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60936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7.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实验效果的研究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正被越来 越多的中小学生所喜爱,武术运动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 地位也越来越高,被列入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 必修课内容,教学时数也由过去的6 一8 增加到1 0 。 为培养中小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提高武术教学效果,如何 选择具有时代特点、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 就显得尤为重要。 止 口。 口王乃妮壬晓东 ( 北京三帆中学1 0 0 0 8 8 ) 1 研究方法 1 1 实验步骤 准备阶段:讨论、编排和选择教材,确定四个教材。 实验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整理统计: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并撰写实验报

2、教材内容: 实验内容分布表1 教材 年级 教材1 ( 1 班) 教材2 ( 2 班)教材3 ( 3 班)教材4 ( 4 班) 小学( 1 o o )达标+ 武术操1达标+ 散手操1达标+ 段位制套路 基本动作+ 少年拳 初中( 2 o o )达标+ 武术操2达标+ 散手操2达标+ 段位制套路健身拳 教材1 第一套武术操共有十节,每节均- A 拍。其中包括武 术套路规格的拳、掌、勾等基本手型;冲拳、劈拳、砸 拳、掼拳、推掌、摆掌、格挡、架打等基本手法;并步、 开立步、马步、弓步、歌步、独立步、上步、撤步等基本 步型、步法;弹踢等基本腿法。 第二套武术操共有十节,每节均- A 拍。在第一套武 术操

3、的基础上,增加了拳、掌、勾三种基本手型的连续练 习;屈臂砸拳、戳掌、穿臂、打肘、顶肘等基本手法;虚 步、跳步等基本步型、步法;里合、低侧踹、踩蹬腿等基 本腿法;以及太极拳风格的。起落开合”。 教材2 第一套武术散手操共七组动作。主要由武术散手的三 组准备活动( 颈部运动、扩胸振臂、俯腰压腿) 和四组基 本拳、腿法( 冲拳掼拳、抄拳踢腿、换势冲拳、正侧顶 膝) 构成。每组动作四八拍。 第二套武术散手操共八组动作。每组动作四八拍。由 左右冲拳、顶膝拍推、掼拳蹬踢、扣打横踢、抄挂蹬踢、 鞭拳侧踹、综合攻防、冲拳收势等构成。其中冲拳、掼 拳、扣打、鞭拳等是武术散手的基本手法进攻技术;顶 膝、横踢、蹬踢

4、、侧踹等是武术散手的基本腿法进攻技 术;拍、推、抄、挂是武术散手的基本防守技术。 教材3 选用国家段位制的2 套南拳动作。 3 7 8 教材4 为教学大纲内容 武术达标:武术练习内容的量化可使教师明确教学目 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程度,便于教师教和易使学 生学会的实效手段。经过研究、调查、筛选,我们选择以 下五个动作作为达标项目。1 弓步半马步冲拳 2 左右连 续拍脚;3 左右冲拳打靶4 腾空踢物;5 左右鞭腿踢靶。 1 2 实验对象、研究方法 1 2 1 实验对象:北师大实验小学五年级四个教学 班,北京三帆中学初一年级四个教学班。 1 2 2 研究方法 1 )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心理学

5、、体育教学方面的 书籍,以及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文章。 2 ) 问卷调查:2 0 0 1 年1 0 月对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研 究生课程进修班体育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充分了 解一线体育教师对目前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和教材改革的 认识。 3 ) 访谈法:2 0 0 1 年9 月1 2 月,先后对有关专家和 部分武术教师、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师进行了十余次规模 不等的访问调查和座谈。 4 ) 实验法:在教材确立后,2 0 0 2 年4 月5 月,针 对教材的不同水平分别先后在两校各随机抽取同年级体育 学习水平接近的4 个班级共3 5 1 名中小学生,对四类不同 性质的武术教材( 武术操

6、、散手操、段位制套路、原大纲 。 0 1 o美_ _ _ 一一 薯 翼 t 量 、, 誊。豢j i ”i 爹。簿j 擐寥尊i 鋈陵囊舞誉; 教材) 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教学对比实验。 5 ) 数理统计法:实验共发放问卷3 9 1 份,回收3 8 7 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 6 份,有效问卷3 5 1 份,有效率为 9 0 6 ,在计算出每位学生的得分后,将全部成绩输入计 算机,用s p s s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处理。 2 实验结果 2 1 实验研究概况 小学分4 个班级,共有2 1 8 人;初中4 个班级,共有 1 7 3 人。小学和初中的教材各对应的四个水平性质相同, 但教材难度不同

7、,初中教材难度高于小学教材难度。如表 2 所示: 实验人数表2 嘉巡竺 教材1 ( 1 班)教材2 ( 2 班)教材3 ( 3 班)教材4 ( 4 班)合计 年级、 小学( 1 0 0 ) 5 54 75 04 61 9 8 初中( 2 o O ) 4 3 3 9 3 8 3 31 5 3 合计 9 88 68 8 7 93 5 1 2 2 实验假设 在教师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等教学因素基 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教材将会对学生学习结果产生显 著性差异。 通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我们将武术实验教材与学生 的学习结果建立了对应关系,在实验教学结束后,我们随 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按照对武

8、术的认识( 知) 、 上武术课的情感体验( 情) ,对进一步学习武术的意向 ( 意) 、上武术课的课堂表现( 行) 等划分了4 个维度。按 照从正方向到负方向的顺序依次对选择结果由高到低赋 值。 2 3 实验研究结果 1 从表3 可以得知,小学的平均分为1 8 0 6 7 6 8 ,最 高分为教材3 ( 达标+ 段位制套路) 1 8 9 3 4 0 0 ,受试者为 5 0 人;最低分为教材1 ( 达标+ 武术操) 1 6 8 4 0 0 0 ,受试 者为5 5 人。这说明小学生最喜爱教材3 ( 达标+ 段位制套 路) ,而最不喜爱教材1 ( 达标+ 武术操) 。 中学生的平均分为1 7 0 8

9、 3 0 1 最高分为教材1 ( 达标 + 武术操) 17 9 6 5 1 2 ,受试者为4 3 人;最低分为教材3 ( 达标+ 段位制套路) 1 6 0 0 0 0 0 受试者为3 8 人。这说明 中学生最喜爱教材1 ( 达标+ 武术操) 。而最不喜爱教材3 ( 达标+ 段位制套路) 。 表3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得分 年级教材水平 M e a nS t d D e v i a t i o n 11 6 8 4 0 0 03 4 0 8 8 4 21 8 5 3 8 3 02 4 9 6 4 8 1 O O31 8 9 3 4 0 03 8 5

10、4 6 9 4 1 8 1 1 3 0 43 6 7 9 2 9 T o t a l 1 8 0 6 7 6 83 4 7 7 5 2 续衰 年级教材水平 M e a nS t d D e v i a t i o n 11 7 9 6 5 1 22 8 4 1 6 0 21 7 4 3 5 9 02 6 8 1 0 7 2 0 031 6 0 0 0 0 03 6 2 6 9 3 41 6 7 6 3 6 42 7 3 7 7 9 T o t a I1 7 0 8 3 0 13 0 6 1 9 9 11 7 3 3 3 6 73 2 0 6 2 7 21 8 0 3 8 3 72 6 2 5

11、0 9 T o t a l31 7 6 6 7 0 54 0 1 2 4 2 41 7 5 4 9 3 7 3 3 6 6 5 3 T o t a l1 7 6 3 8 4 63 3 3 4 3 0 2 从表4 可以得知,教材2 分数为1 7 9 8 7 1 。明显高 于其它三种教材的得分( 分别是1 7 4 0 2 6 分,1 7 4 6 7 0 分, 1 7 4 3 8 3 分) 位列榜首。说明中小学生从整体上来说最喜 爱教材2 。 衰4 教材水平D 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得分 S t d 9 5 C o n f i d e n c e M e a

12、 n E r r o rL n t e r v a l 教材水平 L o w e rB o u n d U p p e rB o u n d 11 7 4 0 2 63 2 9 31 6 7 5 4 91 8 0 5 0 3 21 7 9 8 7 13 5 0 41 7 2 9 7 91 8 6 7 6 3 31 7 4 6 7 03 4 8 11 6 7 8 2 21 8 1 5 1 8 41 7 4 3 8 33 6 9 01 6 7 1 2 51 8 1 6 4 2 3 表5 得知,如果分别从小学、中学进行研究,教材 2 都是排在第二位。 3 7 9 衰5G R A D E 教材水平D

13、e p e n d e n tV a r i a b l e :得分 M e a RS t d E r r o r9 5 C o n f i d e n c e eI n t e r v a l 年级 教材水平 L o w e rB o u n d U p p e rB o u n d 11 6 8 4 0 04 3 6 31 5 9 8 1 91 7 6 9 8 1 21 8 5 3 8 3 4 7 1 9 1 7 6 1 0 11 9 4 6 6 5 1 0 0 31 8 9 3 4 0 4 5 7 5 1 8 0 3 4 11 9 8 3 3 9 41 8 1 1 3 0 4 7 7 0

14、 1 7 1 7 4 81 9 0 5 1 3 11 7 9 6 5 14 9 3 4 1 6 9 9 4 7 1 8 9 3 5 6 21 7 4 3 5 95 1 8 11 6 4 1 6 91 8 4 5 4 9 2 0 0 31 6 0 0 0 0 5 2 4 8 1 4 9 6 7 71 7 0 3 2 3 4 1 6 7 6 3 6 5 6 3 2 1 5 6 5 5 91 7 8 7 1 4 3 分析与讨论 3 1 实验教材的效果 1 教材大胆改革,效果良好 在试验设计中预想“散手操”是学生最喜爱的教材, 因为它以武术的基本动作为素材,以节奏感强的音乐为背 景,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

15、特点,同时体现时代的特征,表 现出强烈的青春气息。 实验过程中我们感到,武术散手操的动作简单且具有 明显的攻防意图和作用;这种方式活泼、安全、易教易 学、便于组织集体教学,适合学校体育课、课间操、运动 会表演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实验结果成功的验证了这一点。学生对“散手操”的 评价相对于其它三种教材来说是较高的,它虽然未能排在 第一位,但是它是一种最稳定的教材,始终排在第二位。 说明了大多数学生对“散手操”教材的认可。由北京三帆 中学采用了第二套作为课间操,形式活泼,颇受学生欢 迎。 2 实验的不足之处 从以上的数据描述中发现,中小学生对散手操的喜爱 仅仅排在第二位,与实验假设又有一些差距,原因

16、可能 是: a ) 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及时配上合适的音乐。 b )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人数太多,难以全面顾及 c ) 动作编排有待进一步完善。 3 2 学生对教材的兴趣随学龄有较大的变化 从小学和初中两个因素交互作用图可以得知,教材水 平随年龄阶段的变化很大,应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 择相应的教材。并且随年龄的变化,学生对武术课的喜爱 程度在下降。 3 8 0 2 0 0 1 9 0 E s t i m a t e dM a r g i n a lM e a n so f 得分 0 0 a t D E 平 如下图:在小学阶段最受学生喜爱的段位制套路,但 在初中却成为最不受欢迎的教材内容;在小学阶段最不受 学生喜爱的武术操,但在初中却成为最受欢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