实B.日方减少伤亡数字以鼓舞士气C.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D.双方的统计与各自的立场有关答案D解析题目问中日双方统计情况,该项仅涉及中方,故A项错误;同理,该项仅涉及日方,故B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根据表格,中方的统计数据与日方的统计数据,存在较大差距,与各自的立场有关,故D项正确。6、(2018湖南百所重点中学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1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2014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预计

6、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这反映出中国()A.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深化B.对外贸易维持了顺差局面C.重视进行资本的分化整合D.市场经济有较强的排他性答案A解析“中国流向国外的投资将超过流入国内的投资”说明了中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故A项正确。7、.(2018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6)有一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他们可能是()A.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B.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D.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答案A解析根据“自由放

7、任”“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可以判断出这种思想属于启蒙思想,故A项正确;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不会提及“自由放任”和宗教思想主张,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信仰宗教,反对的是教会的腐败和禁欲主义,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不会提出“自由放任”的口号,也不会有这样的宗教主张,故D项错误。8、(2017邯郸高三期末,22)1939年前,“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再投资),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致相反”。这是因为()A.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B.苏联经济政策更利于经济发展C.美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及苏联D.苏联政府的经济职能弱于美国答案A解析据

8、材料可得当时苏联是斯大林模式,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而美国处于罗斯福新政时期,由国家干预经济,原因在于两国经济模式存在较大差异,故A项正确。9、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C解析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确立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保持固定价格即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中国内战全面爆发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定,故A项错误;上海已经沦陷不会改变这一价格,故B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

9、固定的汇率说明这一史实错误,故C项正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立世界贸易规则,与货币体系无关,故D项错误。10、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A.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D.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日本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日本要求获得的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故B项错误;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C项正确;“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出对

10、立情绪增长,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 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

11、等之爱 (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2)依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答案(1)观点: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 (2)差别: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依据:“天人合一”学说。目的: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解析(1)本小问基本观点,据材料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可知孟子在人性论方面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据材料一“仁之端也”“义之端也”“礼之端也”和“智之端也”可知孟子在道德观方面提倡

12、仁、义、礼、智。 (2)第一小问差别,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和“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可知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第二小问理论依据,据材料二“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理论依据为“天人合一”学说;第三小问根本目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 2.(2017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卷烟税在世界各国均为优质税源,莫不带来巨额收入。卷烟作为消费品在近代以来输入中国,最初数量甚微,海关也未将烟草列入独

13、立税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进口烟草为在华洋人日用品为由,将其划入免税之列。而北洋时期,占据国内大半卷烟市场的英美烟公司担负中央正税不过7.5%,再加上英美烟公司经常通过一次性购买卷烟税印花或包税的手段减免部分税款,其实际税负只有2.5%3%。而当时最大的民族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其原料进口时除纳进口正税及子口半税外,产品销往各地仍需缴纳“营业、畅销、厘金、杂捐、附加等税”,“负担即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贸竞卖”。除中央正税外,各省地方政府间有征收销场、落地等税,但征收标准也轻重多寡,各不相同,设置税率之标准亦不一致,或以容器为准,或以货量为准,或以货品为准,或以卖价为准,或以商

14、铺为准,卷烟税制极其混乱。1915年5月,北洋政府为统一卷烟税制,扩充财源,决定实施烟草专卖。中央又将田赋、盐课、关税、厘金、烟税、印花税、契税等十七项优良税源列为中央税,仅将田赋附加税、牲畜税、粮米捐、戏捐、车捐等杂税杂捐划给地方,造成“国重省轻”的失衡局面。北洋时期,地方多为军阀主政,除教育、实业等消耗外,巨额军费成为重中之重,地方财政常常捉襟见肘。加之派系林立,政争激烈,内阁更迭频繁,由于出身与所属派系不同,各自主政时期财政整理目的和政策大相径庭。摘编自王强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卷烟税纠纷(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时期中国卷烟税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时期中国税制改革失败的原因。答案(1)特点:华洋税负不均;卷烟税制由混乱到统一;中央与地方税权失衡。(2)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制;军阀割据和派系斗争的影响(或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国家财政体制混乱导致统一税制缺失;中央与地方税权分配失衡。-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