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47319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命题角度1 美苏争霸,1.(2016课标全国,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解析 材料信息“多次赴非洲等地演出,赢得了大量歌迷”说明不是为了争取国内黑人的支持,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说明其目的重在宣传美国,而不是为了展示美国的经

2、济实力,故B项错误;材料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不结盟运动是在1961年兴起,且包括亚非拉国家,故C项错误;当时美苏处于冷战对峙状态下,美国的宣传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美国,实际是借助文化手段与苏联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所谓的“中间地带”,以壮大自己的实力,故D项正确。 答案 D,命题角度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2.(2015课标全国,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解析

3、 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 A,命题角度3 马歇尔计划,3.(2016课标全国,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

4、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解析 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实施时,欧洲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冷战局面的形成,美苏双方皆有责任,不是单方面因素,排除D项。 答案 A,命题角度4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4.(2014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

5、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解析 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 答案 A,命题角度

6、5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5.(2016课标全国,34)表1,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 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内经济组织是行业集团化的表现而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 答案 B,命题角度6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6.(2012课标全国文

7、综,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 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趋向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 C,主线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连线,思维诊断,1.1955年3月,丘吉尔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

8、子。”其言论的核心是什么? 提示:由于核战争的毁灭性危险,美苏两国不敢轻易动武,客观上造成相对稳定的局势。,2.有人认为,“冷战”时期美苏对峙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对抗,世界并无战争。这种说法你怎样理解? 提示:“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为首的东西两大阵营之间除直接军事对抗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当然在“冷战”期间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爆发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史论归纳,1.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基础;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北约、华约两大组织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

9、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同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加以扶植和控制。 3.“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外政策纲领,是美国国家实力、国家性质及国家利益的体现,是美国对外扩张的表现。,4.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西欧和土耳其渡过了经济困难时期,进入了经济恢复阶段,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防止了革命的爆发。 5.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其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 6.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是以美

10、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史料研读,史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 孙丰怡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大国交往中的审慎原则,(1)冷战期间,美苏之间多次发生严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危机有什么影响? 提示:原因:美苏在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冲突。 影响:一方面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

11、世界大战的爆发。,史料二 1947年5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制订的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指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 (2)根据史料二,概括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提示: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西欧的民主制度,遏制社会主义势力崛起。,解图识史,识图1 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解图1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世界主要政治格局,根据图示概括这一个格局有何特点。 提示: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政治上表现为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经济上表现为封锁和反封锁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结合,总体上

12、两极格局保持长期稳定。,识图2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解图2 近十余年中国冷战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更多关注“冷战”对二战后世界整体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评述冷战。 提示:一方面,冷战带来了国际关系的长期紧张,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另一方面,冷战下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整体发展进步。,高考研究,命题规律 (1)题型考查:2009、2015、2016年全国课标卷在此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2)基础知识类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实施成为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如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考查了美国战后对日政策的变化,2015年

13、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考查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与美苏国家力量消长的关系。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影响。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考查美苏争霸。,命题预测 复习备考时,一要重视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古巴导弹危机等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二要分析国际大背景下具体史实的特点、影响,突出认识美苏两极格局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同时注意将国际政治格局演变与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联系。,高考选择题仿真练 1.(2016福建福州一模)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为“人心之争”。在他看来,冷战其实是一场( ) A.国家利益

14、的竞争 B.国际霸权的争夺 C.主导力量的转移 D.不同制度的选择 解析 “人心之争”不能体现国家利益的竞争、国际霸权的争夺和主导力量的转移,据材料“美苏冷战称为人心之争”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两国因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而争夺,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2.(2015江苏南京三模)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 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 图一没有体现美国要控制西欧的真实目的,故A项错误;图二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的

15、实质,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虽然出于各自宣传目的,但都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C项错误;只有将两幅图片综合起来才能全面地了解历史的真相,故D项正确。 答案 D,主线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知识连线,思维诊断,1.全球通史讲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 提示: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2.全球通史讲道:“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16、。”根据材料,分析“多元化”社会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多元化”社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含义:多极化的趋势。原因:美国实力的下降;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西欧的联合;中国的振兴;第三世界的兴起。,史论归纳,1.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2.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3.欧洲一体化的突出特点:成员国不断增加;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4.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5.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 6.世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