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55010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案例一、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 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以55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增长迅速,非洲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非贸易总额达到550亿美元。贸易和投资的快速发展给银行提供了商业机会,2007年工商银行以55亿美元购入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成为标准银行最大的股东。此项并购是工商银行最大的一笔对外直接投资。2007年,工商银行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7万个网点,但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只有98家。工商银行的高层曾多次公开表达通过并购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化扩张的兴趣。他们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2、,二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为了进一步扩大其业务网络,加快进入全球新兴市场,着力将工行打造成为一流的国际现代金融机构。2007年,南非标准银行在全球1000家上榜银行中排名第106(非洲共有18家银行上榜)。穆迪对其长期信用评级是Baa1。标准银行是南非乃至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并购前,标准银行最大的股东是有政府背景的Public Investment Corporation,持有约13.9%股权;第二、第三大股东别为南非最大保险集团Old Mutual Group及Tutuwa Group,各有8.2%及7.6%股权,其他股东持股量不足5%。根据并购协议,工行支付了约366

3、.7亿南非兰特(约54.6美元)的对价,收购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收购成功后,工商银行将派驻两名非执行董事进入标准银,其中一名担任副董事长职务。双方还将成立一家资产管理司,募集设立最少10亿美金的全球资源基金,旨在投资金属、油和天然气等自然矿产资源。2008年,工商银行从标准银行获得了12.13亿兰特现金分红和价值5.89亿兰特的股票股息。据测算,工商银行从投资标准银行所获得的投资年回报率约为7.7%,高于国外债券投资。通过这项交易,工商银行将获得新的渠道和本土经验,为中国追逐非洲的原材料资源提供了便利。截至2009年3月底,工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共开展合作项目个,其中已完成项

4、目个,包括联合牵头中海油服收购Awilco公司项目融资、承贷Premium集团和联一国际出口商品融资等。近日,由工行和南非标准银行组成的联合体又收到博茨瓦纳政府的正式委任书,作为银团贷款的独家牵头行安排博茨瓦纳莫鲁卜勒燃煤电站项目的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和亿美元搭桥贷款。据了解,此项目是至今非洲最大的电力项目,它将对工行在国际电力市场和非洲地区的声誉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点评:1. 中国公司在欧美进行扩张是件政治敏感事件,这促使中国企业将眼光投向南非等其他国家,并倾向于购入少数股权而不是完全收购。 2. 很多基于少数股权投资的战略合作关系都因控股等方面的原因以失败告终。 工行20%的股权并不足以控

5、股。要在如此不同的两个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强大的合作文化,将给双方带来巨大挑战。二、招商银行全面收购香港永隆银行2008年,招商银行共斥资363亿港元完成收购香港永隆银行。2002年,招行在香港成立分行之后,香港一直被其视为拓展国际化业务的“桥头堡”。 截至2007年底,香港分行资产总额已经达到港币187亿元。招行希望继续发挥其零售银行业务的优势,为往来于香港和内地的个人客户提供“两地一卡通”产品。该卡兼有香港借记卡和内地借记卡的优点,用户可享受两地招行网点之间网上汇款实时到账服务。但是长期以来,在港网点不足一直是招行在港进一步发展业务的瓶颈,因此收购一家香港本地银行,对其拓展在港零售业务很有必要

6、。永隆银行成立于1933年,是最悠久的香港本地银行之一在香港拥有35家分支机构。截至2008年被收购前,香港永隆银行位列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2007年,永隆银行净利润虽较2006年滑坡,但其多项中间业务的发展,让招商银行颇感兴趣。年报显示,永隆银行理财中心业务收益大幅增长101.3%;信用卡发卡总数和放款量分别增长10.4%、27.7%;证券业务税前盈利上升逾1倍;代理人寿保险净佣金增长15.8%。此外,香港银行的混业经营资源,对内地银行很有吸引力。永隆银行旗下的附属公司涉及信托、保险、证券、期货等多个行业。 2008年10月27日,招商银行共收购永隆银行2.27亿股股份,约占永隆银行全部

7、已发行股份的97.82%,对于剩余2.18%永隆银行股份,将依照香港公司条例和收购守则规定进行强制性收购。最终招商银行共斥资363亿港元完成收购永隆。收购完成后,招商银行的高管团队全面进驻永隆银行。从改组董事会和任命新总裁可以看出,招行对于永隆的控制权正在逐步显现,市场上之前对招行管理不够、协同效应不足的担心有所减轻。2012 年永隆集团财富管理业务实现收益港币 4,898 万元,较 2011 年增长 29.28%。永隆银行于 2012 年正式推出“永隆私人财富管理服务”,并成立永隆银行私人财富管理中心,2012 年推出了投资移民专属“资产配置参考组合”、首次私人配售债券服务、网上首次公开发行

8、基金认购服务、实金买卖服务、债券及基金抵押贷款服务等。2012 年末,永隆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卡总数逾 25 万张,应收账款为港币 4.09 亿元, 较 2011年下跌 2.72%。在大力推动商户收单业务下,加上香港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商户收单款项较 2011 年增长 13.77%,达港币 41.11 亿元。 评价招商银行收购永隆和以往不同,这是在次贷危机的时候,以高价收购的有争议的金融机构。虽然收购价格较高,短期无法体现收益,但是招行通过收购在短时间内在香港获得一个综合化经营平台,拓展了国际业务空间,经过5年的整合,永隆银行的投资回报已经逐渐显现。三、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以失败告终2008年,

9、民生收购美元联合银行,最终,联合银行在次贷危机中倒闭。在民生银行于2007年2月宣布的未来五年规划中,国际化、多元化、金融控股是主要方向。民生银行在两三年前就与投行及财务顾问做过讨论,谋求进入美国市场。 2008年,在美林银行的推动下,民生银行展开了对美国联合银行的收购行动。在正式公开的对联行的收购方案中:民生银行将分三步收购联合控股,并最终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第一步,以约0.97亿-1.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37亿-11.02亿元)的现金,认购联合控股近期拟增发的新股约535万股(占联合控股增发后总股本的4.9%);第二步,在2008年3月31日(双方协商后可推迟至2008年12月31日

10、)之前,以1.15亿-1.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74亿-13.07亿元)的追加投资,令民生银行在联合控股增持股份至9.9%;第三步,民生银行有权通过购买联合控股发行新股,或联合控股指定的某些售股股东出售老股的方式,进一步增持联合控股股份至20%。民生银行承诺,其所持联行股份将锁定三年,全部总投资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 来自淡马锡的董事苏庆赞对此次收购表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联行的主要业务是集中于商业房地产贷款,贸易融资业务的比重相对较低,从整体上和民生战略发展方向不尽一致,其锁定期的规定也不尽合理。联合银行的董事长胡少杰给民生的解释是,联行99%的房贷都给了华人,与美国本地人不同,华人买房

11、首付款很高,一般会达到25%-30%,而且,华人的还款能力很强。民生银行的董事会通过了该收购方案。但第一笔资金投入之后不久,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联合银行的股价也大幅下挫。对联行的贷款组合,外界的估算是,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比达到77.16%,建筑贷款大概占总贷款额的20%左右。某国际投行界资深人士认为,联合银行是个问题很大的银行。其20%的贷款是加州的建筑贷款,而加州的建筑市场已经崩溃。美国很多对冲基金都在做空它的股票。此后在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催促下,联合银行公布了一份独立调查报告报告称,联合银行正面临呆帐与房贷亏损问题,对贷款的损失拨备也不充足,这都是因为银行内部监管不足,高管涉嫌

12、蓄意做出不当行为。联合银行在2008年年报及2009年一季度财务报告中隐瞒了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贷款坏帐和呆帐损失。联合银行最终倒闭。民生银行公告称,2008年3月和12月,该行对联合银行的两次投资,累计折合约8.87亿元人民币;截至9月30日,已按会计准则确认投资损失和减值损失合计8.24亿元人民币。至此,民生收购美国联合银行彻底以失败告终。失败经验总结:1. 未能获取联合银行全面、准确、客观的经营数据。联合银行存在欺诈行为。2. 未能把握好并购的时点。对成熟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监管力度估计错误。3. 以美联储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的监管部门对中国企业和中资银行带有政治性排斥的倾向。4. 民生银行本身对国际化的定位过于激进。5. 在收购谈判及收购成功之后,话语权的争斗都将十分激烈。要避免出现收购之后,仍无话语权或话语权被架空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