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39974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版)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件(新版)粤教沪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第3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堂讲解,课时流程,长度的“间接”测量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你身上的“尺”和“表”,课后作业,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当堂作业,1,2,我们已学过长度的测量,你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呢?你如何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的长度呢?,1,知识点,长度的“间接”测量,知1讲,A、测一张纸的厚度:(累积法),步骤: (1)用刻度尺测量出n张纸的总厚度为D (2)算出一张纸的厚度d=D/n 注意:最终结果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细铜丝的直径:,B、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步骤:,(1)找一条足够长的细棉线,让其一端和曲线的一 端重合,沿着曲

2、线把细线敷设在曲线上,直至 曲线的另一端,并在细线上做上记号。,(2)把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即为所要测量的曲线的长度。,1. 以直代曲法,知1讲,知1讲,2. 分割法,步骤 (1)将圆规的两脚张开一定的角度,用刻度尺测出两 脚间的距离d。 (2)从曲线的一端开始,依次利用圆规的两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段数n。 (3)曲线的大致长度等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乘以分割的段数即l=dn。,知1讲,辅助工具法,用刻度尺能测一枚硬币、球的直径吗?,拓展:测圆、球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知1讲,方案设计题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例1】,【解】,方法一: (1)用一根弹性不

3、大的柔软细线与地图上南京至北京的铁路线重合,并在细线上标出南京和北京的位置; (2)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个标记点间的线长L; (3)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 大致长度。,知1讲,方法二: (1)取一个圆规,张开两脚,用刻度尺测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为L (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好); (2)从南京开始,用圆规的两脚一步步测到北京,记下测量的次数为N; (3)地图上南京到北京的距离即为NL; (4)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知1讲,知1讲,总 结,地图上铁路线是弯曲的,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可采用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解决。,知1讲,长度测

4、量的特殊方法,知1讲,续表,知1讲,续表,知1讲,续表,知1讲,续表,知1练,1,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B,【中考溧阳】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知1练,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2,知识点,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知2导,土豆,石头,梨,西红柿,像这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怎么求它们的体积呢?,量筒和量杯 测量工具,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量筒,量杯,知2讲,知2讲,量杯,注意:

5、 1测量范围 2分度值 3量筒和量杯的区别,量筒,. 形状:量筒上下粗细均匀,量杯上粗下细。 . 刻度线:量筒分布均匀,量杯分布不均匀。,排液法,知2讲,使用量筒要注意的问题: 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量 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 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知2讲,固体的体积,固体放入前水的体积,固体和水的总体积,物体应不吸水、不溶于水,知2讲,如图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_ mL,分度值为_mL,放入物体前,水面对应的刻度V1为_mL;放入物体后,水面对应的刻度V2为_mL,物体的体积为_cm3,如果某同学读V2时,视线为俯视,则测得物体体积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例2】,100

6、,1,50,60,10,偏大,知2讲,图中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100 mL,一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表明此量筒的分度值为1 mL。 放入物体前,水的凹面所对应的刻度线是50 mL,放入物体后,水的凹面所对应的刻度线是60 mL,则物体的体积是VV2V160 mL50 mL10 mL10 cm3。 如果视线为俯视,则V2将偏大,从而导致V偏大。,【解析】,总 结,(1)如果量筒中盛的是水银之类的液体,液面会向上凸起,读数时,视线与液面凸起的顶部齐平; (2)容积和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mL1 cm3, 1 L1 dm3; (3)注意测体积时的误差分析。,知2讲,知2练,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

7、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刻度线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凸)液面的最低(高)点保持相平,A,知2练,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所要求的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 D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知2练,2,要想一次较准确地量出125 mL体积的酒精,有下面四种量筒可供选用(前面的数值为量程,后面的数值为分度值),你应选用的量筒是( ) A25 mL 1 mL B150 mL 2mL C250 mL 10 mL D150 mL 10 mL,B,3,知识点,

8、你身上的“尺”和“表”,知3导,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测量。,A、自己身上的“尺”,知3导,B、自己身上的“表”,在正常的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多少次? 能否用它作为“表”来估测时间呢?,知3讲,1. 目测法: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1 m、1 dm、1 cm等)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此方法快捷方便,但误差较大。,长度的估测,知3讲,2. 手测法:“拃”:张开手,大拇指指尖和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指”:一个食指的宽度。人们常常有意识地根据自己一拃或一指的长度估测物体的长度。 3. 步测法:“步”:指人们步行时两足尖之间的距离。根据自己正常行走时一步的

9、长度,从而估测出距离。,长度的估测,知3讲,【例4】,天津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庹,约8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A,知3讲,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约10 cm,【解析】,生活中人们对自己身体上的“尺”有了较清晰的印象:1庹身高160 cm;1步幅0.6 m;1拃 17 cm;1指1 cm。通常人们用自己身体上的“尺”去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极为便捷。在题目中只有选项A符合实际。

10、,知3讲,知3练,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 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 cm、20 cm和22 cm等型号。“型号20 cm”指( ) A锅身的直径是20 cm B锅身的周长是20 cm C锅身的截面积是20 cm D锅的容积是20 cm,1,A,1、累计法:测纸厚、细丝直径,测一次脉动的时间,一、长度测量方法:,2、以直代曲法: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3、其他方法:配合法、平移法等,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 量筒、量杯的使用 三、长度和时间的估测,1. 长度的估测方法有:目测法(用眼睛估测)、手测法(用“拃”“指”作长度单位)、步测法(用

11、脚步估测)等。 2. 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可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用排水(油)法或排细沙法。量筒读数时,若视线是俯视则示数偏大,仰视则示数会偏小。,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图中所示的椭圆的周长?请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1,方法一:用一个半径为r的小圆纸筒从椭圆上一点起,使圆纸筒沿椭圆轨迹滚动,数出小圆纸筒再次回到该点时所转过的圈数n,则椭圆周长可表示为l2rn。 方法二:用一段软细线将椭圆轨迹覆盖住,用刻度尺量出该段细线的长度即为椭圆的周长。,如图所示,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25圈,则细铜丝的直径为_mm。,2,2.0,【中考内江】如图所示,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一种方法。由图可知,该量筒的量程为_mL,该物体的体积为_ cm3。,3,0100,10,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以下活动所需时间由长到短的顺序是_。 A在操场做一节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 C走到距离家3 km的学校上学 D眨一下眼睛,4,CABD,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将量筒水平放置,面对刻度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4 mL(如图甲)。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 mL(如图乙)。则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大于9 mL B等于9 mL C小于9 mL D无法判断,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