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解研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0578998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调解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大调解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大调解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大调解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大调解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调解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调解研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大调解研究 姓名:王洪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法学理论 指导教师:周永坤 20090401 大调解研究中文摘要 大调解研究 中文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形成了所谓的社会转型期。 在这个时期,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急剧增加,形成了诉讼爆炸,这表明了人们对法 院与法律的信赖,对正义与公平的渴求。 但是,由于法律规范的不完善、权力的腐败、法院独立地位的缺失,司法腐败也 就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是“信访潮”、群体性事件等等。为了和谐稳定, 化解矛盾,调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今调解之风越刮越猛,形成了在党委、政 府的统一领导下,人民

2、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综合的大调解格局。 本文通过对调解历史渊源的追溯,较详尽地分析了大调解产生的时代背景、参与 主体、适用范围,考察了大调解的运作方式及其法律效力,并指出了实践中的弊端与 危害,最后分析如何以法治为目标规范大调解。 关键字:大调解产生运作反思 作者:王洪娟 指导教师:周永坤 S t u d yo nP r e v a i l i n gm e d i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yo nP r e v a i l i n gm e d i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r e ed e c

3、a d e so fr e f o r ma n do p e n i n gu p ,C h i n ah a st r a n s f o r m e df r o mp l a n n e d e c o n o m yt o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r e a c h i n gt h eS O c a l l e dp e r i o do fs o c i a l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I nt h i s t r a n s i t i o n a lp e r i o d ,a l lk i n d so fc o n

4、t r a d i c t i o n sh a v eo c c u r r e da n dt h u sl e a dt ol i t i g a t i o n e x p l o s i o n ,i n d i c a t i n gp e o p l e St r u s to nt h ec o u r t sa n dt h el a w ,a n dd e s i r ef o rj u s t i c ea n d f a i r H o w e v e r ,d u et oi m p e r f e c t i o n so fl e g a ls y s t e m

5、 ,c o r r u p t i o no fp o w e ra n dl a c ko f i n d e p e n d e n c eo ft h ec o u r t s ,j u d i c i a lc o r r u p t i o ni si n e v i t a b l e ,w h i c hi sf o l l o w e db yw a v eo f l e t t e r - a p p e a la n dm a s si n c i d e n t s ,e t c I no r d e rt ok e 印h a r m o n ya n ds t a b

6、i l i t y ,a n dt Or e s o l v e c o n f l i c t s ,m e d i a t i o ni se m p h a s i z e db ya nu n p r e c e d e n t e da t t e n t i o n ,f o r m i n gas o c a l l e d p r e v a i l i n gm e d i a t i o np a t t e mw h i l eq u e s t i o n so rr e f l e c t i o n sa r er a r e l ys e e r la n di

7、nt h e p u b l i s h e da r t i c l e s B a s e do ns t u d yo ft h eh i s t o r yo fm e d i a t i o na n da n a l y s i so fb a c k g r o u n do ft h e m e d i a t i o na n di t sm o d eo fo p e r a t i o n ,a sw e l la st h ed r a w b a c k sa n dt h eh a z a r d si ni t sa c t u a l i m p l e m e

8、 n t a t i o n i nt h es u r ea f t e rm e d i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a s o n a b l e n e s so fh o wt o s t a n d a r d i z et h eb i gg o a lo f t h er u l eo fl a wm e d i a t i o n K e y w o r d s :P r e v a i l i n gm e d i m i o ne m e r g eO p e r a t i o n R e f l e c t i o n n

9、W r i t t e n b y :W a n gH o n g i u a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 :Z h o uY o n g k u n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仓l I 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 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 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 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 任 研究生签名:逖鱼日期:罂2 釜:丝

10、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 合作部、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 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 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存期内的保密论文 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导师签名j 日期:垄翌丝垒盟丝丛 日期:上绰L 雌给 大调解研究前言 王l J 月I J吾 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矛盾和纠纷。矛盾纠纷不可能被彻底消除,相反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

11、们之间利益关系不断调整与变化,纠纷会日益增多。纠纷并 不像人们尤其是管理部门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纠纷不仅具有负面效应,也有正面意 义。不可否认,大量的纠纷会造成社会紧张,甚至引发社会动乱。如果不能及时、公 正地解决纠纷,严重的会抑制社会发展,导致政府解体和社会倒退。同时,纠纷的解 决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仇恨和不满得到及时的宣泄,起到社会的“安全阀“ 作用, 增强社会团体的凝聚力。而且,从另一层面上说,纠纷的产生和解决又是社会自我整 合、自我完善并进行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在不断的纠纷和冲突中,新的社会秩序和 制度会相应产生。因此,纠纷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虽然不能说纠纷等于 进步,但是有

12、纠纷也不等于社会病态。纠纷是人类社会的常态,重要的不是如何消灭 或压制纠纷,而是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防止纠纷扩大化、恶性化。 大调解是在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矛盾多发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它的出现,一 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但是也带来了大量的问题,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大调解研究 第一章大调解概述 一、调解概述 第一章大调解概述 ( 一) 调解的概念、特征 调解作为我国传统社会主要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以及深刻 的社会根源。 古今中外,有关调解的概念表述是多种多样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为: 在双方冲突时,由第三方帮助减少分歧或寻求解决纠纷的方法。1 牛津法律大辞

13、典 定义为:一种寻求雇主与雇员争议的程序。为此目的建立机构或任命的个人,但 他们仅仅是把当事人召集在一起,以求影响他们获致解决。2 美国法律辞典定义 为,第三方旨在促进争议的解决而进行的干预,调解通常是非对立性的,用第三人来 帮助当事人达成自愿的协议,调解不涉及诸如调查事实方面的问题,调解使当事人的 不同主张得到协调是其目的。3 范愉认为调解是在第三方协助下进行的、当事人自主 协商性的纠纷解决活动。4 因此,对于调解可以总结为,争议双方在具有中立性的第 三方的协助下,自愿达成合意和解决纠纷的活动过程。 调解的主要特征是: 1 、调解是在第三方协助下进行的活动。调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法律、法

14、 规和政策、习惯为依据,对当事双方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妥协、让 步,最终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活动。因为我国是熟人社会,借助于第三方的协助当 事人比较容易让步、妥协,从而达成合意。一般说来,第三方是当事人双方至少是一 方选择或者邀请的,是以中立来取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的。因为只有中立、公正,不 偏不倚,才能排除合理怀疑。 2 、调解是以当事人双方的自愿为前提。调解的本质是当事人通过合意来解决纠 纷。就程序上而言,调解的启动、调解规则的适用、调解人员的选定、调解程序的进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 9 8 6 年版,第7 9 6 页。 2 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

15、版社1 9 8 8 年版,第1 9 3 页。 3 【美】马丁P 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三联书店1 9 8 7 年版,第2 2 0 _ - 2 2 l 页 4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1 7 7 页 2 大调解研究 第一章大调解概述 行以及调解结果的履行等都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愿望。调解员虽然在调解过程中 可以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当事人达成谅解、妥协,甚至提出具体的解决争议的方案, 但这一方案仅仅是一种建议,是否被接受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调解员不能把自己的 意志强加于当事人。即使在有些情况下,法律规定在启动某一个争议解决方式之前, 必须进行

16、强制性调解( 比如诉讼离婚) ,但所谓的强制性调解也不应被理解为侵害了 调解的合意本质,因为调解协议的达成及其履行仍然取决于当事人的自愿。 3 、调解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所谓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指当事 人不得以其意志排除法律规定的适用。第三方可以依据政策、法律、道德或交易习惯 等来进行调解,但不能违法调解。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调解下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法 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德或公共利益,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否则, 该调解当然无效。 ( 二) 调解的历史沿革 1 、我国古代的调解制度 我国古代法律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引礼入法、礼法结合等特点。儒家思想 崇尚秩序、和谐、稳定,以和为贵,追求_ 个没有纷争的“无讼“ 世界。作为儒家创 始人的孔子,是“无讼“ 论的奠基人和鼓吹者。他曾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 使无讼乎“ 。古代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秩序,避免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因讼累而造成社 会不安定因素,积极推行“无讼”政策。将讼清狱结、德善化民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 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