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48703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 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姓名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28 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第一部分 阅读(90 分)一、文言文(42 分)默写(18 分)迢迢牵牛星, 。 (迢迢牵牛星 ) 黯黯生天际。 (蝶恋花 )树木丛生, 。 (观沧海 ) ,决眦入归鸟。 (望岳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爱莲说 )殚其地之出, (捕蛇者说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78 题(4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

2、但余钟磬音。本诗中“万籁”指 (2 分)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本文作者是

3、(朝代)的 (人名) (2 分)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2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下列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表述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A.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B.不要被生活中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C.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D.认识事物的过程,是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 题(12 分)左思轶事左思,齐国临淄人也。欲赋三都 ,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 ,皆著 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司空张华 见而叹曰:“班、张 之流也。”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

4、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 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书曰:“此间有伧父 ,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 ,以为不能加 也,遂辍笔焉。【注释:赋三都:指作三都赋。溷:hn,厕所。著:搁置。张华:西晋文学家。班、张:东汉的班固、张衡,分别以两都赋、二京赋称著当时。陆机:西晋文学家。伧父:粗野鄙贱的人。伏:通“服”。加:超过。】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4 分)及赋成 闻思作之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必须在他写成之后,用它来封盖酒瓮呢。B.等他写成之后,应当用它来封盖酒瓮呢。C.等他写成之后,应当把酒瓮翻过来呢。D.必须在他写成之后,把酒瓮翻过来

5、呢。陆机最终 “遂辍笔焉”,与前文中“ ”一句相照应。(2 分)选文从张华赞叹、 (成语)、陆机辍笔等侧面表现了三都赋的成就。(3 分)二、现代文(共 48 分)阅读下文,完成 1720 题(20 分)学会倾听数年前,一起医疗纠纷把我推到“风口浪尖”上。患者家住近郊,很快就有二十来人聚在会议室的门口,吵吵闹闹,人声鼎沸,大有一触即发的火药味。我提议大家坐下来,请对方不限时地把话说完,医师一方则推举代表限时发言,超时说话要经过对方同意,但一方讲话时,另一方都不得插嘴。轮到我讲话时,我先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声明我讲话时可以录音录像做笔记,录音录像可以播放,讲话可作告状材料任意引用,决不出尔反尔。

6、当我十分耐心地听完对方讲话时,发现其中既有对医学的误解、对医师的误会,也不乏对医院工作的中肯之词。三个小时的交流后,医患纠纷烟消云散,对方甚至留下地址和电话号码邀请我去钓鱼。干戈玉帛之变,始料未及。这件事让我明白,在某些场合,会说不如会听。听清楚你才会明白对方的意图和需求,才知道怎样面对怎样解说。其实,无论是“衙斋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还是“四面云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都是静心倾听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门学问。做学问要讲规矩,倾听也有规矩。倾听者必须有同情心,必须专注,必须敏捷。“同情就意味着理解的一半”(高尔基),有了同情心,你才会尊重对方,待人以诚。倾

7、听需要专注,不专注听别人的谈话无异于轻视或侮辱别人。专注的倾听对于倾诉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褒奖,从专注的倾听中流露出来的真诚和善意,比任何药物都更有抚慰作用。要边听边想,分析综合【】既要抓住对方在倾诉中流露出来的闪光点,加以引用【】夸奖和张扬【】又要留意其中的纰漏和谬误,以便适度疏导或批评。这就需要缜密,也要掌握分寸。3倾听也是一种艺术。作为艺术,倾听也讲技巧。倾听者必须保持平静的心态、坦诚的胸怀,并拥有符合要求的体态语言。倾听时或上身前倾,平视对方,或俯身侧耳,紧闭双唇,洗耳恭听。倾听中应尽量保持静默。且看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倾听者时而面带微笑轻轻点头以示肯定或赞赏,时而双眉微皱面有愁容甚

8、至眼泪盈眶,仿佛身临其境,不经意地走进了对方的心灵世界。长沙晚报休闲副刊有一个“倾诉”版面我也常看,其实阅读也是倾听。窃以为倾诉和倾听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次毫无顾忌的倾诉和一次不受干扰的倾听常常使双方受益。倾诉者一吐为快,心中块垒为之一消;倾听者大增见识,心灵为之震撼,同时获得一个结交朋友、研究人性和了解社会生活的机会。成功的倾听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努力学会倾听。医师学会倾听,就会从善如流,提高疗效;官员学会倾听,就会更加体贴民情,为民造福。如果每个人都把倾听当作一门本领来掌握,我们的社会定然会多一份和谐与温馨。第段【】处最恰当的一项标点是( )(2 分)A ; ,

9、 ; B 。 、 ; C : , , D : 、 ;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分) 第段划线句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 分)本文围绕着论点,从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应如何学会正确倾听:(6 分) 第段划线词语“从善如流”用在此处不太贴切,请换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4 分)词语: 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 2125 题(28 分)跟陌生人说话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火车、大街等公共场合。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在不跟陌生人说话这条上却并不能率先 lxng;而且,恰恰相反,她在公共场合,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有一次,我和父母回四川老家探亲。在火车上,

10、同一个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更多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上学什么的,都说给人家听,急得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两人说道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者我抿嘴笑,你拍膝盖。母亲的嘴不设防,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哪怕是对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友善。有一年冬天,我和母亲从北京坐火车到张家口,坐的是硬座。对面有两个年轻人,面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灰色的棉絮。没想到,母亲竟去跟她对面的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

11、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 ”还跟旁边的小伙子对了对眼。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一盒如意膏,打开盖子,用手指剜出一些,要给那小伙子手上有冻疮的地方抹药膏。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另一只;他旁边那个小伙子也被母亲劝说得抹了药。母亲一边给他们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4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

12、,嘱咐他要天天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俩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竟一去不返了。火车到了张家口,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走。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来是要在 3 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 7 号车厢去了,结果事情败露被逮住了我不由得暗自吃惊:我和母亲乘坐的恰好是 3 号车厢。看来,母亲的善良感动了那两个抢劫犯,他们才没对我们下手。母亲 84 岁谢世,算得高寿了,在她 84 年的人生经历里,没有出现过一

13、例因与陌生人说话而遭致的损失,或许是上帝对她的厚爱,或许也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但她与陌生人说话的情景,时时浮现在心中,浸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时代最爱哼吟的歌曲,那饱含真情、略带忧郁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我。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那男的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子,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我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投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土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重要啊!”那女的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心里涌起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2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分)Lxng 22.文章起笔交代父亲对于子女的嘱咐是什么?(2 分)在母亲与陌生人说话时, “我” 的动作显示“我”遵从了父亲的嘱咐。 (2 分)23.第段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2 分)其作用是什么?(3 分)24.文章写了母亲与陌生人说话的两件事,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