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054841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1丰台区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丰台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 2018. 01(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

2、无效。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从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问题日益加剧,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全球化更加剧了城市间的资本、资源和创造力的竞争。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命题。2008年,IBM公司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主题报告中,首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冀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人们所面对的各行各业中。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智能互联时代:利用遍布全市的各类硬件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随时随地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和监测,通过传感设备智能识别及立体感知城市的位置、人口、环境、状态等信息的变化,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融合、

4、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交通、医疗、安全等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集成,从而能及时主动作出响应,保证城市各个关键系统高效地运行。所以,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接纳,并作为应对金融海啸,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建设条件的一项是(2分)A. 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 B. 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C. 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D. 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2. 根据材料一,下列

5、有关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智慧城市是由六个核心系统构成,并智能互联、相互协作的宏观系统。B. 通过智能手段随时随地对城市进行感测,并识别感知关键信息的变化。C. 将智能互联感测的数据整合、处理,并能智能化集成为具体业务流程。D. 借助智能分析,及时响应,保证城市关键系统运行,以满足各类需求。材料二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欧盟启动了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计划,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交通及能源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多项成功实践。荷兰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范本。借助Living Lab,政府推动智能电网、区域供热、城市设计、智慧家居的创新

6、与示范应用,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共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例如,阿姆斯特丹作为港口城市,轮船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的燃油发电。将政府与市民互动产生的社会媒体数据提供给开发企业,企业利用开放数据开发智慧化应用方案。在此过程中,政府以用户服务为导向,强调人、过程、技术、资源和服务相连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创新企业智能化服务产品,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遵循欧洲智慧城市智慧管理、智慧应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主题的基础上,意大利智慧城市的解决方案不仅关注节能和环保,而且具有人文关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而每

7、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在保护现有文化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美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处,实现降低城市管理服务成本、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意大利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单单依靠新技术手段,还鼓励企业、市民的参与,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吸引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欧洲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在打造开放创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方面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2014年3月,我国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截至2016年6月,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共有500多座城市明确提

8、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重点项目超过2600个,投资总额超过了万亿元。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市民也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B. 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C. 重视节能环保,将科技运用到环境保护中,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D. 理念的类似,技术手段趋同,导致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4. 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能准确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的一项是(3分)A. 日新月异 B. 突飞猛进 C. 方兴未艾 D. 翻天覆地5.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9、A. 处理:“处”读作“ch”,意思是“处置”。B. 参与:“与”读作“y”,意思是“参加”。C. 范本:“范”与“典范”“范畴”中的“范”意思相同。D. 模式:“模”与“模型”“模仿”中的“模”读音相同。材料三在以往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的目标。在2016年中国首届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指出:北京无论信息化应用程度有多高,交通拥堵与雾霾两大问题不解决,没有人会感觉是“智慧”的。然而要彻底解决这两大问题,单纯靠信息技术手段,单独就城市医“城市病”是没有出路的。北京的“奥运蓝”“APEC蓝”是短暂的成

10、功试验,“限车、限人、限产(污染企业)”揭示了“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所在。城市解决“浮肿”问题,根本出路是城市“瘦身”减肉、乡村“健身”长肉。所以,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把新型城镇化、智慧乡村及智慧农业等纳入统筹规划。和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虽然仍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更为注重的是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打通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随

11、着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重视城市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保障城市各类信息和大数据安全。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是促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因此,要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领域、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也决定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由单一的政府或企业来完成,需要政府、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将培育出一些创新性的企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同时新技术应用,也自然催生了

12、新产业的创新发展。6.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限人限产,限制污染 B. 数据共享,重视应用 C. 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D. 政企联合,共同推进7. 根据材料三,下列有关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城市协同管理和社会服务将会越来越普遍。B. 重视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依靠高科技手段,就能够解决城市病。C. 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D. 企业将深度介入城市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促使新型的产业链逐步形成。8.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

13、(6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公默先生传宋 王向公议先生刚直任气,好议论,取当世是非辨明。游梁、宋间,不得意。去居颍,其徒从者百人。居二年,与其徒谋,又去颍。弟子任意对曰:“先生无复念去也,弟子从先生久矣,亦各厌行役。先生舍颍为居庐,少有生计。主人公贤,遇先生不浅薄,今又去之,弟子未见先生止处也。先生岂薄颍邪?”公议先生曰:“来,吾语尔!吾行年三十,立节循名,被服先王,究穷六经。顽钝晚成,所得无几。校其所见,未为完人。岂敢自忘,冀用于世?予所厌苦,正谓不容。予行世间,波混流同。予誉不至,予毁日隆。诗不云乎,谗人罔极。主人明恕,故未见疑。谗一日效,我终颠危

14、。智者利身,远害全德,不如亟行,以适异国。”语已,任意对曰:“先生无言也。意辈弟子尝窃论先生乐取怨憎,为人所难,不知不乐也。今定不乐,先生知所以取之乎?先生聪明才能,过人远甚,而刺口论世事,立是立非,其间不容毫发。又以公议名,此人之怨府也。先生忧之是也,其去未是。意有三事为先生计,先生幸听意,不必行;不听,先生虽去绝海,未见先生安也。”公议先生强舌不语,下视任意,目不转。移时,卒问任意,对曰:“人之肺肝,安得可视。闻善于彼,阳誉阴非,反背复憎,诋笑纵横。得其细过,声张口播,缘饰百端,得败行破。自然是人,贱彼善我。意策之三,此为最上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次者。”对曰:

15、“捐弃骨肉,佯狂而去,令世人不复顾忌。此策之次者,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曰:“不能,尔试言其又次者。”对曰:“先生之行己,世人所不逮也!曾未得称高世,而诋诃锋起,几不得与妄庸人伍者,良以口祸也。先生能不好议而好默,是非不及口而心存焉,何疾于不容?此策之最下者也,先生能用之乎?”公议先生喟然叹曰:“吁,吾为尔用下策也。”任意乃大笑,顾其徒曰:“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吾三策之,卒取其下者矣。”弟子阳思曰:“今日非任意,先生不可得留。”与其徒谢意,更因意请去公议为公默先生。(取材于宋史,有删节)注:被服:承受,蒙受。缘饰:文饰。行己:立身行事。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立节循名 循:按照,依照B. 先生幸听意 幸:幸而C. 良以口祸也 良:的确D. 宜吾先生之病于世也 宜:因此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 其徒从者百人卒取其下者矣B. 来,吾语尔尔试言其次者C. 冀用于世何疾于不容D. 不如亟行,以适异国又以公议名11. 下列对文中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