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47309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老人精神生活困境与对策的分析-定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社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人口大规模的迁移是一个重要现象。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的数量和规模都在迅速发展,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保障法律网的数据,2001年全国外出打工农民达到7800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大量人口从乡村流向城市,反映了社的文明和进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青壮年人口离土又离乡地持续外流,对于农村的家庭养老保障却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照料者缺乏,养老观念淡化等,使得农村家庭养老保障面临困境。中国目前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人口养老问题逐渐从一个隐性问题变成一个显

2、性问题。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实际上,中国在1994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量首次突破1亿大关,达到1.17亿,占人口总数9.76,接近人口老龄化的警戒线;在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现、养老模式如何探索由老龄化带来的社问题,已经不可避免地摆在国人面前。今年上,很多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老龄化问题,对这一严峻而紧迫的重大课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据全国老龄办预计,201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7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2.78%,并以每年3

3、%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为1.67亿,2020年将达到2.48亿,2050年将超过4亿,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其中农村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的70%左右。农村老年人数量巨大,老化速度和绝对数量大于城市,但是农村老年人在目前的社结构中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老年人没有国家保障,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就没有固定收入,不能像城市老人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和社医疗保险金。从社学视角看,社弱者是一个在社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贫困性、生活质量低层次性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性的特殊社群体。农村老年人完全符合这一特征,而其心理和精神问题尤为突出,大部分农村老人都处于封闭性心理状态,存在

4、着精神抑郁、生活空虚的问题。现代人类长寿理论认为,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将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精神生活对于老年人具有显著的重要性。1现有的研究中,人们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与心理需求关注尚浅。因此,对于老年人问题、老年人生活状况的研究来说,忽视了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研究是不完整的。研究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发现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困境,解决存在于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问题,对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和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现状精神需求是老年人需求的

5、基本方面,他们的精神需求能否得到尊重和关注、在多大程度上被关注、通过何种方式来满足,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关系到代际关系和代际和谐,进而影响到社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其精神需求予以关注、引导和合理满足,对于促进其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显然是有价值的。从我国的现实来看,尽管政府和社以及家庭在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家庭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不高,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家庭的变动造成老年人精神空虚大多数农村

6、老年人的生活范围是在家庭之中,家庭是老年人的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因此,家庭环境的好坏对老年人的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大多数老年人都面临配偶、亲人、朋友死亡及自身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的产生,加之儿女繁忙、无暇或不愿和老年人交往,老年人之间的同伴交往也比较少,孤独寂寞就可能成为老年人所需面临的一个问题。丧偶对老年人心理的影响是严重和剧烈的,有研究表明,老年丧偶者在配偶去世后前六个月的死亡率比平均死亡率高出40%。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婚姻状态是“有偶同住”和“丧偶”种类型在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农村老年人的婚姻相对年轻群体而言具有显著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对于他们的晚年生活尤为重要,

7、在身体衰退、社交往空间闭塞、精神互动相对缺乏的情况下,老年人与其配偶之间的心理支持和情感互动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质量的基础。大多数的农村老年人在配偶离去之后,仍然首先在家庭内部寻求精神支持,很少同家庭以外的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另外,在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情况下,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的照料尚且不足,精神生活的支持力量也明显薄弱。丧偶则意味着老年人失去了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对象,这种损失对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双重的消极影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对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扩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60岁及

8、60岁以上中国公民进行了调查,2如下表显示,30.9%的农村老年人常常觉得孤独(城市老人的这一比例为18% ) ,不觉得孤独的为59%(城市老人的相应比例为74.7% ) ,性别差异不大;年龄越大,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越高,高龄老年人中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接近四成(38.8% ) ;不同居住方式老年人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差异比较大,独居老人中常常觉得孤独的比例最高,为51.0%;老年夫妇中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相对较低。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结果印证了这一点:独居老年人的孤单感最强。 农村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的情况(% )项目是否不好说合计年龄(岁)60-64 27.0 63.8 9

9、.2 100.065-69 29.1 60.1 10.8 100.070-79 31.1 58.9 10.0 100.080+ 38.8 50.4 10.9 100.0居住状况独居 51.0 39.8 9.1 100.0老年夫妇户 25.3 68.3 6.4 100.0代户 32.1 56.8 11.1 100.0三代户 30.2 57.0 12.9 100.0隔代户 30.0 63.8 6.2 100.0其他 22.8 67.2 10.0 100.0合计 30.9 59.0 10.1 100.0注: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西方学者认为,孤独可以

10、分成社性孤独和亲情性孤独类。社性孤独主要指朋友或朋友间交流的缺失,亲情性孤独则主要指亲情交流的不足。对于中国老年人来说,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3。老年人的孤独状况和子女孝顺情况密切相关,子女越孝顺,农村老年人的孤独感比例越低。认为子女很孝顺和比较孝顺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为23. 7%和27. 5% ,而认为子女比较不孝顺和很不孝顺的老年人,感到孤独的比例分别达到40. 5%和54.1%。所以,亲情交流与天伦之乐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慰籍,缓解老年人孤独感是非常重要的。2000年,农村老年人中,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也高达32. 6%,可见六年当中农村老年人的孤独问题没有获得多大的改善。老年人

11、习惯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艰苦的生活相比较,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太多要求,但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是他们所深切感受到的一个问题。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孤独感的话,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还进一步引发身体疾病,产生躯体障碍。与此相对照的是,城市老年人的情形要相对好得多,常常感到孤独的比例为18. 0% ,比农村老年人低近13个百分点, 74. 7%明确表示没有孤独感。人老了有好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来自子女的精神慰藉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在能满足温饱的今天,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亲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钱物,尤其是当子女外出务工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到

12、影响,连最后一点精神寄托也没有了。大多农村留守老人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寥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更是有心里话没处诉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产生自杀的念头。(二)、生活的艰难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雪上加霜目前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都有儿有女,不是“五保户”,按政策不能享受民政救济,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他们当中很多人多病缠身,又无钱治疗,处境更为艰难,这种情形时常需要子女或亲友的接济,但是物质社中人们孝道观念的淡化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为艰难,农村老年人大多都处于自养状态,由于以下几方

13、面的原因,农村老年人自养能力较低:一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较低,一年辛苦下来,除了必要的开支已所剩无几,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收入更低;二是给孩子成家和盖房子是农村人的最大开支,许多家庭把多年积蓄花光,甚至还背上外债;三是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农村老年人在劳动年龄阶段创造的财产收入基本上都用于子女婚嫁及家庭投资,而不是靠自己的储蓄来养老。因此,到了老年,经济上只能依赖子女,由于代际之间经济交流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老年人的赡养费用远远低于供养子女的费用。为了改变生活和摆脱贫困的处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年轻人不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大量向城市流动,进行务工和经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

14、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需要承担劳务和家务的双重劳动,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因打工在外也较难实现。留守在农村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要靠自己,处于自养状态,同时还要承担照料下一代和从事农活等体力劳动,这无疑又加重了自身的压力。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于依赖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使老人深感自己无用,觉得自己是累赘,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三)、社交往面狭窄,心里空虚无人关注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各种信息被发出或接收,机体受到持续的社性刺激,产生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心理反应。在人际沟通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良好

15、人际关系,能够起到相互之间的心理相容、互相吸引、互相依恋的作用,它促使老年人排解孤独与寂寞,让老年人共享人际间的幸福与欢乐,增添生活的乐趣。相反,如果缺乏人际沟通,就起到反作用。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种“感觉剥夺”试验:将自愿者关在一个杜绝光线和声音的实验室里,自愿者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被包裹起来,以避免与外界接触。试验期间只给被试者必要的食物,不允许被试获得其他任何刺激。仅仅3天,自愿者的整个身心就出现了严重障碍,甚至大动作的准确性也受到严重损害。这一试验说明了沟通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人们还发现,许多因战争、自然灾害、事故等因素独居深山或孤岛的人,因为得不到正常的人际沟通,重新返回人间后,其身心素质方面总要比正常人差许多。这更加证明老年人应该重视人际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