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48525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1 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2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 )、百白破(第一次)4 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 )、百白破(第二次)5 月龄:百白破(第三次)6 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 群流脑疫苗( 第一次)8 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 、( 减活第一次)9 月龄:A 群流脑疫苗(第二次)18 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2 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3 岁:A 群流脑疫苗(第三次)4 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 岁:乙脑疫

2、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 、A 群流脑疫苗 (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16 岁:精白破(第二次)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 月龄、9 月龄、3 岁、6 岁。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 月龄、2 岁、6 岁。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 24 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 12 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1、一类疫苗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两个

3、月:脊灰疫苗(基础)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六个月:乙肝疫苗、A 群流脑苗 (基础)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九个月:A 群流脑苗(基础)1.5-2 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 加强)3 岁:A 群流脑苗(加强)4 岁:脊灰疫苗(加强)6 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 群流脑苗( 加强)2、二类疫苗(1)A+C 群流脑疫苗:3 周岁注射 1 针次,6、9 周岁各加强一针。(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3)麻腮风疫苗:1.5-2 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

4、疫后 4 年加强 1 针。(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 2 岁时注射 1 针,4年后加强 1 针;灭活疫苗 1-16 岁接种 2 针,间隔 6 个月, 16 岁以上接种 1 针。(5)水痘疫苗:1-12 岁接种 1 针次。(6)B 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 4、6 月龄各注射一次,12 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7)流行性感冒疫苗:1-3 周岁每年注射 2 针,间隔 1 个月。3 周岁以上每年接种 1 次。3、接种疫苗的禁忌疫苗接种禁忌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

5、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证。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暂时禁忌证。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绝对禁忌证,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1)卡介苗禁忌: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 2500 克) 、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2)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禁忌:服苗前一周

6、有腹泻的宝宝,或一天腹泻超过 4 次者,发热、急性病的宝宝,应该暂缓接种。有免疫缺陷症的宝宝,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 的宝宝禁用。对牛奶过敏的宝宝可服液体疫苗。(3)百白破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有抽风史的宝宝,严重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4)麻疹疫苗禁忌:患过麻疹的宝宝不必接种。正在发热或有活动性结核的宝宝,有过敏史(特别是对鸡蛋过敏) 的宝宝禁用。注射丙种球蛋白的宝宝,间隔一个月后才可接种。(5)乙型脑炎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有脑或神经系统疾患,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种。(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禁忌:

7、脑及神经系统疾患(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等 ),过敏体质,严重心、肾疾病,活动性结核病的宝宝禁用。发热、急性疾病的宝宝可缓种。(7)乙肝疫苗禁忌:肝炎,发热,急性感染,慢性严重疾病,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8)甲肝疫苗禁忌:发热、急性病或慢性病发作期的宝宝应缓种。免疫缺陷,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宝宝,过敏体质的宝宝禁用。有些家长明知宝宝有接种禁忌证,但仍心存侥幸,接种前不向医务人员说明情况,这样接种疫苗是十分危险的。比如一个宝宝就因为在发热的时候,给宝宝接种了乙型肝炎疫苗,最后导致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器官畸形,所以希望家长们在宝宝疫苗接种的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万一出了问题对的宝宝可就是百分之百

8、的损失,到时候就追悔莫及了。4、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处理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身体可表现为全身反应或者局部反应。通常孩子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般反应,属于正常反应,可以恢复,在时间上呈一过性。异常反应发生的概率极低,甚至是特别罕见的,但要格外重视,一旦出现需要特别处理和严重的要及时救治。如接种了含有吸附剂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疫苗后,局部可出现硬结,硬结如果小而轻微,会自然逐渐吸收。如果大而硬,要进行局部热敷,一般是在打完针的第二天,即针孔闭合后,每天热敷 3-4 次,每次 15-20 分钟即可,提醒小月龄儿童的家长要注意热敷温度适中,不要以大人的温感测定。也有的孩子会出现

9、发热,当体温未超过 38.5时可以不干预,给孩子多喝水即可以,如果体温超过 38.5,需要服一次退热药,但要注意是儿童专用的不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退热药,一般服一次就好了。如果孩子服完退热药体温下降了,等药效过了之后又发热,甚至持续不退,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通常不是接种打疫苗引起的,应该是偶合感染了疾病,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不要耽误孩子的病情。儿科专家强调,接种疫苗的时间、接种者的身体条件、有何禁忌症等,都对疫苗的功效以及接种后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有着影响,因此,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特别是年轻父母,要了解宝宝对即将接种的疫苗是否有禁忌症,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疾

10、病的作用,反而会引发其他问题。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2、体温超过 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接种;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接种;7、如果小儿每天大便次数超过 4 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8、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 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9、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10、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